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多虑(1 / 1)
百日宴结束后,胤禟送走了派人送走了福晋们,又私下里去了八贝勒府。
洛嫣在书房里见到胤禟有些吃惊:“胤禟,这么晚了,你怎么过来了?别跟我说你今晚打算住这儿,你要真住这儿,我的麻烦可就大了,你家里的那三位可不是省油的灯。”
“哪儿能啊,瞧你说的,我就是问问,你今天和四嫂们聊的怎么样?”说着胤禟坐到洛嫣对面。
洛嫣沉默了一会:“我担心她们已经知道我的用意了。”
胤禟微皱了下眉头:“她们说什么了?”
“也没说什么,就是说完张墨儿的事情之后,钮祜禄氏和乌喇那拉氏岔开了话题,称赞戏演得不错,我听着觉得她们像是含沙射影。”
“你是怎么跟她们提张墨儿的?”
“我就问了问她们张墨儿怎么没来,她们说张墨儿因为要处理私事,不在四贝勒府,然后又问我怎么那么关心她,我说因为在塞外见过她,所以有点留意。”
胤禟站起身,走了几步,又看向洛嫣,坚定地说道:“八嫂,你多虑了。”
“当真?”
“我觉得是吧,她们应该只是不想提张墨儿这个人罢了,所以换了个话题,正好就聊在了戏上,于是就顺便说戏演得好。”
“但愿吧,但愿是我太敏感了。”
胤禟岔开了话题:“张墨儿现在不在京城,那她会在哪儿呢?该不会是……”
“不在青海,在京城。”
“你怎么知道?”胤禟诧异地看着洛嫣,然后恍然大悟,用手拍了一下脑门:“她在你手上。”
洛嫣点了点头:“她当时是想去青海,被我拦下来了。”
胤禟笑了:“八嫂,你别想太多了。”
洛嫣也笑了:“胤禟,你赶紧回去吧,不然以后我这八贝勒府也保不住你了。万一你的妻妾们以为你和我八贝勒府的丫头私通,那可就不好办了。”
胤禟想到了“小玉”,脸不由得红了。出了门后,胤禟庆幸烛光暗,不然就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难不成八嫂知道了什么?胤禟也有些担忧了。
要论多虑,人人都会,谁让自己做了怕别人知道的事呢。
三月初,胤禩与马齐押解犯人回京了。
李巡抚进刑部的那一刻,他回过身,望着两人,咬牙切齿地说道:“索大人不会放过你们的,我会在阴曹地府恭候你们大驾的。”
胤禩与马齐默契地对望一眼。
马齐一脸镇定:“索额图索大人刚正不阿,岂会跟你们这等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李巡抚仍不死心:“太子陛下会想办法保住我们的,你们的好日子也没几天了。”
胤禩冷笑一声:“我二哥乃一国储君,我倒想知道我这二哥会不会为了保住尔等与皇阿玛闹翻,跟朝廷对着干。”
李巡抚听到这话,知道胤禩所言不虚,灰溜溜地进了大牢。
胤禩又道:“马大人,您辛苦了。”
“八贝勒说笑了,如果不是因为八贝勒深谋远虑,这差事是要办砸的了。”
“马大人,我只是在想,你我身边耳目众多,这贿赂之事要是被揭发出去……虽说我们并没有真的接受,但是恐怕也难逃一劫啊。”
“八贝勒,您放心,这脏水,我是断不会往你我二人身上泼的,只需说是他们托您转交给索大人与太子的就好。”
“呵呵,马大人,记住,是一部分,若说是全部,倒显得虚假了。”
“微臣明白。”
“马大人,回去好好休息一番,这事儿不会这样就结束的。”
“微臣告退。”
胤禩回家了,他在给洛嫣的信上故意把回京的日期拖延了两日,为的是想给洛嫣一个惊喜。府里的下人见到胤禩,有些惊慌,正想高呼,却被胤禩制止了。
胤禩小声地问道:“福晋在哪儿?”
“回八爷,福晋在小阿哥的房里。”
洛嫣站在一张画像前,怀里抱着弘旺,手指着画像,轻声说道:“旺儿,这画像里的人是阿玛,你还记得阿玛吗?额娘这画,画得好吗?阿玛去办差事了,还要过两天才回来呢。你想阿玛吗?额娘挺想阿玛的。”
洛嫣放下了手,轻拍着弘旺,面色柔和:“唉,旺儿,你是不是有点厌倦额娘每天指着画像,跟你说这是阿玛了?其实额娘也有些厌倦了,额娘真希望阿玛现在就站在我们母子面前,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抱抱你了,我也可以抱抱他了。”
胤禩含笑倚在门口,看着洛嫣的背影,听着洛嫣的说的话。
这时洛嫣望向窗外,幽怨地吟着王实甫的《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棉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不觉又黄昏,不消魂怎地又销魂。
新啼痕间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胤禩再也按捺不住,轻手轻脚地走到洛嫣背后,环住母子二人。
洛嫣被吓了一跳,挣扎着想转身看身后的人是谁。
胤禩却越抱越紧,在洛嫣耳边柔声说道:“是我,不要动,让我好好地抱抱你们。”
洛嫣安下了心,不再挣扎,顺从地靠在胤禩的怀里,耳边传来胤禩低低的声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洛嫣仰起了头,看着这个让自己牵肠挂肚的男人。胤禩低下了头,看着这个让自己饱受相思的女人,吻了下去。千言万语皆融化在这一吻中。
弘旺在洛嫣的怀里,乌黑的眼珠滴溜溜地转,看着自己的阿妈和额娘亲热,“咯咯”地笑了起来。
胤禩和洛嫣听到笑声,忙睁开眼睛。呀,被旺儿看到了,两人想到这儿,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来,我抱抱旺儿。”胤禩从洛嫣怀里接过弘旺,把旺儿举在自己面前,说道:“旺儿,阿玛离开的这段时间,你学会说话了没?来,叫声‘阿玛’。”
弘旺看着胤禩,笑了,清晰地说出两个字:“阿玛!”
胤禩狠狠地亲了一下弘旺的脸。
洛嫣握上了胤禩的手:“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胤禩将弘旺放回摇篮中,一把横抱洛嫣,轻声说道:“这一路苦了那些侍卫了,我下令速回京城,他们几乎是快马加鞭未下鞍地往回赶,可得好好犒赏他们。”
洛嫣一手搭在胤禩的肩上,睁着大眼睛,似是不懂地问道:“因为八爷你思家心切?”
胤禩看着洛嫣,眼神有些迷离:“归心似箭,他人谓我恋京城,其实之恋京城某。”
言毕,胤禩满面春风地向卧房走去,而洛嫣却把头埋在胤禩怀里,看不到任何表情……
次日胤禩上朝之时,小玉端着点心进屋,看到洛嫣忧心忡忡地坐在椅子上,低头看着茶杯发呆,有些不解:“主子,八爷不是回来了吗?人家都说,小别胜新欢,您怎么反倒不开心啊?”
洛嫣抬起头:“张墨儿是什么时候放出去的?”
“接到八爷的来信,说快到京城的时候就放出去了呀。”
洛嫣抓着小玉的手臂:“帮我想想,具体是什么时候?”
“奴婢想想,大约十天前。”
“你说他为什么要提前回来呀?”
“这个,也许是想给福晋一个惊喜吧。”
洛嫣眉头紧锁:“那你说八爷会不会见到张墨儿了?”
“主子,八爷不是昨儿才回京城吗?”
“我怎么知道他是昨天回的京城,还是更提前回来的呀?”
“要不,奴婢找人去问问?”小玉放下了手中的盘子。
“八爷要是真想瞒,谁敢说出去呀?”
“主子,我要不找人去四贝勒府打探打探张墨儿有没有回去?”
洛嫣点了点头:“我真后悔,要不是怕八爷回来再处理这些事,会被八爷察觉,我才不会那么早放她出来的。”
“主子,小玉这就去。”
小玉打探到消息后,松了口气:主子就是心思太重了。
她生怕洛嫣担忧,也不敢耽搁,当即回了八贝勒府,向洛嫣回报:“张墨儿被放出去之后就回四贝勒府了,现在还受到乌喇那拉氏和钮祜禄氏的排挤。主子,您如愿了。”
洛嫣听后,长叹了一口气,舒展了眉头。
朝堂之上,康熙当着文武大臣的面,重重地表彰了胤禩与马齐。朝会结束后,招致众皇子到御花园,再次称赞胤禩:“你们要好好学学胤禩。除去路途的时间,在短短一个月就为朝廷解决了一件大事。在这之前,马齐可是束手无策啊。”
胤禩一脸恭顺:“儿臣只是尽本分而已,如果没有马大人的帮助,儿臣也不能那么顺利地为皇阿玛分忧。能为皇阿玛办事,是儿臣的荣耀。”
太子胤礽说道:“八弟,我怎么听说那些官员给你送了不少东西啊?”
康熙愣住了;胤禟、胤俄不禁为胤禩捏了把汗;至于其他阿哥们就是看戏的居多了,个个都想知道这场戏会怎样收场。
胤禩听后,面不改色:“二哥有所不知,那些东西有一部分是他们托我转送给二哥的,他们素来敬佩二哥。”
“还有一部分呢?”
“还有一部分是他们想巴结我,也不过是为了能让我在二哥面前替他们说说话。”
“那给我的东西呢?我怎么没见着?”胤礽句句紧逼,却不知自己早已中了胤禩下的套。
“我后来把那些东西都退还给了他们,我说‘我二哥,聪明天纵,睿学大成,才华横溢,能文能武,你们敬佩我二哥是应该的,只是我二哥定不会收这些小恩小惠的’。弟弟该死,不该擅自替二哥做主。”说着胤禩跪了下去。
胤禩这话把太子说的贪图小利,更是在暗示康熙太子勾结官商。
如果不是康熙在,胤禟铁定会为胤禩的话鼓掌,八哥,说的好;胤俄也在心中暗自欢呼,八哥,你太了不起了。
“你……”胤礽察觉到了胤禩的意图,却想不出什么话反驳,躬下身扶起胤禩:“八弟快起来,是我错了,我不了解实情,误以为八弟徇私枉法了。”
胤禩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二哥,你不怪我……”
“怎么会怪你,你替我做了一个很正确的决定。”胤礽面色阴沉,说出来的话竟是温和无比。
纵是胤禩,也觉得有些毛骨悚然。
于是,这场戏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很显然,胤禩赢了。且不论胤禩说的那番话,就冲胤礽当着众阿哥的面让康熙下不了台,他就已经输了,从一开始就输了。
康熙事后与裕亲王福全在上书房里谈及此事,裕亲王沉默了一会儿:“皇上,臣弟以为,胤禩有事儿瞒着您。”
康熙当即招来了马齐,询问起马齐在青海发生的事。马齐按照自己和胤禩写的折子,回奏给康熙。
康熙听后,大怒:“马齐,你觉得你有几个脑袋够朕砍?”
马齐闻言诚惶诚恐地跪下:“微臣知罪。”
“还不说实话!那些礼是怎么回事?”
马齐暗叹胤禩料事如神:“回皇上,那些礼是官商们为了勾兑索大人与太子送给八贝勒的。”
“你且细说。”
“嗻。”马齐遂把在青海发生的事,告知了康熙了与裕亲王,不过省去了胤禩醉酒那一段说的话以及胤禩利用行贿之事威逼利诱其他官商弹劾为首的那几个人。如此一来,在康熙与裕亲王眼里,胤禩就不是有意让那些官商贿赂的了,而且深得民心,几句话就能让有罪之人弃暗投明。
康熙听后怒气全消,但碍于面子,斥责马齐:“荒谬!此等大事,尔等居然不报!”
福全看出康熙的情绪变化,面带微笑:“胤禩八面玲珑,宅心仁厚。此事牵扯到朝中重臣、皇亲国戚,胤禩没有真凭实据,是以不敢上报。更何况,这剩下的人也没什么大过,皇上,算了吧。”
康熙罢了罢手,示意马齐退下。
胤禩听闻康熙传召马齐,满脸焦虑,一直揉着眉心:万一马齐扛不住,说了不该说的话,那后果……胤禩着实不想在康熙心中留下“奸险”的形象。
马齐直奔八贝勒府,将上书房里的对话,一字不差地转述给胤禩。
胤禩听后,朝马齐深鞠一躬:“大恩不言谢。”
马齐曰:“八贝勒言过了,马齐也要感谢八贝勒没有让马齐明着得罪索大人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