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1)
狗日的看我是投弹模范,眼红呢!
陈九川说,立正,刘锁柱我警告你,以后跟连长说话,要立正。
刘锁柱稍稍站直了,不屑地说,陈九川,你给老子摆什么谱?再过几天老子也是连长了,咱俩就平起平坐了。
陈九川惊问,谁说你要当连长了?
刘锁柱说,少给我耍嘴皮子。我跟你讲,别看你当个连长,是因为你出身好,打仗铁皮脑袋不怕打。可是我跟你说,你当连长可以,挥大刀片子抱机关枪行,可是再往上,指挥用兵,你不一定如我。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这是刘副团长说的。
六
突然有一天,袁春梅从一份内部材料上得知,她的潜伏在国军系统做统战工作的男人之所以暴露身份,是因为江南新四军一名干部被俘后提供的情况,这名干部是从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派遣到新四军情报部门工作的,是赵子明的老部下。
也就是说,这个叛徒之所以知道她的男人是地下工作人员,完全有可能是赵子明透露的消息。袁春梅回忆,在陈秋石犯病、成旅长要她和赵子明做工作的时候,情急之下,她曾经跟赵子明详细地介绍过她男人的情况。按说这是地下工作所不允许的,但因为赵子明是老同志,又是在远离白区的太行山野战部队里,加上她当时急火攻心,为了捍卫自己男人的形象和尊严,就不管不顾地同赵子明说了许多。如此说来,男人的被俘,同赵子明似乎就有某种联系,甚至同她本人也有瓜葛。想到这里,袁春梅不禁打了个寒战。
悲伤和尴尬深深地折磨着袁春梅,她感觉她就像一个服用了兴奋剂的病人,思维格外活跃。
袁春梅生出念头要回到大别山工作,是在南下干部团即将出征的前一天。这天晚上,袁春梅独自在百泉河边散步,形单影只,徘徊踯躅。她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到河边来,难道是希望陈秋石出现?
直到月上东山,陈秋石也没有来。连袁春梅自己也没有防备,她的情绪会来得那么快,她的主意会来得那么坚决。已经是快要歇息的时间了,她中止了漫无目的的散步,突然转身,疯了一样往晋冀豫军区司令部奔去。司令部是在半山腰的一个窑洞里,就在她快要接近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几个战士,横着枪把她拦住了。军区警卫营二连副连长柳君芳从战士的身后闪出,严厉地问,你要干什么?
袁春梅站住了,两只眼睛在黑暗中喷射着光芒,火辣辣地盯着这个年轻的干部说,我是干训队政治处副主任,难道你们不认识我?
柳君芳说,认识,你是袁春梅。袁副主任。但是你为什么要夜闯司令部?
袁春梅愣住了,定定神才说,什么是夜闯司令部?散开,我有重要的情况要向成司令员汇报。
说着,拨开横在眼前的枪杆,就要往窑洞里闯,没想到两支枪一起伸过来,挡在她的胸前。
柳君芳说,你就是抓到了日本天皇,也只能是明天报告。首长们正在开会,研究南下干部团的警卫问题,没工夫会客。
袁春梅气得脸色都变了,刷的一下从腰间抽出手枪,指着柳君芳说,你他妈的给我让开,你知道老子是谁吗?老子参加革命的时候,你还在你妈的怀里吃奶呢!
柳君芳吃惊地看着袁春梅,他没有想到这个平时不苟言笑的女干部竟然发那么大的火,居然还把手枪掏出来了。柳君芳踌躇了一下,仍然不卑不亢地说,袁……袁副主任,你是老革命我们尊重你,可是我劝你赶快把枪收起来,你现在收还来得及,我们就当你是开玩笑。倘若有首长过来,性质恐怕就变了,夜闯军区司令部,图谋不轨啊……
柳君芳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一声枪响,是袁春梅向天上开了一枪,那几个战士还没有回过神来,柳君芳纵身一跳,落在袁春梅的面前,猿臂轻舒,就把袁春梅的枪给下了。
转眼之间,四面八方的警卫战士都涌了过来,枪声把正在开会的军区首长也惊动了。里面传出话来,把开枪者带进去。
然后柳君芳亲自扭着袁春梅的胳膊,穿过一串长长的惊愕的目光,走进了司令部的会议室。成司令员瞪着眼睛看着袁春梅说,怎么是你,袁春梅同志,你怎么啦?
柳君芳还是不松手,气鼓鼓地说,报告司令员,她夜闯司令部。还擅自开枪!
成司令员说,袁春梅同志,你为什么要开枪?
袁春梅说,我不开枪,能够见到你们吗?
白政委说,有什么重要情况,这么十万火急的?
袁春梅没有理他,灯光下她的脸色一片惨白。
白政委说,春梅同志,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现在好了,可以说了。
袁春梅的眼泪才刷的一下涌了出来,泪眼婆娑,看着成司令员和白政委,一言不发。
袁春梅沉默了片刻,一仰脑袋说,司令员,我有重要的情况要汇报……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这个情况属于政治工作,我能不能单独向白政委汇报?
不知道袁春梅单独向白政委汇报了什么,但是袁春梅的秘密汇报显然起了作用。第二天上午,晋冀豫军区发布了一项命令,鉴于袁春梅违反军区警卫制度,夜闯军区司令部,并擅自开枪,造成严重影响,给予袁春梅同志记大过处分一次。命令还有一项内容,在南下干部团的人员名单里,增加了袁春梅。
七
章林坡的部队整编为二一二师之后,成立了一个教导团,由杨邑担任团长,其职能是对军官进行战术强化训练,相当于战地军校。教导团成立后,新四军淮上支队司令员韩子君同章林坡交涉,从淮上支队部队抽调一批营连干部,到教导团受训。
对于韩子君的要求,章林坡很犯踌躇。要说拒绝吧,似乎不妥,过去这些年,他的部队和韩子君的部队同在淮上州的地面上跟日军周旋,正是因为有了无处不在的游击队,淮上州的松冈大佐才老实了很多,游击队的小出击从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日军的精力,从而保障了国军主力部队偏安一方。同样作为抗日部队,可以说唇齿相依患难与共,如今共产党提出由正规军代训干部,于情于理都能说得过去。可是同意吧,似乎也有问题,对于共产党赤化那一套,国军内部上上下下无不谈虎色变。万一把共产党的说客弄到国军内部,岂不是引狼入室?
想来想去,章林坡决定采取折衷的办法,同意为淮上支队代训干部,但是不集中到国军营地,而是由二一二师教导团派出教官,到游击队营地培训,然后集中考核,成绩合格者统一发放结业证书。
应对章林坡的措施,淮上支队就成立了一个战地教导团西华山分团,由郑秉杰兼任团长,地点就设在西华山,从全支队抽调了一百二十名政治过硬、军事上进的干部,参加培训。近水楼台先得月,三团排以上干部差不多都是学员。
韩子君说,要在干部中培养一些坚定的、忠诚的骨干,作为中流砥柱。
郑秉杰就把陈九川单独叫来,把韩司令的话详细讲解了一番。陈九川说,郑团长,我明白了。今天抗日,日本鬼子是我们的敌人。明天鬼子打跑了,国民党就是我们的敌人。
郑秉杰说,你们作为党信得过的人,不仅要在训练上学有所长,给本部争光,还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同志,有什么思想苗头,要及时向组织报告。
陈九川说,团长放心,有人说梦话我都能记住,发现有不跟组织一条心的,我砍了他!
郑秉杰说,你不能瞎搞,要报告,由组织处理,明白了吗?
陈九川胸脯一挺说,明白了!
不久测试就开始了。国军上校杨邑带着十几个校官,身着呢子军衣,足蹬长筒马靴,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开到了西华山。新四军的教导分团一百多号人列队在西华山庄前面的广场上欢迎。
杨邑考核,条件十分苛刻,首先要看文化程度,就这一条,就把郑秉杰难住了。他的部队虽然挂在新四军的旗下,但其实还是游击队性质,兵员多数来自贫苦农民和城镇平民,还有少数猎户和手工业者,普遍没有经过正经的文化教育,上过三年学的就算是知识分子了。
杨邑的临时住处被安置在西华山庄,为了体现对友军长官的尊重,郑秉杰不惜重金,请来了两个厨子给杨邑和他的随员做饭,把部队好吃的东西都集中在西华山庄供杨邑享用,还调了一个齐装满员的战斗排做杨邑的警卫,简直就是把杨邑当老爷伺候。但是杨邑不领情,杨邑把花名册翻了好几遍,派人给郑秉杰传话说,这些人不行,杨某恐怕调教不好,请郑团长再换一些读书的人来。
郑秉杰拿着那个花名册,跑到西华山庄找杨邑交涉说,我们进行的是游击战争,培养的是基层指挥员,要那么多文化干什么?
杨邑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贵军既然委托本部代训干部,本团长就要恪尽职守,杨某门下不能出草莽匹夫。
郑秉杰知道杨邑爱惜自己的名声,但是他要求军官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郑秉杰确实做不到。郑秉杰没好气地说,杨团长,你这简直就是刁难,你明明知道我的部队没有那么多高小生,你要是坚持这个条件,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合作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吧,我们这些土包子不登你的大雅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