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1)
“今个儿泡的可是上好的雨前茶,主子且尝尝。”
刘琳微微一笑,对着碧螺点了点头,然后道:“你这几日怎么在吃食上这么下功夫?又是汤又是茶的,难不成哀家身边的大宫女终于下定决心要转职成厨娘了?”
碧螺面色不变的将糕点茶水等物一一摆在小几上,说:“厨娘也不错,只要主子你肯多吃些,我便是调到御厨房也行。”
刘琳闻言拍了拍碧螺的手道:“你可是哀家身边最得用的人,哀家怎么会将你大材小用调到那等地方去,莫说这些个混话了。这些个折子都是哀家批示过的,你且拿去军机处,另外,让李莲英从知闻司回来一趟,将最新的战报拿过来。”说完后,刘琳拿起茶杯,动作优雅的用茶盖拂去浮在最上面的茶末,然后轻轻的抿了一口。
碧螺收拾好折子,看了看刘琳,见她拿起一块子粟米紫糕天津了嘴里,便等了片刻,待刘琳将食物咽下后才道:“英国使团和倭国的使团您还是不见吗?”这个问题是如今代管理藩院的左宗棠大人再三交代自己要问的,毕竟,就这一么一直晾着也不好,谁知道这些个人会闹出什么事儿来。那些个倭人最近一直在催,不仅催,还在京城大街上晃悠过来晃荡过去,找了不少官员送了不少金银以求面见刘琳。英国使团的倒是乖觉,呆在自己的大使馆中,也不出去,整日的聚在一起叽叽咕咕的商量一些事情。
“有什么好见得?”刘琳抿了口茶水然后说道,脸上带着无聊的神情,“英国人所求不过是战后利益分配问题,他们也倒看得清楚,知道此战我等绝对不会允许失败,于是提前过来要求建立同盟,说不准这条约一建立,英国那边就会立刻宣布停战。”英国人的算盘打得极其的精明,其目的明确,让刘琳不得不感叹怪不得这个孤悬于海上的岛国能在近两个世纪中称霸全球,这一手政治平衡与试探,玩的十分漂亮。
“那倭人呢?毕竟倭国可是我朝的属国,周围的属国可都在看着呢。”碧螺继续说,这些人一直留在京中,刘琳也不给个章程,留着吧生是非,赶走吧人又不走,真是令人心烦。
“属国?我们哪还有什么属国!”刘琳眯眼,心中对周边那些个属国厌烦不已,“不过是些见风使舵忘恩负义的小人罢了,先不提朝鲜,便是越南缅甸以及悬于海上的马来西亚等国,都是一样的货色,待哀家腾开了手,便立刻灭了他们!”
世世代代,华夏对这些国家可谓仁至义尽,而得来的是什么?!
刘琳一想起未来这些国家的所作所为,便心中一阵翻腾。真是弹丸小国蛮夷之民,连知恩图报这四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真心诚意的对待他们,到头来却被反咬一口。那些个国家……
刘琳眯了眯眼,看向碧螺说:“哀家知道你的意思了,让人直接将倭国的使团打发走!以后凡是倭国来使,都给我挡在国门之外!还有,不许倭国商人在华夏以各种名义行商留学滞留,若是倭人问起,直接跟他们说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只是哀家厌恶他们而已!”
碧螺没有答话,只是眉目间可见对刘琳此番话语的震惊,她咽了口口水,然后带着奏折下了去。
“日本……哼!”刘琳眯眼,然后用朱笔在笔下翻开的奏折中狠狠的画了个圈,那个圈中,赫然是‘琉球’两字。
待到李莲英领命进来时,便见到刘琳正提笔写着什么,脸上面无表情,眼中一片冰冷,这位大太监顿时心中惴惴了起来,上前打千见礼后,刘琳直接让他起了来。
“马六甲战事如何?军部今日早些时候提交给我的章程想必你也看到了,你认为可行吗?毕竟,如此大型的海战,我朝尚无经验,只能通过纸上谈兵来演练一番。”刘琳说着,将笔放下,那边李莲英动作十分迅速的将刚刚整理出来的战报摊开放在刘琳面前,将之前刘琳看的折子推到了一边。
李莲英紧接着回话道:“回主子的话,马六甲战事如今还未有任何消息传回,不过,根据参谋部的分析,估摸着今晚就应该有结果了。军部的章程奴才过目了一遍,私以为应是可以的,如今马六甲以及其周边海域,各国舰队齐聚,加上岛屿众多与东南亚半岛相连,各国势力错综复杂,军部派出北海舰队南下,想以压倒性优势取得胜利,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北海舰队因要护卫的海域广阔且气候寒冷,整个舰队都是由巨型战舰编制而成,尽管没有配备新型的船舰,可是整体势力在那里摆着,加上自建成以来便不时的和沙俄舰队发生那么一点小摩擦,海战经验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海军中最丰富的了。
战争,说白了,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反推东风,总要以一方的落败为结局。以华夏如今的情况来说,速战速决自然是最佳的方式。
刘琳闻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折子,眼睛微微眯了起来问道:“哀家听闻那倭国最近可是经历了政变?”明治维新……绝不可能让你们维的起来!
“是,倭人推翻了幕府的统治,还政于天皇。”其中各种猫腻,新上任的这个明治天皇还不知道是不是天皇的血脉……
“很好,趁着倭人们如今内政还未平稳下来,派人去支持一下那位幕府的将军!”刘琳眼中利光一身而过,“先让他们内斗着,等哀家有了空闲,立刻踏平那岛国!”
作者有话要说:老黑回来了!
这两个星期忙的老黑都不认识自己是谁了,掉了十几斤肉,累死了……
什么也不多说了,接下来日更!
☆、第四十八章
远在马六甲海峡的战斗终于在月上中天时结束了,刘琳捏着传回的战报轻轻的舒了一口气。
胜利!
毫无疑问的胜利!
尽管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其中威远号甚至还和英军的战舰以撞击的形式同归于尽,可是最终南海舰队还是胜利了。根据随后增援的东海舰队的后续战报,刘琳可以想象这一场海战是多么的惨烈。
整片海洋似乎都被滚滚而起的黑烟笼罩,碧色的海水彻底被死去的人们流出的鲜血激荡成了暗沉的红色。
断肢,残骸,翻涌的红色浪花,沉向海底的破碎战舰……
伴随着炮火与喊杀声,最终一切归于无声。这是用血和火涂绘的画面,钢铁构成的炮舰冰冷且无情的将生命永远的葬送在了这远东的海洋之中。
这一场海战进行了整整两天,尽管在装备上不及华夏的南海舰队,可是远东舰队凭借着丰富的海战经验和优秀的士兵与舰长硬是与南海舰队相持了下去。并且随后迅速的将南海舰队出现在马六甲的讯息传回了印度本部。
南海舰队见久战之下英军仍是牢牢的堵在他们通往马六甲海峡的道路上,兼之此战毕竟是华夏海军与世界海军强国的第一战,必须胜利。身为舰队长的胡玉林将军立刻下令,全舰队就是同归于尽也要将胜利的消息传回华夏大陆!
破釜沉舟的命令激起兵士的血性,威远号在炮弹消耗完后,直接由舰长操船撞向英军距离他最近的威尔士号,进一步将海战推入高、潮。
英国的远东舰队见华夏舰队竟是拿出了同归于尽的架势,很快的胆怯了。毕竟,他们是为了淘金才来到远东,为了大笔的财富而来。若是性命都没了,那么要财富有什么用?!随之,远东舰队士气消退,加上此次不在预期之内的战斗让英国舰队伤亡严重,英军立刻升起了撤退之心。
一个为保全性命想要逃走,一个拼上性命也要取得胜利,最后的结果自然不言而明。
刘琳垂目看着战报最后的一行字,最终合上了折子。暖阁内军部议事阁的大臣俱在,正静悄悄的等待着刘琳的进一步指示。如今海上战争只是胜利了第一步,接下来的海防不知还需细细斟酌,南海舰队派出的最精英的编队被打残了,东海舰队的船只并不适合海上作战,因为当时对东海舰队的职能设置便只是令其守护内河防务沿岸事态,而北海舰队因要防着沙俄,也轻易抽身不得,便是之前商议的将其兵分两路,也需要好好规划一番,否则若是让人有了可趁之机,那真是得不偿失。至于皇家舰队,这支舰队的只听令于刘琳,军部轻易指使不动。
“英国的远东舰队大部还在印度洋上徘徊,此次不过是打败了其先遣船只便损了这么多的战舰,这之后的海战结局还真是两说。”刘琳皱眉,尽管这次海战胜利了,可是也对华夏的海军造成了重创,毕竟,华夏海军的底子薄了些,没有欧洲那些早在百年前就开始在海洋上驰骋的国家实力雄厚,时间啊,自己现在仍需要时间!
“回主子的话,这倒是大可不必担心。只要那马六甲海峡在我手中,那么主动权便也在我等手中了。”军部的一个参谋一脸自信的上前说,有关这个问题他们自是备有方案,且在沙盘之上演练过,应对起来自然也是有底气的。
“就是怕纸上谈兵,盲目自大!”刘琳淡淡的说,“英吉利在整个亚洲经营的时间近百年,怎可能因为一场海战的失败便放弃到手的财富,只怕我们之后要面对的战斗更为艰难。你们且拿出稳妥的方案来,哀家并不希望这场战争的胜利是由兵士们的鲜血和骸骨堆砌而成的!科学院拿出那么多的技术,并不是让兵士们赤手空拳的去送死的!”
“是!臣等明白!”下面的大臣们齐声回到。
“北海海军兵分两路之事驳回!”刘琳将一份折子扔给那些个大臣,“瞧瞧上边的报告,使团只将沙俄的出兵时间延缓了一旬,这头秃鹰到底是不肯放过趁火打劫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