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1)
1938年到1941年的3年多里,惠通桥屡被机炸坏,可每次都能在最多3天内抢修复原,“炸不垮的惠通桥”闻名整个反法西斯世界。
鬼子来了自炸大桥
1942年5月4,军尾追败退的远征军入境,大批难民潮水般涌上滇缅路,把怒江以西盘山公路堵得水泄不通。5月5中午12点左右,国民党军某运输大队27岁的士兵董启超挤在一辆军车货厢里艰难地捱到了惠通桥桥头。桥上早已乱作一团,两边的车、人在桥中央死死堵住了。
一名宪兵走到一辆货车后面,喝令司机揭开蓬布检查,蓬布起处“砰”地一声,宪兵倒了下去!刹那间20多个本兵端着枪怪叫着从车里跳出,火舌喷吐,血花四溅,周围男女老幼倒了一大片!董启超就地一滚躲进了江边一排茂密的灌木丛中,死死咬住嘴唇。
军第56师团装甲车部队紧跟“假难民”之后,也于5月5中午接近桥头。这时,董启超只听见江中传来几声沉闷的爆炸声,原来是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为了守住这一水上咽喉,只有看着桥上及西岸难民惨景,含泪下令炸桥。随着“轰轰”的几声爆炸,钢索断裂——惠通桥悲壮地“自沉”了!
血战三天守住怒江
大桥刚断,军500余人即乘木筏渡至东岸,昆明危急!远征军36师从70多公里外的保山急行军赶到,在东岸孩婆山一带与军展开了激战。“飞虎队”的8架战斗机也从云南驿机场赶来助战,把大批军增援车队炸瘫在了怒江峡谷里!5月8,500多名过江军大部被歼,仅20来人泅水逃回西岸。
董启超趁夜往下游潜行数十公里后偷渡脱险。几天后,敌我隔江对峙的局面形成。军常趁夜晚乘橡皮艇偷渡,守桥士兵——腾冲县界头乡现年87岁的老兵刘锡安一次次把橡皮艇打成了筛子!
1944年9月,当上炮兵的董启超把复仇炮弹射上了西岸松山的军阵地,少尉排长刘锡安则血战一月攻进了腾冲古城。之后,惠通桥重被修复,一直用到了上世纪70年代,直到身畔宽阔的红旗大桥立起,方才告别两岸父老乡亲的脚步。
(全书完)
本书下载于4020电子书,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www.4020.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