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走出强迫症:找回美丽的日子 > 第10章

第10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苹果冒险5 苹果冒险6 到底能有多爱你 重生法海 异世之逍遥修神 傲气凛然 超级囚徒 秦时明月之焚书坑儒 秦时明月之始皇之死 [skip+黑篮]信仰与光

比如说衣服的问题,我们反复弄了几次之后感觉心理舒服了,这时应该是完美了。但过不了多久我们又会发现刚才的完美还是不完美,还是需要再弄弄,就这样我们一次次的找到完美又一次次的否定完美,搞的自己筋疲力尽。还有那些整齐、精确、对称类的朋友,会反复的摆放一些东西,也是一样的,现在感觉摆好了,过一会又觉得不满意,还是需要反复的摆放。穷思竭虑的朋友也是一样,想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满足不了多久,又觉得不满意,还是要继续思考。这也充分的告诉我们,根本不存在一个终极的完美,存在的只是我们主观暂时认为的完美而已。为了这个主观暂时的完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不值得的。凡事都需要有一个度,差不多就行,尽力即可。

可能遇到的问题六:

追求完美有什么不对?差不多就行,那岂不是让我变得不负责任,不思进取,浑浑噩噩了吗?差不多就行,并不是让我们放弃追求,也并不是让我们变得不负责任,不思进取。而是一种更加适用的态度。首先看看,我们所追求的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吗?简单的来说事情可以分为四类:紧急而重要的,紧急而不重要的,不紧急而重要的,不紧急也不重要的。稍微冷静客观地分析一下,我们所强迫的事情是属于哪一类的呢?大多数都是属于无关紧要的小事吧。另外,就算我们追求完美没有什么不对,但要明白我们追求完美的目的是使自己的生活或者事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事实上我们得到的是什么?追求完美是不是真的让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更好了呢?事实恰恰相反,追求完美非但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发展得更好,反而越来越糟糕,这完全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既然是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那么是不是该不要再抱着这个使我们越来越糟糕的信念不放了呢?

审判工具四:求不可得 愈求愈不可得

求不可得,愈求愈不可得,是说有些事情我们刻意地去追求反而得不到,越是去追求就越得不到。关于注意力、状态、呼吸、口水、余光、声音等等都是这类的情况。人的注意力是不可能长时间集中在一点的,那些在中学时代开始出现声音强迫和余光强迫的都是这样。因为当时想要百分之百地集中注意力听课和学习,所以不想让其他任何事情打扰自己的学习。所以当听到什么正常的声音或者看到旁边很常见的东西,就认为这影响了自己的状态,从而拼命地去控制想保持百分之百的集中注意力,结果就是越控制越糟糕。打个比方来说,比如说我们所有的精神能量加起来是100,如果我们不受干扰地在听课,那么我们这100个精神能量就都用在听课上了。这时,我们看到了同桌在转笔,这占去了我们10个精神能量,如果我们不去理会这些,那么我们还有90个精神能量用在听课上,效果也是不错的。但,我们不能接受这样,我们就想方设法的花精力去让自己看不到这些,这样我们就用了10个精神能量来控制让自己看不到这些,这样我们用在听课上的精神能量就只有80了。如果游戏就此打住那我们也是幸运的,还有80个能量在听课。问题是,我们不会就此打住的。我们马上意识到了现在的状态还不如刚才呢,刚才还有90个精神能量在听课呢,现在只有80了。于是我们烦躁了,烦躁又占去了我们5个精神能量,我们就又拼命的想找回刚才的好的状态,我们又去控制自己不要看到这些,这种控制又占去了我们15个精神能量。这一轮下来我们就只剩60个精神能量在听课了。如此下去,我们能用来听课的能量就越来越少,结果一堂课我们就真的没有听到什么了,精力都用来控制余光问题了。之后,下次还没上课就开始担心我会不会又注意到这些东西啊,出现了可怎么办啊,千万别出现了。就这样我们陷入了强迫的泥潭。甚至有些朋友因此而休学。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第一次注意到同桌转笔的时候不要去控制,而是顺其自然的接受,不要去追求那种百分之百的好状态,这样我们听课的注意力就能保持在90左右,以后也不会形成恶性循环。

再比如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由于余光的问题我们可能会注意对方的某个“缺陷”部位或者对方的隐私部位,或者注意到旁边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追求说话时的状态,不要求留给对方一个完美的印象,而是接受自己的眼神,那么我们可能只有20个精神能量注意别的东西,还有80个精神能量用在谈话上。但由于我们的不接受,我们极力地去控制自己的眼神,而眼神又是很难控制的,这种控制就又占去了我们30个精神能量,这样我们就只有50个精神能量用在谈话上了。这时,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这么糟糕,就开始紧张和慌乱了,结果紧张和慌乱又占去了我们20个精神能量,我们用在谈话上的只剩30了。这样你就发现,有些时候听不到或者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导致说话很难流畅地进行。以后还没开始和人谈话就先害怕了,我们认为都是这该死的眼神才使自己这样的,于是更加用力地去控制。殊不知,真正让我们情况这么糟糕的并不是眼神的问题,而是我们太追求一种完美的状态了,太想去控制眼神了,从而才使我们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的。

关于声音的问题也是一样,一般来说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是我们人类可以听到的,我们已经听到了的声音想让自己听不到是不可能的。只是我们是否去注意的问题。我们越是让自己听不见这些声音,就是越在注意这些声音,也就越能听到这些声音了。

我们之所以如此的控制眼神、声音、呼吸和口水等,都是因为这些东西影响了我们状态,影响了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由于追求完美的性格,我们极力想要那种没有干扰的状态,以致于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要明白求不可得的道理,顺其自然的接受现有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慢慢地好转。

可能遇到的问题七:

这样不是认输了吗?问题还在的啊,难道永远都要这样下去吗?

捷径有时是一条弯路。以前硬碰硬的控制了那么久,不是使我们越来越糟糕了吗。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驱人之兵,这是真正的大智慧。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不战而驱强迫症。下面一首禅诗对此有很好的说明。“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这里要明白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道理。不要认为暂时的无为,暂时的接纳是无奈的放弃,其实这是真正好转的大道。比如,我们站在原地,现在想要跳起来,我们第一个动作是什么呢?是不是首先要下蹲呢,我们的目标是向上,但我们首先要做的却是向下。再比如,我们走路时前面遇到一道沟,沟不是很宽,但需要尽力才能跳过去,这时我们会先做什么呢?我们需要先后退几步,来个助跑才能跳过去。同样,我们的目标是向前,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后退。我们这里要求大家不要刻意地去追求完美的状态也是这个道理,是为了让我们真正好起来,才需要暂时的接受。

3、2、3强迫症第三宗罪:过度责任罪

强迫症朋友的责任感都很强,认为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因为自己的错误、纰漏、马虎、大意等可能造成的对自己或别人的伤害,或者财产上的损失。我们不能客观的去分析这种伤害或损失真正发生的可能性,只是觉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一旦真的发生,那么就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或者避免去承担责任,我们就会去实施强迫行为。

上周去同学家玩,给他的孩子买了个电动玩具。玩具的外包装上写着适合3岁以上儿童玩。我算了一下同学的孩子还差3个月才到3周岁呢。当时觉得也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孩子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可是回来以后还是老想这个问题,而且越想越觉得可怕。如果真的因为玩具发生什么危险,那我不是把人家给害了吗。现在都是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如果真的发生意外那我不是把同学的家庭给毁了吗。上面写着的适合3岁以上儿童玩,就是说不到3岁的小孩不能玩吗?玩了就会有危险的。后悔不该送这个玩具的。越想越焦虑,越想越害怕。都快到夜里12点了,我还是无法入睡。内心一直在斗争是不是应该给同学打个电话?一个声音告诉我,不用打,没关系的,有大人看着不会有问题的,而且都这么晚了会打扰人家休息的。另一个声音却说:还是打一个吧,万一他家里的大人没注意这个说明就完了,明天打可能就晚了,还是现在打吧。痛苦的挣扎了很久之后,还是给同学打了电话,告诉他要注意这个玩具。

我的车是我怀孕时父母给我买的,我的家庭并不是很富裕,父母为了给我买这辆车几乎花光了他们半辈子的积蓄,这使我非常感动,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压力。如果车丢了,那我不是太对不起父母了吗?他们一定会非常伤心的。而且,这是他们半辈子的积蓄,我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让车丢了呢?所以每次停好车后,我都要绕这车走上三圈,四个车门每个车门拉三次,以确定车门确实锁好了,这样就不会丢了。

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余光,谈话的时候总是注意别人的缺陷或者隐私部位,别人发现我眼神的问题后,常常变得不自然。

目 录
新书推荐: 燕云十六州 穿越逃荒:我靠系统扶持一代帝王 不是找兵符吗?怎么找我榻上去了 对的,你可以摸摸他! 鹊栖兰因 铠甲:朝九晚五?可我是幽冥魔啊 剑啸南宋 穿书后我成了女配她哥 柴刀流漫画大师 风雪夜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