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清歌醉梦 > 第一百零八章 宴席(四)

第一百零八章 宴席(四)(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浮生呓梦:在水一芳 大魔王我爱你 情愁 九年踪迹十年心 那一年我们15岁 赤裸情人 无限爱 家养懒妃:倾城王爷奶嘴癖 繁锦年华情寄悠然 游戏巅峰

注:清朝汉族婚嫁习俗——清代汉族民间婚俗基本上包括说媒定亲、换帖纳彩、回奉、送彩礼、踩花堂、过嫁妆、嫁娶、闹房、回门等礼仪程序。

这种婚姻是依从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嫁娶是第七步,也是整个婚俗中最隆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婚俗的核心。

一般在嫁妆过完后,新郎着长袍短褂,戴礼帽,披红插花,乘官轿迎新娘。

同新郎随行的迎亲队伍分两行,浩浩荡荡几近百人。队伍中有抬花轿的,花轿是为新娘准备的,内放一盘,上面盛着五个面石榴,中插红筷子,筷子上系着一朵石榴花。

迎亲队伍至女方门前,要鸣炮报信。女方家办事的听到炮声,要迎新郎入席,先吃

“下马点心”及面食,然后引其至女方祖先堂祭祖,最后叩拜女方父母、亲友、邻里。

行礼之后,新郎要吃

“腰食”,即饺子。

“腰食”由本家嫂子包捏,饺馅花样很多,若食了

“子果”饺子(大饺子里面包了五个小饺子),则夸女婿有

“五子”之福;若要吃了辣子或食盐饺,则开心地一笑以祝吉。吃完腰食开

“正席”。而新娘此时要梳妆打扮,以做好上轿前的准备。为新娘梳妆打扮的人叫

“全人”,这个人必须上有公婆,下有儿女。她要为新娘梳头、开面、清眉、搽胭脂、抹粉等等,然后戴凤冠,着霞帔和八幅绣花罗裙,脚穿红缎绣花鞋,系上裙铃、裤铃,盖上盖头,稍息后,由乐队迎往花轿前,供拜轿神。

拜后,新郎新娘吃合婚饼。之后,新娘由两名伴娘搀扶上轿。新郎要到花轿前拜轿,拜罢,鸣炮三响,鸣锣开道,花轿在两名小舅的监押下起轿。

花轿至男家大门口,轿身要朝向喜神方向落地。新娘下轿后要踩事先铺好的红毡,手抱辐条、瓷瓶、铜镜等(象征镇邪气,带来福气),由伴娘搀扶,在新郎

“同心结”的牵引下,缓缓而行;到了大门口,要从火盆、马鞍上跳过去,以示避邪恶,保证婚后生活平安、红火。

在新娘行走时,男方家有二人手端五谷杂粮,向新娘身上撒掷,名曰

“撒五谷”。进院后,新娘要面朝喜神而坐。之后,举行拜天地仪式。拜前,由新郎用秤杆揭取新娘盖头,俗称

“称心如意”。至此,新郎、新娘见面,对天地爷牌位三叩首,到祖先堂行四拜礼,然后回至院内,叩拜父母,行夫妇对拜礼。

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入洞房后,去掉镇物,行交杯酒。喝完酒,新郎新娘挽手上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为之

“踩四角”。踩时,旁人念道:“踩,踩,踩四角,四角娘娘保护着,娃多着,女少着,婆夫两人常好着。”踩完四角,新娘要脱去凤冠霞帔,换上红绸便装,怀抱秤、瓷瓶、箅筘,盘腿坐于炕角的斗上,名曰

“坐帐”,象征新娘办事公平、周密,守口如瓶。新娘

“坐帐”时,男方将设

“十五圆”佳宴款待宾客。娘家人趁机看望一次新娘,从新娘那里得馒头一个。

娘家人带回家扔进水缸里,象征发家。

目 录
新书推荐: 上错婚车,错娶千亿女总裁 雷神大洪 渣男搞大替身肚子,我转身高嫁京圈太子 喂养祖宗后,我打造了顶级豪门 绝对权力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 我修改的简历都成真了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