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一生(1 / 1)
天空淡蓝而高远,一轮红日高挂在村边的老杨树上。树下不远处,大概有五六十米远,是一个破旧的老房子。说房子也就是一高一矮的两间草屋。草屋很孤立,这附件“方圆”两百米没有什麽人家,除了一个瘦瘦柴柴的老人。老人大概七十一二岁,单身汉,不是妻子早逝,是他打了一辈子的光棍。
春去了,夏的脚步缓缓而来,没有什麽征兆,没有什麽预示。只是大树的叶子更绿了,绿得发黑。鸟儿扑着翅膀,自外觅食而回,声音甚是欢快,不过这欢快还夹杂着疲惫。
老人驼着腰,沿着那条长满杂草的小路缓步而行,不时老人还会回过头看看走过的路,看看树上依偎的鸟儿。接着眼睛里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变色。
打开房门,弥漫了满屋的臭气扑面而来,老人不介意,看看灶前的柴火,再看看柴火旁边所剩无几的面粉,老人再次叹了一口气。老人把口袋里挖了很久的才找到的一颗野山参放到了锅里,然后抓了几把面和一些野菜撒到了锅里,不久“饭”好了。老人拿出来两个器具,一个是大大的瓷盆,一个是很小的瓷碗。老人想把锅里面的“饭”盛到碗里,脚很吃力,手也很吃力,然后老人搬来了两块石头垫到了脚下,就靠这麽吃力的办法,饭终于盛好了。
老人抱着瓷盆走了出去,蹒跚的背影,蹒跚的脚步......
“乖乖,喝饭喽!”老人麻花似的脸,又长出了几朵麻花。那是他欣慰的的笑,是他对亲人般的笑。
“乖乖”是谁?它慢慢地扬起了头,大大的耳朵把眼遮的不见了,四条腿已经支撑不起来肥胖的身体。“昂...昂...”
老人走了过去,把瓷盆放下,然后坐到它的身边,将它的大头颅托在他干瘦的腿上,就是这样,老人一点点将它养大,成了将近一千斤的“猪王”。这是老人十年前养的猪,记得那天老人出去采野菜时,看到一只小猪在草丛里*,老人走过去看到小猪的屁股已经腐烂了,这是一只被人丢弃的猪仔。老人可怜它就将它带回家治疗,每日他爬山采药,再来回跑着请医,功夫不负有心人,已经是生死边缘的它却奇迹般的活了!就因为他的“蠢行”使得他在村子里远近“闻名”,就连他唯一的一个外侄,也开始躲开他,久而久之,老人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老人继续喂着“乖乖”,眼里蓄积了泉水,泉水越涌越多,化作了两条小溪,小溪顺着沟壑的脸颊淌在了瓷盆里。
“乖乖,以后,你...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猪王”似乎知道了什麽,又似乎清楚什麽,喝着的嘴却突然停了下来,不住的哼哼...
夜深了,村子有些阴森,又有些孤寂。老人在“猪王”的身边坐着,不住的叹气。
突然村子的狗叫了起来,再接着,是三轮车声,刺眼的灯光将老人的草屋照得似乎要倒下,老人突然对着“猪王”跪下,抡起自己的巴掌煽在自己的脸上,“啪啪”声将这时间定格,一切似乎停止了运动,唯有老人的眼泪在淌...
猪卖了!!!!!
这成了村子里大事!因为老人视“猪王”为自己的命!再者,老人的猪曾经卖过过两次,却被老人哭着喊着又要了回来。
第一次是他的侄子。侄子因为赌博欠了别人三四千块钱,就偷偷的趁着老人出去采药将猪卖了,结果老人知道后就跑了几十里地跑到买家,大哭大闹,买家没法就将他的侄子叫来要了钱把猪给了老人。侄子气得说以后谁也不认识谁,就此本来断断续续的侄叔情终于断了。
第二次还是他的侄子。不过这次他同意了。因为老人的猪越来越大,老人收的稂食几乎全部喂了猪王,侄子看到后再也人不忍不了,就好说歹说把老人的猪卖到了邻村。老人在晚上常能听到猪王的叫声,再也顾不了那么多,就跑到那家把猪要了回来。这件事成了全村的笑柄。侄子也搬走了。两年来再也没有回来过...
回忆是苦涩的!
侄子听说后,硬着头皮回到了村子里,在老人的门前转悠了许久,终于推门而入。
还是那么臭!可臭中却有一丝“不易名状”的气息。侄子快步走到床前,发现老人已经去了......尸体在床的里侧。
侄子收拾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大黑袋子。侄子慢慢地将袋子打开,里面是钱。是老人卖猪的钱。还有一张纸,纸上写的不是字,是用木炭花的小图。
第一幅是一个孩子,孩子手里是一张纸,纸对着太阳。第二幅是猪还有一辆三轮。第三幅是钱给了小孩。第四幅是一个老人跪在了一个孩子和一个小孩的面前。侄子知道第一幅是他的孩子考上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第二幅是老人卖猪,第三幅是老人要把钱给孩子上学,第四幅是老人给他和他的孩子跪着道歉....
侄子终于知道老人一直不卖猪的原因了。老人的一声就只是为了孩子!
侄子流着泪跪在了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