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离家出走(1 / 1)
王信到学校报到的第二天就写信给我,信中字里行间对我充满了感激之情,并特别感谢我的父母,说他临走时还带给他不少的干粮和一对儿枕巾。因为他填报的志愿是我建议的,他被一所建筑学院录取,和我学的是一个专业,将来就在一个系统里工作。我写信鼓励他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要干出点成绩来,好好报答家乡的父老。
王信又告诉我说,那个武铁柱,就是铁蛋儿,也进了中专,他也是受到王信的影响,复习了几年,终于考上了中专,学的也是这个专业,我高兴坏了,将来要是能到一起共事,又多了份乡情。后来,武铁柱比王信提前一年毕业,并和我在一个单位,武铁柱肯吃苦又聪明,口吃的毛病也改掉了,不久便从一个小工长提拔到了项目副经理,而我俩却很少在一起,因为总不在一个项目,工程地点又相差太远。
王信又给英子写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英子的期待,可几封信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寒假回来时也没见到英子。后来母亲告诉他说,英子好像嫁人了,并又劝他说,即使不嫁人也别再和她联系了,因为英子的父母放下话了,如果他家英子再找王信,就打折闺女的腿。
倔强的英子并没有像刘丫那样披头散发地呆在家里唱样板戏,更没有嫁人,她有她的想法,既然父母反对自己的主张,那也不想马上成亲,自己的岁数越来越大了,虽然小伙子相不中她,可也不能找个大跑腿子来混日子,她要寻找机会准备出去自己谋生。
我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一家在C市里名气比较大的AA筑路公司里。这家公司成立较早,抗美援朝期间,公司里有不少的老职工都跨江到过朝鲜,参加那里的公路援建工作,有的还得过奖章。该公司一直承担着省内大型公路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方面的转型和高速公路项目的上马,公司与新兴起的同行业相比,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已明显不足,因此,新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深得公司领导方面的器重。
转眼间,我已经工作二年多了,并也得到了小小的提拔,工作有了点成绩,同事看着我整天自己洗着衣服收拾着屋子,提醒我说该找个对象成家了。
还好,大家看我踏实能干,给我介绍对象的人还挺多的,可我心里一直隐藏着自卑,一个农村孩子出来能有多大出息,上边还没人,说实在的,我还真不想找个花里胡哨的,如果能有个农村在这里工作的姑娘是最好不过了,哪怕是没什么文凭也行。
然而,事情还不能如我所愿,学校毕业分配来的大中专学生频受职工家属妹子的青睐,她们仗着自己的长辈在单位里的势力,还是城里户口,找个科班出身的来举家过日子,在人前也显贵自豪,这在当时也是一种时尚,而一些外地分配来的学生,人生地不熟的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一是因为家境困难,凭着自己有个文凭,找个不要彩礼的媳妇何乐而不为呢?而最主要的是这工作性质,一年四季到处流动,真正城里的女孩子是不会给我们守活寡的。
经一位老师傅的再三劝说,我和一位干部家庭出身的姑娘认识了,不久便结了婚。
就在我女儿出生的那一天,王信又给我来信了,说他快要毕业了,向我咨询他的去处,我急忙回信建议他说到我的公司里来,要他立即通过校方打通这个渠道。
“啊呀!聿津,我终于和你见面了!”王信来公司报到时就和我抱在一起,公司老板看着我俩喜相逢的样子,笑道,“哈哈!老乡见老乡啊,公司又多个大才子,大喜!大喜!”
我俩只聊了一会儿,老板就吩咐王信准备行李下工地,而这一走就是两年,等他再回来时,已经张罗着结婚了。
此时的王信变得稳重少语,这和儿时的球子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了,那时要不是他的鬼点子多,我和伙伴们哪能吃到那么多的香瓜。
婚后不久,王信和他的新娘专门请我到一家小酒馆里坐一坐。见面时,新娘主动伸过手来自我介绍着,“你好,陈哥,我叫傅小丽,见到你真高兴。”王信还特别纠正一下,“不,你应该叫他科长。”傅小丽又解释说,都是老乡,还在一个公司做事,叫哥亲切。
我面对漂亮的新娘,不免对王信有些担心,从她的眼神里看出,两人的性格差距太大,那代表城乡的行为特征就更明显了。
后来,王信又单独找我喝酒,他长叹着报怨说自己的命不好,找个不称心的妻子,他说自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两人基本没多少房事了。我还是回老家时听母亲说王信和英子好过,可到了后来怎么没什么进展?
我看出,他的妻子肯定不让他省心,“哎,英子不是一直在等你吗?”我问道。
“嗨!别提了,他家人不同意也不相信我会娶她,早就断了信息,再处下去恐怕会出人命的。”
“怎么会这样?”
“别提了,这也许就是命呀!”
……
转眼几年过去了,王信由于勤奋的工作和出色业务而大受领导的好评,他住上公司家属区,住房问题总算解决了,并且和我还在一个小区里。
而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和家里闹翻的英子,背着包裹踏上了去往外地的火车,火车上人满为患,走亲访友的、出去打工的像一股股大潮在涌动着撞击着。身心疲惫的英子放下布包坐在过道上,座位上的一名漂亮姑娘一直盯着英子,英子似睡非睡的,衣服被过往的行人踩的脏兮兮的,看出她太累了,也许还一天没吃东西了。
“大姐,你坐一会儿吧。”漂亮姑娘起身让道,她好像是坐累了。
英子看着她急忙道了谢便坐了上去。
“大姐,你这是去哪里呀?是找活儿的吧?”姑娘问道。
英子犹豫了一下,“我也不知道哪里有适合我干的活,就随便走走。”
“那你想干点啥?”姑娘又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我是农村的,啥活儿都中,挣钱养活自己。”
姑娘的眼睛一亮,“啊呀,我妈那的活儿挺多的,她那里也正好缺人手。不过,那可不是城里。”
英子也来了精神,“哪都中,不是城里更好,我啥活儿都能干的,你妈她在啥地方?”
姑娘拿出了纸和笔把妈妈的地址写好了递给了英子,“照这上面的地址找她,就说我介绍你来的,错不了的。”
英子抬头看了看姑娘,“那,你叫啥名?”
“啊对了,我叫柳小。”
“那得先谢谢你了。”
“大姐,那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英子,啊,我的真名叫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