75 后记(1 / 1)
如果读过小说,或许可以感觉到,小说里唯一的女主角即为青染,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男一号究竟是谁呢?
有人会说,小说里男女一号的设定一般都是“真爱”,所以,徐凛应该是男一号,但是我想,小说中的男一号应该不是最后与青染结为连理的徐凛,而是那个所谓的反派人物严绍庭。
应为只有他,才是小染的真爱。
那么徐凛呢?他是真心爱小染的吗?
我可以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是。
那么严绍庭呢?他也是真心爱小染的吗?
必须是。
但是为什么,小说里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呢?
事实上,爱情与婚姻,并不是完全划等号的两个概念,相爱却不能相守的人太多太多,而恰好,在这个故事里,男女一号就是这个可悲的典范。
但是,如果他们两个都是极其理智的,或许这个故事或许就不用那么纠结,或许这个故事,就直接成为了一个“谍战”故事,不过遗憾的是,正因为他们都是一类人,所以他们的心路历程才会如此复杂纠结。
那么青染和严绍庭都是怎样的一类人呢?
我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他们都是在一开始情感压过理智,但到最后,总能够做到理智压过情感。
那么徐凛呢?
有趣的是,徐凛则正好相反,他是一个一开始便理智盖过情感,但最终情感完全占了上风的一个人。
为什么我会说他们的性格是如此呢?
先说说青染。
其实决定她真爱之人是严绍庭的,偏巧是她的性格。
她与严绍庭的初见,是在她八岁那年,八岁,还是一个小孩子,这时候的感情,或许称不上是爱情,从他们初见再到严绍庭刺了青染一剑,这一年,我并没有写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可以通过严绍庭伤了青染这件事给他们两个人带来的影响上,看出青染对严绍庭的感情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试想,如果只是一个认识的人、或者只是一个普通朋友,在做了这样一件伤害自己的事之后,被害者还能够轻易原谅对方么?
不原谅,是正常的。如果原谅了呢?那是神仙。
那么青染呢?
她是不停的在给严绍庭找借口(当然小说最后也写到了,那一剑也有鄢敬远的缘故)。
为什么要找借口?找了借口,那目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因为那是缘于她是爱严绍庭的,她在为她爱严绍庭找一个借口。
其实可以知道,八九岁的年纪,在现代肯定是没有爱情的产生,在古代较为提前,或许也可以有了点爱情的萌芽,但总归还是太小,所以就算他们相处了一年,也不至于青染产生了这样浓烈的爱情。
那么爱情产生于何时?
正是在青染被徐阶救走的那些年之中。
但是大家或许会疑惑,对于这样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来说,怎么会还会一直放任自己爱着他呢?
我想说,这便是缘于青染的性格。
在这个阶段,有了之前那一年相处的好感,再加上此时情感完全压过理智,所以在这个亟需理智的时候青染没了理智,反而放任自己更加爱着严绍庭。这是之前那一年的一个惯性,但是也可以看出来,她对严绍庭的爱,这样多年并没有因为两个人没有见过面而消减,所以,她当真是真心的。
回到之前所说的问题,青染在为自己爱严绍庭找借口,而正是她反复的、不停的找借口的行为,才展示出她当真是爱着严绍庭的。
“青染停下手,她不禁苦笑,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潜意识里那种为他开脱的习惯又开始鬼鬼作祟了,她每看他做出了令人发指的事,都愿意给他找个理由,好让他之前那些对自己那么好的行为,都还是那么纯净,不会沾染上一点肮脏。其实,已经怀疑了一个人、又认定是他,那不论他说什么,都再也没用了,而自己又何苦为他找理由、为自己找借口……”
这是小说中第一次提到她为严绍庭找借口,但是她也知道,这是没用的,可是她控制不了她这种无用的行为,所以,她不是一个没有理智、没有原则的人,但是,此时情感终究占了上风。
“颤抖的手从衣襟里缓缓掏出那枚‘坠子’,青染把它紧紧攥在手里,她不住的流着眼泪,她终于知道了,要是没有她的存在,她的庭哥哥,不会变成今天这个可怕的样子,她躺在地上蜷缩着身子,哭着哭着,却再也没了力气。”
这是小说中第一次告诉读者严绍庭刺伤了青染的时候,而青染的心理状态呢?
找借口,又是找借口。
“‘那……你杀人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不说这个,好吗?’‘你第一次杀人的时候,是什么感觉?’青染重新看向逐渐贴近自己的那远处巨大的落日。‘我那时很痛苦,但又无能为力,我看着她一点一点没了气息,可是连给她树块墓碑的权力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人丢到了乱葬岗。’‘那她一定很可怜……’青染望着远处,眼眶有些湿润。”
“严绍庭胸口剧烈的起伏,他不知为何,手突然移到了刀柄上,他吓了一跳,他突然想起来,他的家人,对这个女孩儿的家人,都做了些什么,她眼前的女孩儿,是否有一天会亲手,为她的全家报仇。他突然觉得整个世界,已经快要将他抛弃。他的眼里泛着泪光,感觉自己就要窒息,‘你想起来了,你还是想起来了……’他的脚向后不自觉的挪着,‘对不起,对不起……’他想要逃,却无处可逃。青染看着他,好像他整个人被什么包裹着,他想要冲破那个躯壳,去忘掉他想忘的,去做他想做的,但是最终,无论他怎样挣扎,还是无能为力。他的那个躯壳,是严家。就好像,她有一个沈家的躯壳一样。但与她后来的境遇不同,生活留给他的,却是一个不论怎样竭力偿还,都仍挥之不去的噩梦。她自嘲的笑笑,好像瞬间就释怀了。”
找完了借口呢,青染显然觉得这个不够能安慰的了自己,所以她控制不住的去试探严绍庭。
试探,是极度不信任的表现,可以说也是不自信的表现,这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但是青染是一个卧底,情况特殊,所以她就大可放心大胆的用“试探”这招。
她试探完了的结果呢?
当她发现严绍庭是自责的时候,她就释然了!
这代表了什么?
她确定了她之前找的那些借口已经不是借口了,而是当真存在的,所以她很高兴,她释然了,她觉得严绍庭不是那样一个纯粹的恶人,她可以爱他。
“‘做戏和动真感情,我还是分得出来的……’徐嫣直视她的眼睛,‘你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吗?’”
徐嫣是一个知道青染身份的人,她都能够看出来,那么不知情的人也就自然能够感觉到青染对严绍庭的爱了,但是青染是怎么表现的呢?
“青染盯着自己的脚尖儿,‘徐小姐为什么懂,我当然知道了。’”
她没有直接回答徐嫣的问题,反而将问题抛到了徐嫣那里。
她在害怕,她不敢直视她是深爱着严绍庭的。
所以,在徐嫣告诉她“你为爷爷做事,你就不要对不起他”、“别让那么多人因为你的一时心软,而白白牺牲”之时,青染才一下子反常的变成了凶悍的模样,直接将徐嫣的匕首弄掉了地上,然后呢?她再也承受不住这种压力了。当她受不了的时候,眼泪也都流不出来了。
而后,青染住在严绍庭处,看到严绍庭抱住了徐嫣,哪怕她理智上知道严绍庭并不喜欢徐嫣,她还是有了极大的反应:“她把手按在胸口,发现心在剧烈的跳着,她慌乱的把盆子放回架子上,整个人一下子扑回了床上,随手抓起没叠的棉被,把自己蒙了个严严实实。”
这就是在吃醋!
而后,青染选择偷偷溜出了严府,因为她爱着严绍庭,所以她选择了逃避。
此时,小说中第一次明确表明了她对徐阶的态度。
“她呆在严府,就会想到这严府的主人当时害死了自己全家,一想到正是因为全家都死于非命,她才会被徐阶带走培养成现在这样,她就不爽。这仇,报与不报,那是她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被人强制性的命令做这个或者做那个呢?更何况,她本来就是一个心软的人,看到徐阶把她从乱葬岗里救出来,又好吃好喝教她识字读书学医术,她根本没办法拒绝为他做事。”
她其实并不喜欢徐阶,有时候,和严世蕃与严嵩相比,她更恨的,反而是徐阶。
她觉得严氏父子害死了她的家人,纵使当真是罪无可恕,但那都是政治斗争的必要手段,从小处而言,或许那就是她的家事,可是为什么徐阶要利用她呢?
如果没有徐阶,她或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纠结。
那她纠结的是什么?
很简单。
她在纠结自己的身份不能真实暴露出来,而这样,则注定她要骗着严绍庭。
她爱严绍庭,所以她不想骗他。
而当她每次知道严绍庭有对愧疚的时候,她也更加的愧疚。
最明显的,则表现在每次她看到严绍庭暴戾的一面时,都会把严绍庭的暴戾归结为是自己害了他。
这是一个多么荒谬的逻辑啊!
可是,陷入爱情中的女孩儿,又怎么会有逻辑可言!?
因为爱情,所有不好的行为都可以为了呵护住爱情这个脆弱的种子而忽略不见。
但是,青染并不是一个没有理智的人,只不过因为她的性格,她总归要经历一段情感战胜理智的时间,然后,理智才能慢慢压过情感。
所以,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让青染慢慢的走向了清醒的道路。
那就是邢宇告诉青染,他选择汪碧宁,也是因为汪碧宁的家族和严家是一伙的。
“青染泪流更甚。她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还有她最不应忘的,便是她那所谓的不能改变的立场。她不会一辈子都这样呆在严家,她终究会回到徐阶那一边。”
她其实一直知道这个道理,只不过她一直不愿承认,当一个外人也和她有了一个一样的看法时,她才有种被惊醒的感觉。
因为,邢宇以为他和汪碧宁是一个阵营的,所以一开始是美好的,但是呢?一旦变成了两个阵营,那两个当事人的下场如何?
青染是亲眼见到的。
所以她与邢宇的此次对话,可谓是她的一个转折点,但是此时她只是稍稍惊醒了一点,她的情感,仍然是压过理智的。
为什么?
“‘你不想嫁?’严绍庭捏住她的鼻子,青染憋着气,便胡乱摆起手来,‘屈打成招,你这是屈打成招哇!’严绍庭放开了她,笑道:‘还未曾严刑逼供,哪里来得屈打成招?’‘哼,说得轻巧哦,’青染仰着头看他,‘那庭哥哥我问你,如果真的有一天,我被人抓到诏狱里去了,你会不会让人揍我?’严绍庭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庭哥哥你怎么啦?’青染拿手在他眼前晃晃,‘那也是很有可能的呀,你知不知道好像是那个臭流氓刘三尺又犯事儿了,现在估计东躲西藏呢,还有那个招摇的南姐姐,有他们在身边天天吸引朝廷的目光,多危险,万一有一天我真被人给抓了,你会不会大义灭亲啊?’‘我……再也不会了。’严绍庭的手有些颤抖。”
她又开始不住的试探了,之前提到过,试探是因为她在乎,她没自信,也是因为她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去爱他。
所以,在欧阳氏去世之前,欧阳氏跟青染说她希望严绍庭和徐嫣好好过日子的时候,青染的反应呢?
“欧阳氏摇了摇头,‘你是个好孩子……庭儿便该一辈子好好照顾你,可是庭儿已经有了嫣儿了……嫣儿、嫣儿这孩子我瞧着喜欢的很,本指望着她还能给我添个曾孙,可是、可是……’她努力的握住徐嫣的手,又将严绍庭的手搭在徐嫣手上,‘你们夫妻俩一定要好好过日子,让奶奶放心、好不好?’徐嫣无助的看了眼青染,又转过头看向严绍庭,却也不知如何答话才好,然则严绍庭竟却主动握住徐嫣的手,‘奶奶您就安心养好身体,您且放宽心,日后我一定按照您说的做……’徐嫣见此,便亦是含泪点了点头,‘奶奶,我、我也是这样想的……’青染看到他们夫妻二人如此同心,欧阳氏对他们说的话她亦是不忍再听,便趁着她不注意退到了房间的一角儿,一时间,她竟不知自己是喜是忧,只是觉得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百感交集。”
一个“不忍再听”十分形象,欧阳氏跟青染说完了她的愿望之后,一直到欧阳氏去世,青染都没回应过欧阳氏的话,面对一个将死之人,有些功夫也是要做一做的,可是青染不仅没回应,反而跑到一旁去了,可见她对严绍庭的爱之深。
如果说青染与邢宇的对话,是让她走向理智压过情感大道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则是让她迈了一大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她心里开始绝望,她觉得这辈子她无法与严绍庭在一起了。
那就是青染知道了严绍庭杀了她的小姨璟儿。
“青染抓紧了衣角儿,身子不住的颤抖。她觉得自己便是严绍庭为他编造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她越要临近破碎,严绍庭便用越多的谎言来圆,直到最后,错越铸越大,终是无法弥补。他要赎的罪中,又有多少,是她亦要同他一起去偿还的?”
杀死璟儿,是为了青染,这一点青染清楚得很,但是正是这个行为,让青染觉得她再也无法忽视掉严家与她们家的世仇关系了,如果说之前严家的罪只是严嵩和严世蕃犯下的,如果说严绍庭当初刺的那一剑也是有着很多借口的,那么严绍庭杀了璟儿,这再也找不到借口了。
所以青染恨,她从这个时候,也开始恨严绍庭,恨他亲手灭掉了他们两个可以在一起的最后一丝可能。
之前徐嫣,哪怕很多人在问到青染和严绍庭的关系时,青染从没有正面回答过,但是这个时候呢?
“‘你这张猴儿嘴,就爱乱说……’徐嫣轻轻叹了口气,‘其实我看的出来,他对你当真是真心实意,’她凝视着青染的双眼,‘你跟我说实话,你和他相识如此之久,就当真不曾动心么?’‘我、我——’青染怔怔的看着徐嫣,随后猛地站起身来,‘我没有、我才没有什么动心……你、你不要乱讲……’”
青染的反应完全变了,她直接否定了,这也就说明,她对严绍庭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
但,这并不能说明青染不爱严绍庭了。
后面出了一件大事,可以明显的看出来青染还是爱他的。
那便是,徐阶以青染作饵,想要“引蛇出洞”,想将严绍庭在“北斗七星”行动时抓起来。
但是,因为青染,这个行动失败了。
哪怕在危急时刻,青染想到的也是不让自己出现在大家面前,这样严绍庭就看不见她,从而严绍庭也就不会贸然出手从而被抓。而后,青染还是暴露了,但是,青染却求了裴西亭将严绍庭救了出来。
“看着严绍庭离开的背影,青染突然便松了一口气。曾经的她觉得,自己报仇可以,可那杀父杀母的仇人却是严世蕃和严嵩,并不是她的庭哥哥,所以她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却是当真不忍心看严绍庭陷入这场纠纷之中。可时至今日,就连这个理由她亦没法用来骗自己了——这是她第一次这样痛恨严绍庭,痛恨他为了保住当年的秘密不被她知道而杀了璟儿,痛恨他为了她能够所谓开心、快乐而去杀掉更多的人。他终究把他自己也牵扯到了这场恩怨之中了。可即便如此心痛,但青染心中亦十分的清楚明白,她越因严绍庭而内心纠结,便代表她已经越陷越深。这时间一长,就连她自己也分不清是虚情假意还是真情实意。”
这段话,完全就是青染的真实想法的表现了。
而后,她因为重伤而留在徐府养伤,这个时候完全是她与徐凛单独相处、培养感情的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也是促使她更加理智的一个因素。
因为青染有这样一段心理活动。
“其实从前很长一段时间中,青染都是把严绍庭当做一个必须要面对的任务中的对象,在这种思想准备之下,严绍庭对她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她权当作那是徐阶曾告诫她的所谓‘复仇中的必经之路’,不管她最后心中究竟是否已自动认可那是真正的男女之情,事实上直到现在,她在严绍庭面前的所作所为,都在竭力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感情、去选择一个最合适最正确的方式去与他‘虚与委蛇’的结果。可徐凛却不同。徐凛与她无怨无仇,最关键的是,徐阶还是他的祖父,所以在青染眼中,不论现下是否要瞒过徐凛自己是在为徐阶做事,她最终都会是与徐凛身在一个阵营。那既然如此,她自是不必掩藏自己的真实情绪。”
青染是一个善良的姑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她不喜欢说谎。
而徐阶,则是造成让她成日说谎的最根本原因。
所以,青染觉得,不论自己是否真爱严绍庭,因为徐阶,都让她注定要对严绍庭说谎,这是让她受不了的。
可是对徐凛,她则不需要说谎。
这是最符合她本性的。
她喜欢这种相处模式。
所以,这个时候的青染,面对徐凛,是极为理智的。她知道和徐凛在一起,是好的、是符合她的要求的、是可以让她做自己的,所以,她才会对徐凛越来越好。
而她对严绍庭的模式呢?则恰恰相反!
她会不自觉的喜欢他,然后会在严绍庭做了某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威胁到这种“喜欢”的时候,不理智的去给他找借口。
一个是因为某些原因而去喜欢徐凛,一个是因为喜欢严绍庭而去找一些原因继续喜欢,哪个更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则昭然若揭。
但是后来,徐嫣的话,则青染又更加动摇了一点。
“徐嫣垂眸看向手腕的珠串,那还是沈荣锡当日送她的生辰礼物,不过此时不知为何,满眼的翠绿竟是如此刺目。她皱皱眉,一抬手便把那珠串从腕子上摘了下来,不料手一松,只听‘啪’的一声,那珠串便掉落在地,几乎是一瞬间,因那绳线的断裂,十几颗绿珠噼噼啪啪的散落开来,散得满地都是。徐嫣有些怔然,她的手停在半空中,好像突然便没有了弯腰去拾捡的冲动。青染含着泪望向她:‘这是、沈……送你的吧?’徐嫣点了点头,半晌道:‘你知道吗,这回金凤阁、还有之前的经历司两件事,便是他透露给严绍庭的。’她无声的笑笑,‘他背叛过严家,又背叛了爷爷,他好像不再是我从前认识的义成了。’”
其实这个时候,徐嫣和青染还有些类似的,沈荣锡是徐嫣的所爱,但是沈荣锡做的一些事情让徐嫣很伤心,严绍庭也是青染的所爱,但是严绍庭的所作所为,让青染觉得他们两个人当真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可是青染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选择了纠结,“‘其实……’青染笑容里凄楚万分,‘他都是为了你啊。’”
青染这么问,表面上是在为沈荣锡开脱,实际上是想看和自己处在一个情形下的徐嫣,会怎么面对这个问题。
而徐嫣呢?
“徐嫣弯下腰,拾起一颗翡翠珠子,‘就好比这绿珠,纵使它看着和平日里未曾有什么分别,可终究维系它和其他珠子之间的丝线断了,便也再也回不去原来的样子了。’”
徐嫣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她觉得沈荣锡做的事情,违背了她的原则,那么纵使她再爱沈荣锡,她也会果断的让自己放下。
可是青染不是,徐嫣的原话是“小染,你和我不一样,你心里记挂的太多,才愈加的放不开手,就像这翡翠珠串,纵使丝线都化为虚无,在你眼中,那些珠子也是完整的……”而鄢敬远则更一针见血:“不过我可真想不明白,这样心软的人怎么能为徐家好好做事,徐大人也是真是糊涂了,纵使有血海深仇又算的了什么,一味看重感情的女人从来都办不成什么大事。”
所以,青染这个人,有着极大的弱点,那就是心软,而且极为重感情,为了这份感情,她可以无条件的去妥协。
这样的人,当真不能算是一个好卧底。
甚至,连当卧底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徐阶为什么还会挑选她呢?
纵使有身份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青染这个人,不管之前多么的不理智,但是她总会回到理智压过感情的这条路上的。否则徐阶又怎么会放任自流?
“青染拿开邢宇的手,不停的摇头,‘邢大哥,我没事儿,我真的没事儿……其实我习惯了,他这样,我早就习惯了……当初、当初若不是我,庭哥哥、也就不会那么为难了……他有心病,所以才做错了那么多事……我不怪他……可是他杀了、杀了……’她呆呆的回看向邢宇,她的肩膀因为哭泣而不停的起伏,泪水流的满脸都是,‘邢大哥……你知道么,他把她杀了,我就再也、再也不能和他在一起了……’‘她?’‘我不可能和他在一起了……我怎么办……邢大哥,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是青染情绪失控的一次,她直接把她最纠结的地方说了出来,可见在她的脑海里,情感与理智,已经斗争到鲜血淋漓的地步了。
“邢宇轻轻叹了口气,他把双手轻轻搭在青染双肩,微微用力抓住她的肩膀,‘小染,人这一辈子,终归有些许的不如意,但如果一味颓唐下去,那岂不是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他把青染脸上被泪水黏住的几绺湿发拨开,‘日子长了,你慢慢就会发现,你总会遇到一个理由,能支持你、一步步的走下去……’‘那个理由,我怎么可能没有呢……’青染喃喃道,‘可是现在,我的愿望、虽然一点一点的在实现,但我发现,我离那个目标越近,我心里、却不像我当初想的那样开心……’她怔怔的看着前方,‘邢大哥,我以为我会很开心,可是我发现,我好像错了……’”
青染的愿望,其实是报家仇,纵使她再无奈,她也停不了报仇的脚步,但是在复仇之路上,她的痛苦又是注定的,这个时候的她,其实有点想放弃,但是后来,她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我真后悔当日救了你,因为,你连一个杀手最基本的冷血无情都做不到。’‘我是做不到——’裴西亭缓缓垂下胳膊,他看着邢宇,一字一顿道,‘可是大哥,你扪心自问,其实……你也做不到。’
青染“曾经以为,看着那些杀人如麻的恶魔一个个死掉,她会松一口气,可是当刘三尺、张镇北真的离开时,她的内心却很沉重。她以为,她一点点的帮助徐阶扳倒严嵩、严世蕃,她便会有复仇的快感,但是,她一想到严绍庭会因为她的缘故而失去家人,她却亦是无法开心得起来。有时候,善与恶的界限,好像并不是那么了然。”
我相信,此时支撑着她走下去的目标,有一个,一定是为了“北斗七星”的。
她知道这些人的苦。
可是后面,如果故事继续这样下去,青染仍是在情感与理智中纠葛,最好不过的,便是当理智战胜了情感之时,她就可以从心底里放弃掉严绍庭。
可是这个时候,严绍庭却主动放弃了。
之前说过,严绍庭和青染是一类人,小说中处处可以体现这一点,其实严绍庭一直以来很清楚自己对不起青染,他不配和青染在一起,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尤其这种爱情夹杂上了愧疚之后,便愈加的刻骨铭心。所以严绍庭是不曾想过要放弃的。
但是就在这时,徐家用了手段,把青染许配给了徐凛。
这个重要关头,严绍庭当然知道如果此时不得到青染,那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他去了医馆,想要用强。
但是,当他看到青染心口的伤痕时,他终于发现,他当真不能跟青染在一起。
“他看向窗外,自嘲的笑着:‘染儿,你知道么,我以为以我的性格,可以用尽一切手段去破坏你和徐凛的婚约,甚至用些卑劣的手段强要了你,可直到刚才我才知道,若我真那么做了,我根本不会开心,甚至还会懊悔一辈子。或许你根本不会拒绝我,但你不知道,其实你的庭哥哥,根本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好,他犯了很多错,他更做了太多对不住你的事情,这些错太大、太重,可能这辈子,也无法弥补,和你的天真无邪相比,他,当真是配不上你……很可能你会说你不在乎,因为有些事你根本不知道,我怕你有一天,当你真的想起来时,你会恨我,恨我当初为了一己之私骗了你,染儿,我不能再错了……’”
这对严绍庭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这个打击,也让他从情感压过理智的道路,直接转向了理智压过情感的道路,他是男人,所以他比青染干脆利落的多。
但是青染这个时候,还没有真正想开呢,所以这绝对是一个更致命的打击:“青染的脑子轰的乱了,她定定的望着严绍庭,感受着他又懊悔又歉疚的目光的烧灼。蓦地,她拿开严绍庭的手,‘庭哥哥,你不要我了……’她眼含热泪,目光涣散的朝屋外走去,‘是你不要我了,是你不要我了……’”
她知道,一切无法挽回了。
但是,她还是爱严绍庭的,因为一个月之后,她还是不淡定的。
“青染捻过一片飘落在她肩头的小桃花,那这些年严绍庭的所作所为,或许就是他因要宣泄痛苦、逃避过去而走错的方向。”
但是此时,严绍庭当真已经释怀了。
为什么?
“‘今天一事,当是大功一件,以后爹,应该再也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事了,’严绍庭轻轻握住她的手,‘如果以后、徐凛对你不好,你尽管来找你的庭哥哥为你撑腰,庭哥哥给不了你幸福,但是教训教训妹夫,还是绰绰有余的。’”
对于因为一些客观原因而分手的两个人,总有一个是决绝一点的,而严绍庭则就是这个角色,但是另外一个人,总会想着希望对方是因为客观原因才分手,而不是当真因为不爱而分手,所以不决绝的那方,是绝对不会说出“祝你幸福”或者“你以后的爱人如何如何”这种话的,因为在不决绝的那放心中,他(她)还是深爱对方的,情感仍是战胜理智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她)会希望自己在对方心中是真爱。
所以,严绍庭能说出这样一番话,则代表,他当真是想开了。
回到青染这里,那最后青染想开了么?
答案是肯定的。
有的时候,一个人想开一件事情,或许只是突然的一瞬间的事,而青染就是这样的。
“青染怔怔的看着前方,眼前的雨丝就那样慢慢、慢慢的从眼前逐一落下。她曾经以为,这辈子,她只会和严绍庭在一起。她不会去惊扰旁人的世界,而旁人知晓了她与严绍庭的过往,亦不会前来打扰她。而直到此时,她僵直着身子倚靠在徐凛的怀中,她才发觉,之前的那些时光,已经真真正正离她远去了。”
如果说之前,是单方面的分手,那么现在,青染也放弃了。
但放弃,并不代表不爱,只是理智占了上风,而已。
如果不爱,最后,她又为何会回到江西分宜,去看那两个乞丐呢?
而对于严绍庭,如果严绍庭不爱,那他怎会在得知青染是卧底的真相后,还说出“本就是我欠她的呵”这样的话呢?
不管是徐凛、还是徐嫣,不过是青染或严绍庭在理智战胜情感之后的正确选择罢了,他们或许适合婚姻,但终归少了点什么。
那就是爱情带给人的那种冲动与感性。
再说徐凛。
之前我说过,徐凛是一个与青染和严绍庭正好相反的性子,他一开始总是理智胜过情感的,但最终,他死在了他无法控制住的情感之上。
原因很简单,一开始的徐凛,觉得青染是乱臣贼子,所以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再后来,他觉得青染是他母亲口中的那个女孩儿,所以他为了日后能够让青染救自己一命,而说服自己去爱她。
多么理智客观有逻辑、甚至无情啊。
但是可笑的是,徐凛最后反而为了青染,心甘情愿的去死了。
他的本意可是想让青染保他的命呵!
所以,故事的结局便是,理智的那两个人活下来了,陷入情感而无法自拔的人,选择了死亡。
我不能说活着就是胜利,死去就是失败,因为还有一个词语,就叫做“生不如死”。
但是对于青染这样的有着血海深仇的女孩儿而言,活着,就是胜利,而对于一个一直非常想要活下去的徐凛来说,死去,必然是失败,而严绍庭呢,他从来就没想过要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