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军营(二)(1 / 1)
柳林领着他们逛了藏书阁、校场等地后,姚琴又转身回到了藏书阁。她闲着无事可做,就多看些书,用来打发时间。好在兵书,姚琴涉及的并不太深,反而还有一些兴趣。
柳林领着司徒琛来到了自己设计的梅花阵。这个梅花阵一共有梅花桩24根,分为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四种,打掉不同颜色的梅花桩会有不同的结果,打掉红色或蓝色的桩子后,会出现翻倍的桩子;除此之外颜色的桩子,反而会消除桩子;若被打掉的桩子,能与其他颜色相同的桩子通过线段连成一体,则形成连击。
连击之中,还暗藏着八卦的玄妙。一旦陷入坤卦,就会被困死在桩内。这个梅花阵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有两个按钮,一个向左转就是上面介绍的。
另一个就是向右转,出来的是一个梅花桩。这个梅花桩可以用来,练习功夫,强身健体。这个梅花桩的设计,就简单的多了。它只是24根木桩,不分颜色什么的。这也是柳林设计这个梅花阵的好处了,不仅可以用来制敌,还可以用来修炼功夫。
柳林已经暗中观察过,司徒琛的功夫好几次了。每次都发现,他无论是用枪还是锏,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他用锏的时候,手臂、腰力和腿功不能三者合为一体。
使用枪法的时候,太注重攻势了,反而忘了攻守相得益彰。为此柳林决定,带他来梅花阵好好加强一下功夫。作为一个大将势必要亲自上战场的,如果功夫太弱的话,不仅不能取胜,反而会有马革裹尸的悲惨命运。
尽管每个将领都逃脱不了这种命运,他还是想尽办法,帮助司徒琛,免得女儿在家里担忧。其实说得到,他还是害怕姚琴年纪轻轻的就守寡了。
柳林大概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梅花阵的用途,并且指出了司徒琛功夫中的弱点,临走时有嘱托道:“琛儿在这里好好的练你的锏法,势必要做到手臂、腰力和腿功三者一体。要让你的每一锏都打出千斤中的力度。
我仔细地看过你的锏法了,总觉得你的每一锏都应该是千钧之力的。而你使出的力度,太弱了,有待加强呀。现在你去梅花阵里,演练一遍你的锏法。试着去打击木桩,看看能不能一锏就将木桩打断。”
司徒琛按着柳林指点的招数,进入了梅花阵。司徒琛的基本功很是扎实,所以他进的梅花阵,用起锏来,那是虎虎生威。而且招数捻熟,但是力道倒有些像绣花针了。
一锏打到桩子上,桩子只是左右前后摇摆了一下,并没有折断。可见柳林说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司徒琛不相信自己使出千钧之力,他不服气的,又打出一锏,桩子和上次一样。
司徒琛不得不相信自己还是需要多加锻炼的,他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木桩,来到柳林的跟前,“多谢王爷指导,末将一定会谨遵指导,勤加练习的。”
柳林点了点头,“好,每天上午老夫就让你,来这里练习武艺,下午随老夫熟悉军务。老夫先走了,你在这里好好地练习吧,过几天老夫回来验收成果的。”
说完柳林就离开了,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还有一堆军务,等着他处理呀。等以后把司徒琛培养出来了,他也可以颐养天年了。生活有了新的盼头,人的精神自然也会清爽许多。柳林现在的样子,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司徒琛在苦修锏法等功夫,姚琴却在藏书阁里,阅览兵书。姚琴自小,就没人想过,她会去打仗什么的。所以没人给她讲解兵法什么的,猛地一看,这些兵书还真吸引住了姚琴。
姚琴的记忆一直都是超群的,有些东西她只要看一遍,几乎都能背下来。看三遍差不多就可以,倒背如流了。所以她看书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
一炷香的时间不到,她居然都看完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孙氏兵法。无聊地翻阅着其他的兵书,总感觉都是千篇一律的,没什么新意。
忽然她看到了一本很是久远的旧书,而且旧的像是离现在千百年了似的。她拿起那本书,随手翻了起来。这才发现,这真是一本跨越百年的书了。
书里面的一些文字,离现在太远了,像是用的作者那个时代的字体。而且其他书上都夹有注解,只有这本书,看似破旧,里面却是非常的干净。估计是没人能看得懂这本书,就把它搁置了。
姚琴觉得自己闲着无事,还不如挑战一下这本兵书。她开始着手翻译这个浩大的工程了。经过仔细的琢磨和推敲,姚琴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是《太公兵法》。
大家虽说不了解这本书,但是对于姜太公还是十分熟悉的。他是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原名叫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他的一生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据说姜子牙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胸怀济世之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一直怀才不遇,大半生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他曾经在朝歌宰过牛,又在孟津卖过面,岁月蹉跎,转眼已到了垂生暮年,两鬓白发苍苍,他听说当朝贤主周文王的圣名后,便来到渭水河畔,假借垂钓之名来观望时局,希望能得到周文王的赏识,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
记得司徒琛曾经说过,姜太公的一生绝学,包括政治思想。军事理论和政治谋略,都已失传很久了。没想到在这里居然能够看到他的真迹,这真够让姚琴意外的。
其实但凡真迹、玩物等东西,差不多都是落到了皇家人的手中。这边真迹现在在柳林的藏书阁内,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毕竟柳林是先皇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呀。
耗时大半天,姚琴终于翻译出来了第一篇。她小心地把此文件整理好,准备带回去交给司徒琛看看。好歹这也是他霄想了好长时间的兵书。
兵书和功夫,对于一个在军营打磨的人是十分重要的。姚琴知道司徒琛现在不具备任何一点。等到晚上闲了没事干的时候,她决定要把司徒琛的功夫再提上一个阶段。
其实说到底,司徒琛的功夫在江湖上已不弱了。但是马上的功夫,却是不到家的。而且上刀枪无眼,如果不是面面俱到的功夫,该如何生存呢?
姚琴不知道在这点上,她和柳林想的居然是一样的。临近中午的时候,姚琴准备和司徒琛回去吃饭,毕竟玉洁袖还在那里等着吃饭的。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军营里,柳林毫不避讳,直接叫了他们过来吃饭。姚琴本来是不想搞什么特殊化的,可是如果她不站出来,承认一下她和柳林的关系,只怕会引起军人的笑话和恐慌。
不得已,姚琴他们就去了柳林那里吃饭了。在饭桌上,尽管吃的是和平常一样的饭菜,但是柳林就绝的甜美,嘴边一直挂着笑,看的他们莫名其妙的。
柳林似乎真的很高兴,他不停地饮着酒,嘴里不停地说着:“老天也真够善待我柳林的了,老了老了又能享受天伦之乐。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无儿女福气的人,如今有了你们,我也知足了。
其实每次吃饭的时候,我总是会觉得孤单。在街上看到别人领着自己的孩子玩耍,也是很羡慕的。现在我终于不孤单了,终于不用羡慕别人了。因为我也是有女儿的人了,也是有家的人。今天我要好好的庆祝一下,来我们干杯,不醉不归。”
被人疼着,特别是被一个父亲疼着,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稀足珍贵。他们也受着柳林的情绪影响着,脸上也是挂着浅浅的笑。柳林虽说杀了司徒琛的父亲,可是他又补给了司徒琛父爱。
他的做法让司徒琛感到又爱又恨,但他总是爱屋及乌地压下了那份恨意。现在他又是像个父亲似的,循循教导着,也淡化了不少的恨意。
柳林和司徒琛因为下午还要在军营处理政务,尽管很高兴,但是也没有贪杯。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这样的自制力他们还是具备的。
席间姚琴知道了,司徒琛正在勤练功夫,她的担忧也可以放下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给司徒琛,补充军事理论了。处理军营的谋略,也要开始灌输和培养了。
下午他们处理军务,姚琴还是在那里翻译着《太公兵法》。不过还好的是玉洁袖,被柳林喊来陪着姚琴了。一下午翻译着,也没什么无聊的。
等到晚上大家都睡了之后,姚琴就把一天翻译的兵书,交给了司徒琛。司徒琛看到是《太公兵法》后,愣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