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 Chapters 14(1 / 1)
史密斯默不做声地听着,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不过依据我的判断,”里兹伯格喝了一口热咖啡说,“他们纪律严明,有很强的战斗意志,绝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总是在夜间发起进攻,以抵御他们火力上的先天不足。不论如何,”里兹伯格站起来,走到大幅的作战地图前,说道:“我认为他们绝不是溃败,也没有退回满洲,他们的突然消失一定有着其他的目的,虽然我们还不清楚他们的目的何在。”
“撤回满洲?”史密斯轻轻地笑了笑,说了句与他温文尔雅的性格有失偏颇的话语,“别信那个大龄屎壳郎的。”
他告诉里兹伯格,陆战队在哪里、在干什么,中国人好像搞得很清,而我们对中国人却一无所知。他们在暗处,我们在明处。我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要为明天的事情做好准备。
再过几天就是感恩节了,士兵们在北朝鲜的荒郊野岭上进行祈祷与祝福看起来已成定局。史密斯师长信念笃定,要力所能及,虽然远隔重洋,也要让部队有一个家一样感觉的感恩节。
他要求里兹伯格筹备好各种物资、弹药、食品、感恩节物品,特别是防寒设备,保暖帐篷、防寒靴、鸭绒睡袋、棉手套、取暖炉等等,所有的一切,全师运输部队的千余台车辆将全力予以保障。如果不够,史密斯强调,将请求远东空军的空投支援。
里兹伯格说他在路上已经要求部队储备物资,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将优先储备抗寒保暖物资。史密斯对此给予了肯定。他说:“只要有一把刺刀就可以同敌人作战,而一旦缺乏防寒物品,我们将无能为力。”
中国人来了,这一点已毋庸置疑。但中国人的目的何在,参战的规模究竟多大,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看起来仍然扑朔迷离。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对手,来自一个谜一样的东方大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他们刚刚从内战的硝烟中走出,他们的国家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他们敢于同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及其联军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吗?史密斯不相信麦克阿瑟的判断,却也一时半会拿不定自己的主意。不过有一点他笃信不疑,那就是中国人并没有走远,中国人还会回来。
他用手在密集标注着等高线的狼林山脉和长津湖水库地区划了一个圈,缓慢然而却是十分肯定地说:“他们将会出现在这里,将会出现在前面不远的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