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落难(一)(1 / 1)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马车离开京城已近一个月,这一路因我们两个弱质女流而耽搁了不少行程,不过随着官道的减少,我们都明白,京城的一切已变作遥远的回忆。
“公子,就在前面的镇上歇下吧,奴才怕过了这镇就得宿在荒郊了。”沈伯是章府看管马厩的老奴,原本大家都是叫他章伯,为了不暴露身份,我为他改了名字,我自己也化名为,张堂。
“恩,那就这么着吧。仇寅,到了客栈,你留在楼下用膳,顺便和掌柜的打听看看京城的情况,万万不可提到虎啸国。”这一路太过平静,反而让我担忧,皇上越拖着没下旨正式立太子妃,我的心就越定不下来。
“是,公子。”仇寅回道,我从马车窗看过去,他骑着马随伺在马车边,夕阳在他的身上画出了一道弧,显得那样的孤寂,还有那种浓浓的忧郁,他的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呢?仇寅,他又为何会在章府做伺从,按照章丞相的意思,这是个值得我信任的人。
他的脸沉浸在这美丽夕阳中,可是透过他的脸看向夕阳,一刹那间,你会觉得这夕阳是那样的忧伤,让人不禁叹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的低叹引得他转过了身,在他那双美丽的眼中我看到了惊异,防备,他有着刚毅挺直的鼻,坚毅的嘴唇,包括他的脸,都让人想到了那两个――阳刚,这是一组很奇怪的五官,不看他的眼睛,他看起来是个果断刚毅的将相,可是光看他的眼睛你会觉得他是个忧郁文弱的落难公子。
渐渐的那眼又变成了忧郁,然后转开身子,看向前方。
“菱儿,你以前可曾在章府见过仇寅?”拉下车帘,我问道。
“回张公子,小的从未曾见过,”菱儿这丫头出章府已经完全忘了那些八股的规矩,恢复了一个十三,四的小姑娘该有的活泼,“不过倒是听几个前厅伺候着的姐妹说过,他可是她们心中的最佳夫婿呢。四年前,老爷在进京赴职的路途中救了这满身是伤,又身无分文的木讷男子,去年新春雪梅还做了双靴子给他,他收下后,硬给了她一锭银子,真是个不解风情的人,公子你说是不是?”
“木讷?不解风情?菱儿,这看人和看风景一样,不能只看那看得到的,要不然你就错过了那最美的景致。”我叹道,看来仇寅的身世果真如我所料,他的出身必定不凡。
“公子,你又开始说那些奴婢听不懂的天书了。”菱儿撅了撅嘴。
“不过有时候,听不懂,看不懂也是种福分,菱儿,哪天等你看懂了,听懂了,你就不快乐了。”
“公子,你也不过才大奴婢一岁,为什么奴婢觉得你和老爷一样呢?”
菱儿的话,引得我一阵大笑,我本身就已经25岁了,再说,在现代我的家族从爷爷开始就一直是在高位――相当于古代的“左丞相”的位置,我在这样的家庭过了25年,心还会像个15岁的姑娘吗?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我们已到了客栈,菱儿和我照常直接进了客房,饭菜都是仇寅亲自送上来,沈伯,负责照料马车的马。
用过晚膳后,我坐在窗边,这是间上等客房,从这可以看尽这镇上的景致和住家。
天已经暗了下来,我看到那些做完农活的汉子们,正带着一脸满足赶着回家,四周的炊烟已升起,几个贪玩的小孩,正被母亲拧着耳朵,带回家,另一边,几个已用过晚膳的老人,围作一堆,在那谈天论地。
我何时才能过上如此平静安详的生活呢?再说,这份平静能持续到何时呢?太子旭的野心,肯定不止于一个小小的白雉国,那不过是他的热身,为了成就帝王的野心,却得苦了多少的百姓。
突然间,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菱儿应了声,便要去开门,哎,看来仇寅带来的不会是好消息了,有时侯没有消息也能算是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