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章柒 问君胡不归(1 / 1)
临阳城是中州仅次于京城的第二大城,位于晏水与徽河交汇处,是南北水陆交通要道,昔为前朝京都所在,至今仍保持着繁华昌盛。城中大道宽阔平坦,其余道路纵横交错,商铺林立,豪门高宅鳞次栉比。街上人流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城中某段水道上铺满各式华美的风月画舫,如花团锦簇,争奇斗艳。此时尚未入夜,画舫安静地停泊在岸边,只有负责采购的小丫头偶尔进出。
青衣白袍的男子悠闲而来,踏上其中最大一艘画舫,却并未引起任何人注意,待他站在面前,老鸨才发现,欲阻止道:“公子,此地白日不接客。”
男子长眉凤目,容貌俊逸,他唇角弯起,道:“在下九华派楚枫,受青蘅夫人相邀,特来拜访,望通报一声。”
老鸨脸色微变,道:“仙长请稍候。”
少顷,老鸨便自船楼而下,为楚枫引路,“仙长请。”
楚枫随着老鸨行至船楼顶层。整个顶层只有一间房,被珠帘或是屏风隔出几个小间,老鸨只领楚枫到最外间便下去了。楚枫掠起五彩琉璃珠帘,绕过镂金雕花屏风,直入最里间。
此间昏暗不明,充斥着浓郁熏香,窗扉紧闭,窗前垂下厚实帷幕,最里头摆着一张红木漆床,悬起锦绣绸帐。床上女子却衣着整齐,墨黑秀发挽成精致的发髻,瑰姿艳逸,柔情绰态,容颜绝色仿若天人,而脸色青白,嘴唇不见血色,分明不久于人世,怀中抱着一只毛色银白的小九尾狐。
“碍于病体不能上门拜访,有劳仙长。”她的声音清泠却低靡。
楚枫脸色微凝,“你怎至如此?”
青蘅苦笑道:“不慎被术士所伤,苟延残喘至今,只求仙长送芷儿与吾之尸身归还青丘。”她在生下女儿后,法力大减,无法隐藏容貌和气息,为避免麻烦,便在气息混杂美人众多的烟花之地做起生意,成了此家船舫的幕后东家,未曾想仍是被一术士发现,与他斗法之后,虽那术士身亡,她亦时日无多。她生时心怀恋栈眷恋凡尘,但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家乡,只求死后能回归青丘。
楚枫皱眉,看着小九尾狐道:“这倒是无碍,只是芷儿是楚明师兄之女……”
青蘅抚着怀中小九尾狐道:“芷儿并非半妖。”
楚枫正色道:“定不负所托。”
“我终是可以去见阿明了。”青蘅累极地闭上眼。小九尾狐琥珀色的眼湿漉漉的,哀怜地看着青蘅。
青蘅身形渐变,终成一只毛色纯白的九尾狐。小九尾狐蹭在她身旁哀鸣。
楚枫把青蘅尸身收入乾坤囊,又抱起小九尾狐拢入袖中,感觉小九尾狐隔着衣服在不甘地撕咬他的手臂,便道:“芷儿,节哀吧,我必须完成你母亲的遗愿。”
再下到船舱底层,老鸨迎上,脸色苍白,“夫人是否已……”
楚枫不欲多言,只道:“请节哀。”大步踏出船舱外,乘云而去。
青丘于朝阳之谷北,其狐九尾四足。自古以来少有人到达,九尾狐人间更是鲜见。楚枫并无把握能到达青丘,他决定先回九华派一趟。
回到九华派正值午后,曜日被重重枝繁叶茂的古木所遮蔽,只在院中地面洒下星星点点的碎光。
九华山上的时光仿若静止,一切似乎从未改变。只除了此刻在竹林中修炼剑术的少女,在年年长大,距她入九华派,已然七年。清篁依旧半倚在他的竹塌上看书,塌旁一壶清茗。
楚枫忽地念及一事,便到清涟身旁。
这边清涟已收了当作剑的竹枝,向楚枫见礼。十二岁的少女五官已长开一些,眉目清致,皓质显露,而目光清湛透澈,姿容钟灵毓秀。
楚枫朝她颔首,道:“你入门已七年,可回家一趟了。”
清涟眼睛一亮,高兴地应了。
此时一直安静的小九尾狐突然跃出楚枫袍袖,跑到清涟脚边轻蹭。清涟顺势抱起九尾狐,好奇地打量它的九条乱晃的尾巴。
琰煌却看着小九尾狐,了然地一笑,对楚枫道:“不如我替你去青丘如何?”
楚枫深知此人背景神秘,但确实可信,并不多究,便同意此事。又道:“三月十八是惊鸿之会,此次于曦华派举行。三月十五又是曦华派收徒之期,我等须在此前到达,清涟这两日便可下山,正好清篁三月十四便去接清涟到曦华派罢。”
此间已是二月初,未出师弟子本是每五年可下山一趟,不超过一月之期,清涟入门七年楚枫方忆起此事,便宽限半月作为补偿。
见楚枫走远,琰煌对清涟道:“你可喜欢这九尾狐?”
清涟抚过小九尾狐毛茸茸的脊背,心中对它有一种熟悉而亲近之感,就如……当初见到琰煌一样,“喜欢,可它不是要归还青丘么?”小九尾狐对此事似乎也不愿意,往她的怀里蹭了蹭。
琰煌笑道:“我自然有办法。待我从青丘归来,你再回家罢。”说罢,抱过小九尾狐,从她面前消失了。
次日上午,清涟已收拾好东西,只等琰煌归来。未几,琰煌便抱着小九尾狐出现在她面前,小九尾狐自发地跳到清涟肩上。
琰煌道:“它叫青芷,你收它做灵兽吧。”
“啊?”清涟诧异,“它不是青丘的九尾狐么,它可愿意?”小九尾狐蹭她的颈,仿佛在表示愿意。
琰煌道:“在青丘时已取得它与众长老的同意。”
如此,清涟便同小九尾狐签了灵兽契约,未免旁人瞩目,小九尾狐把八条尾巴隐去,只剩下一条。
琰煌问道:“此距京城甚远,是否要我送你一程?”
清涟虽已习得御器而行,但若是长时间御器,也十分不舒服,便欣然同意了。
琰煌道:“三月十四我去接你。”打了个响指,清涟只觉眼前一晃,便站在京师永安城的一条无人小巷中。
从小巷绕出,道路上车水马龙,街边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街上行人熙熙攘攘,或缁衣布袍,或锦衣华服,或行色匆匆,或闲情逸致。这本是日常的景象,对清涟来说是如此陌生而遥远。
对于那个家,她实在没有什么感情,只是念及母亲兄长,还是决定回去一趟。但是她并不知道回去的路,若是问人,她的父亲不知如今是否仍是礼部尚书……清涟站在巷口,一时间有些踌躇。
最终,她决定还是问一下好了。便走向附近最繁华的酒楼。
她方一走进,小二便殷勤地迎上,“姑娘,是要用餐么?是否与人相约?”
清涟被小二的热情弄得有些尴尬,“呃……不是,我只是想问一下路……”
小二眼光扫过她怀中的小狐狸,心下暗暗估量,虽说这小姑娘身上服饰布料稍显寒酸,但那小兽却非凡品……便道:“姑娘请问吧。”
清涟原先还怕小二不搭理她,这时略略放下心,“请问礼部尚书李榷之府邸在何处?”
小二心下暗暗纳罕,如今礼部尚书似乎并非李姓,正想指出,忽地有人问道:“你寻李府何事?”
清涟转首一看,原是一位少年,年约十七八,剑眉修目,清俊隽秀,反问道:“你是何人?”
少年道:“在下李榷之子李清沐,不知姑娘寻家父何事?”
清涟倏地睁大眼,“哥哥?我是清涟……”
李清沐原本已有些猜测,此时得到证实,甚为欣喜,“清涟,你回来了?为何此时才回来,母亲十分想念你……”意识到二人尚在酒楼门口,便带清涟上了自己的马车。
待上了马车,清涟解释道:“九华派的规矩,未出师弟子,呃……”想起楚枫的健忘,只好道:“数年方可下山一次。”
“如此……”李清沐看着面前温润清雅的少女,同记忆中神情呆滞的女孩相去甚远,相离经年,一时间也无话可说。
清涟也并非会找话题的人,一时间车厢内沉默下来。
李清沐打量着小九尾狐,暗暗觉得有些熟悉,但在人眼中,所有狐狸都长得差不多,便也未加深究,反是清涟介绍道:“这是我的灵兽,青芷。”
李清沐解释道:“我只是觉得它与我曾见过的一只狐狸有些相似。”
“怎么回事?”清涟好奇地问道。
“太子殿下狩猎时捕获一只毛皮银白的狐狸,想取其皮毛为皇后娘娘做一条围脖,我见它可怜,便趁无人注意时放了它。”李清沐简短地叙述。
一直闭目假寐的白芷此时忽地睁开眼,琥珀色的眼盈亮地看着李清沐。清涟与它签了契约后心意相通,对李清沐笑道:“哥哥,你救的便是青芷。”
青芷跳到李清沐腿上,在他的腰间轻蹭。李清沐抚着它的背,笑道:“那可真是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