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1 / 1)
石亚男随便的定了个方向,反正在火星南极上去哪个方向都是向北.又在操作台上200KM的按钮上按了
一下,甲克虫缓缓的驶了出去.
厚厚的干冰层在甲克虫厚厚履带的挤压下四散开来,偶尔露出下面的水冰.正是因为火星上有水,才是各国
政府积极探索火星的原因.有水才可能会有生命,有水才可能是由碳水化合物组成的人类有生存的可能.目前
观察火星上的水大多集中在火星的南北极上,分布也不是很均匀.大多数是以水冰的形式组成,这个大多数
是由地球人猜想出来的,除了表面上的水冰以外还没有发现火星上有水存在,爱好幻想的人类常常希望火星上
某地有大量的水,最好是液态的水存在.但是多年观察的结果告诉人们,在最低温度达到-123度的火星上有可能存在
液态水吗?
火星南极最令石亚男震撼的是冰冠,按照以前观察的结果显示冰冠是由干冰组成的庞然大物,最大可以高达
数百米,方圆几公里以上.
石亚男走下甲克虫,来到一个冰冠前面,轻轻触摸一下,感觉很结实.用拳头砸一下,表层凹下去一点.石亚男感觉
冰冠不象人们估计那样是由干冰组成的.里面至少有水冰的存在,要不不可能这么结实.形成冰冠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是
水冰是不可能被风吹起来的,并且水冰和干冰不可能混合在一起.难不成是液态水混合了干冰又被火星严酷的低温冻结而成的?
可是火星上那来的液态水呢?想不明白就不想,石亚男拿出地图标出冰冠的经纬度,按照刚才的习惯,把这个看起来很大的
冰冠起名为冰冠五号.碳水笔划了半天也没有写出字来,石亚男愤怒把碳水笔插到兵冠五号上,拿出一只铅笔标在地图上.
一路走来一路标记,走到约定的200KM处石亚男已经把冰冠标到了三十五号.再向前望已经出了南极的界限,
没有了白色,满眼都是铁锈般的红色还有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石亚男没有继续向前走,调整行车的方向,以
椰子为圆心以刚才所走的路为半径大概的圆形周长作为行走的路线.
大约走了30度角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了正空中,按照地球上的习惯这是到了中午了.路途经过部分的冰冠
石亚男已经做了记录,他发现一个现象,越是靠南极点的冰冠越大越结实,在南极圈周围的冰冠很小,有的只有十几米高.
感觉挺奇怪的.
又想调整行车的角度,直接回椰子.这时石亚男发现右侧有一条黄红色的巨大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向他的方向飞过来.
扭头一看,不禁哇的一声感慨,原来是一大片沙尘暴.大概有数百公里方圆.
赶在沙尘暴到来以前摇上车窗,坐到副驾驶的位置.火星的沙尘暴真的是很壮观,气势磅礴的大风卷起铁锈红色的
沙砾偶尔夹杂着粗大的砾石漫天飞舞,转眼间就来到了冰原的范围内.肆虐的寒风连同夹带的附着物笼罩着冰原以及冰原
边上很大面积的平原.剧烈的撞击声充斥着石亚男的耳朵,重达三十几吨的甲克虫微微移动,高大的冰冠更是不堪.在
大风中摇摆不定,细细的沙砾和粗大的砾石镶嵌到冰冠表面,看上去很象地球上红红的烟筒.
沙尘暴来的快去的也快,没有几分钟世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有红红的烟筒般的冰冠还记录着刚才沙尘暴的威力,
石亚男有点明白为什么南极圈外面的冰冠比里面的矮小了,可能是带有颜色的冰冠吸收太阳带来的热量比较多,融化的快
一些罢了.
石亚男调整了行车的方向,一边回椰子一边想:看来北京的沙尘暴还没有火星的大呀.
第29章猎兔犬
2003年12月19日,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携带的“猎兔犬2”号登陆器成功脱离了“火星快车”,并准备
在火星表面着陆。但在规定的着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25日2点54分(北京时间10点54分)过后,地面控制人员至今一直未
能与“猎兔犬2”号取得联系。欧洲专家估计,“猎兔犬2”号可能掉进了火星表面的坑道。
石亚男手里拿着铅笔叼着颗中南海仔细地查看放在眼前桌子上的火星南极地图.不时的划一下,地图上火星南极
大概是个圆形,直径为400KM,冰冠有三千八百一十三个.从以前得到的空中地图来看,火星上可能有水的地方只能是南极和北极了.
图片显示火星两极有白色的地带统称为冰盖,其他地方都是铁锈红色的.至少从地球的观念出发,在铁锈红的地域是不可能有水
存在的.难道火星上真的没有生命吗?
现在是石亚男到达火星的第十七天,整个南极大陆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详细的记录了每一个发现.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火星上有生命
存在的痕迹,哪怕是一些最原始的细菌和藻类都没有.至少南极上没有.
石亚男决定向南极大陆以外的地域探测.撤掉南极的地图,拿出整个火星的地图,以靠近火星南极的中心大概1000KM为半径画了
个圆形作为探测的范围.估计一下时间,从南极点到1000KM处开着甲克虫至少得用20个小时,考虑到沿途可能遇到沙尘暴和记录一些
地形的时间又得花费5——10个小时,从能见度方面考虑每天最佳的光照是12小时,那么就按照每天行驶300KM计算吧.
做好预算,石亚男开始准备相应的物资.从仓库里面取出四个备用的小型精神力电池,这些能量足够他使用两个月了.又准备了各种
探测工具,又在行李包里装了一条中南海.看着来时整整一箱的香烟现在只剩下半箱多,不禁有些苦恼,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老妈肖扬的
劝告把烟戒掉.其实现在石亚男吸烟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一种习惯.为此肖扬无数次埋怨猪头带坏了石亚男.
摇摇头,把行李放在甲克虫里面打开车库的门隆隆的开了出去.刚走了几百米,石亚男又跳下车,跑回椰子.打开电脑用中,英,德,
三种文字打出一张标签,上面写着:
欢迎您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火星基地,我是石亚男,有事外出,您可以在基地等我,开启方式如下:
基地里面没有食物和水只有香烟,请不要客气.
石亚男恶作剧般的把标签贴到椰子上,吐吐舌头跑向甲克虫一路呼啸而去.
出了南极的范围进入火星的沙漠地带,铁锈红色的巨大沙丘连绵在一起一望无际.沙丘与沙丘之间是棉细的沙砾,甲克虫厚厚的履带
压过形成统一的痕迹转眼就被微风带过的细砂覆盖.转过几个大型的沙丘来到一片由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组成的平原时太阳已经
快要下山了,到了这里石亚男知道这是在地球观测到并命名为阿拉伯地的地方.石亚男决定今天的形成就到这里了,下了甲克虫石亚男
手里拿着一把特制的射钉枪,找到一块相对平整的沙砾地面把一根长越两米的钢棒射了下去,地面上留下大约三十公分高,又在上面焊接
了一面钢制的小国旗.
拿出地图详细的标志了现在的位置,顺手把这块地域命名为冰莹地.做完这些因公肥私的事,跳上甲克虫车顶四下观看,远远
可以看到一条连绵的山脉隐隐约约在前面,那也是石亚男的目的地奥林帕斯山.太阳逐渐的落了下去,一片金黄色的光晕朦朦胧胧的
映照在火星上刺激着石亚男的眼睛.整片地面一片金黄,一小块白光吸引了石亚男的眼睛.
走了近千米,石亚男发现一个在火星上不应该有的东西.这个东西大概有半米高,像一个巨大的盘子,盘子上面有一块圆板,
就是这块圆板发出的白光。
走上前去仔细关瞧,有点熟悉.石亚男想了一会儿,知道这是什么了.这个圆圆的盘子就是当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的“猎兔犬2”号
火星探测器.
知道它是什么,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石亚男当然非常熟悉这个东西了,它的数据还是石亚男从网络上黑出来的.搜索一下记忆
“猎兔犬2”的数据马上就清晰起来.
“猎兔犬2”号火星探测器净重68公斤,直径65CM,共有三块太阳能电池板,装载了机械臂可以进行火星土壤取样的研究.机械臂上
安装了摄象机,显微镜,X射线光谱仪以及伽马刀射线分析仪.
石亚男仔细检查了“猎兔犬2”号,发现土壤的研究并没有中断,和地球失去联系的原因是发射天线的断开连接.这些小问题石亚男
很快就解决掉了.看着“猎兔犬2”号又开始传送数据,石亚男心中一动.调整了传送的频率,变成可以同时向欧洲和中国共同传送.
石亚男的灵机一动当时自己没有感觉到什么,也许就是好玩.他没有想到他这么一动给中国带来了许多麻烦,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利益.
产生了后来震惊全球的中,美,欧三方共同签署的火星发展计划,也就是后来人称火星瓜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