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一庭风露(1 / 1)
清晨的风带了凉意,秋风霜起,草地上尽是白花花的一片,仿佛是下了雪一般。
弘时站在檐下,拥着件披风,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道:“你又来的晚了。”
何清见到弘时吃了一惊,面上堆笑道:“奴才昨儿不是说了么,小阿哥冷着了,正要多休息才是。”
一面说着,一面把弘时让进屋子里去。
迎面热浪拂来,弘时受用的深吸了口气,转头笑道:“我倒是想啊,回头让阿玛知道了,还不定怎么罚呢。”
何清面上笑容依旧,内心却是不屑的想:四爷如今正忙着呢,哪还有功夫关心这个。
他自己也正忙着,可惜不能忙的“尽兴”。
弘时已经拿起了书本道:“先生,开始吧。”
何清笑着躬身道:“是,小阿哥。”
只是今儿不知道为什么,师生两个都有些心不在焉。
休息的时候,弘时忍不住问道:“八叔最近是怎么了,你知道么?”
何清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惶恐的起身跪下道:“小阿哥的话,奴才不明白。”
弘时怔了怔,垂头不语了。
何清陪笑道:“阿哥年纪还小,等长大了,就明白了。”
弘时歪头问道:“像哥哥那么大的时候吗?”
沮丧的:“哥哥天天去跟弘昌玩,都不理我了。”
何清干笑一声道:“阿哥,咱们还是接着读书,好吗?”
小家伙倒也不纠缠,点了点头。
下学的时候天下起了细雨,寒风一阵阵吹着,冻得弘时一个激灵。
弘时披着蓑衣去找哥哥,却在书房外头看到了跪得笔直的弘昀。
弘时吃了一惊,上前拉住哥哥的手,冰凉。
弘昀感觉到弘时站在自己身边,微笑道:“没事儿,雨大了,你回屋去吧。”
弘时咬咬牙,就要进书房。弘昀拦住了他道:“时儿,听话。阿玛正在气头上,不关你的事儿。”
弘昀的衣服早湿透了,冷冰冰的贴在身上。也不知道跪了多久,声音带了丝沙哑。
弘时轻声问道:“为什么不能找阿玛?哥哥你又淘气了吗?”
弘昀笑笑道:“是哥哥又淘气了,阿玛正在读书,你回去吧。”
弘时还要再说,胤禛淡淡的声音响起:“你想明白了么?”
弘昀白了小脸,叩头道:“孩儿明白了。”
胤禛负手立在檐下,看着跪在雨中的长子,道:“不论什么,都不是你耽搁功课的理由。”
弘昀苦笑了道:“是。”
这几日他忙着去十三叔府上,每回头天夜里都要想好几遍怎么说怎么做,白日里安抚婶娘陪小弘昌。便是八叔十四叔那儿,他也不敢失了礼数。
毕竟还不到十岁,这般几日下来,当真是心疲力竭。
今儿下午时胤禛铁青着脸回来,碰巧在府门口碰到了弘昀。
胤禛也不知怎的要查功课,然后就是这一通发作。
胤禛的声音平静中带了郁怒:“你就在这儿,把功课补回来,晚上我回来查,听明白了?”
弘昀点头称是。
胤禛这才看到弘时跪在弘昀的身边,略带畏惧的看着自己,见自己看过来,才道:“给阿玛请安。”
胤禛皱眉道:“有事?”
弘时的小手在哥哥冰凉的手里握着,他咬唇道:“只是想阿玛了,来给阿玛请安。”
胤禛吩咐道:“回你屋里去,病好了是不是?冷雨天气,你又在这雨里胡闹?”
弘时倔强的道:“不,孩儿要陪着哥哥一起。”
弘昀勉强笑了小声对弘时道:“乖,听话。回头阿玛生气了打你屁股,哥可帮不了你啊。”
弘时畏惧的缩缩脑袋,旋即挺直了小腰板道:“我不怕!”
胤禛倒觉得好笑道:“告诉侧福晋,准备熬药。”
胤禛盯了弘时道:“你记着,你哥哥耽误功课,阿玛罚他。若是换作是你,一样也要受罚。”
“你自己想想,你这些日子干了多少淘气事儿?你既想跪着,那就跪直了。”
声音里有说不出的严厉冷淡。
小弘时下意识的跪直了,放开了哥哥的手,道:“是。”
胤禛到底担心小儿子,补充了句:“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就起来。”
说罢,伸手一指弘昀,道:“还愣着干什么?来人,把他的书拿来。”
胤禛披上蓑衣,又立着看了好一会儿,才道:“走吧。”
看着阿玛远去的背影,弘时小声的道:“哥,我冷。”
弘昀轻声道:“你回屋里吧,回头真病了。”
小弘时倔强的道:“不,时儿陪着哥哥。”
弘昀皱眉训斥道:“时儿!哥不跟你玩儿了啊。”
弘时倒是委屈的道:“哥早就不陪时儿玩了。”
弘昀自己还只是个孩子,这会儿又累又痛又委屈,却忍不住微微感动道:“是哥的错,你回屋里去,好不好?”
弘时摇头道:“阿玛说了,是在罚我。再说了,哥哥都跪着,我没道理站着。”
弘昀的声音透着疲惫,却也不觉得辛苦,许是幼弟靠在他的身边,让他觉得暖和。
弘昀无奈的道:“那哥念书你听”
弘时点了点头。
胤禛在宫门外头犹豫片刻,还是进去了。
康熙早晨的怒气丝毫不减,看了胤禛问道:“那小畜生还在你额娘那儿?”
胤禛叩头道:“十四弟年少鲁莽,儿子没有带好弟弟,阿玛赎罪。”
康熙沉默半晌,叹了口气道:“你这又是给谁求情来了?”
言下不无嘲讽之意。
胤禛叩头道:“儿臣,多日不见二哥,心下挂念。求皇阿玛应允儿臣照看二哥一二。”
康熙意外的看着这个儿子,仿佛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什么。
胤禛面上很是平静,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这话有什么不妥当一般。眼里却是诚挚的神色。
良久,康熙微微感动道:“难为你一片心意,你二哥一切俱好。你若要见,便去吧。”
胤禛谢恩道:“是,皇阿玛。”
康熙摇头道:“你下去吧。”
眼见儿子要走出殿门,康熙忽然出声道:“胤禛。”
胤禛回身跪下:“阿玛。”
康熙的声音,忽然有了一丝苍老:“你去瞧瞧你十四弟,回头惊着了。”
胤禛怔了怔,叩头:“是。”
德妃那儿,显得分外的安静,德妃静静的坐在胤祯床边上,面上犹有泪痕。
胤禛默默的跪下磕了个头,道:“额娘。”
德妃惊得坐直了身子,回头淡淡的道:“起来吧。”
胤禛一面起身,一面道:“皇阿玛吩咐孩儿来看看十四弟。”
德妃闻听眼底闪过一抹欢喜,看看小儿子,又瞧瞧大儿子,嗔怪道:“还站着做什么,还不坐下?”
胤禛笑了坐下道:“额娘不必担忧,十四弟如今年纪还小,皇阿玛瞧着生气,心底到底挂念的,”
德妃叹了口气道:“祯儿还小,你也跟着胡闹。今儿你阿玛要真是一刀刺下,可叫额娘怎么活啊。这小子性子左犟,你往后要多看着点儿。”
胤禛沉默了片刻,才笑道:“是儿子的不是,祯儿来同儿子商量过,儿子也不忍拂逆他的心思。何况,儿子心底,也是……”
说到这儿,胤禛不由得叹了口气。
早上他同胤祯胤禟去给八弟求情。胤祯这小子也不知哪来的倔脾气,愣是和皇阿玛顶撞起来。皇阿玛一怒拔刀,胤祯被他们强行拉了出去。
一样的承受天威,雷霆之怒。胤禛的心头也是既惊惧又恼火。他还不比胤祯,胤祯的脾气素来耿直,说白了就是被宠坏了。在阿玛眼里,他也就只是个年少不懂事的幼子。
而他呢?想起方才皇阿玛言下的嘲讽之意,胤禛的手心全是冷汗。
胤祥呢?他如今问都不敢问。
看着德妃关切的神色依旧不离十四弟,胤禛收敛神色,淡淡的道:“额娘,儿子府上还有一摊子事情,就不久留了。”
看向胤祯:“十四弟醒了,让他也快些回府,免得皇阿玛担忧。”
德妃笑道:“你也莫对他太严厉了,这孩子吓坏了。”又问道:“用了晚膳再走吧?”
胤禛笑了道:“不必了。”
看着儿子淡淡远去的背影,德妃忽然有一分失落:这个儿子,分明是她的亲生骨肉,离她,却仿佛永远都是这样的遥不可及。
胤禛回府的时候天还没有完全暗下,只是傍晚晦暗的天色里秋雨显得分外寒凉。
弘昀还是笔直的跪在雨中,清澈的童声含着沙哑,小弘时靠在哥哥的身上,被弘昀的一只手臂牢牢搂住。
胤禛看了小儿子这模样,饶是满心愁苦,不由淡淡的笑了。
轻轻咳嗽一声,胤禛走上前去问道:“都背完了?”
弘昀一惊,忙到:“阿玛。”
胤禛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儿子身上,淡淡的道:“你额娘呢?”
弘昀低声的道:“想来还在屋里,没有用膳。”
胤禛叹了口气道:“你弟弟就这样,你也不管?”
弘昀下意识的扭头去看弘时道:“他不肯起来,说是阿玛罚他。阿玛,时儿他……”
一边说着,一边去摇晃弘时,想要唤醒他。小家伙却像是睡得极沉,这么大的动静也没有反应。
弘昀不安的看着胤禛,咬唇道:“阿玛,时儿他……”
胤禛沉着脸不说话,伸手去摸弘时的额头。
弘昀这才反应过来,觉得小弟手上冰凉冰凉。只是因为这冷雨天气,他不曾察觉。
胤禛沉声道:“来人!备热水,熬姜汤,叫太医!”
一面就想要抱起儿子,却犹豫了一下,对着长子道:“扶你弟弟回屋去。”
弘昀内心也是吃了一惊。他挣扎着要起身,却因为跪的太久了,一个踉跄。
身上的披风滑落在地,冷风夹雨吹得弘昀又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待到站在温暖明亮的屋子里时,弘昀才仿佛回过神来,跪下道:“孩儿不知三弟他……阿玛恕罪。”
胤禛看着一身冰冷湿透的长子,跪下的姿势都是那么痛苦。半晌,轻声道:“你下去吧,早点睡。”
弘昀怔了怔,低头道:“孩儿愿守着弘时。”
胤禛轻声斥道:“胡闹!”
弘昀顿了顿,又道:“阿玛,这事儿与额娘无关,也和那些奴才们没有关系。三弟孩儿都劝说不动,他们……”
胤禛若有深意的看了眼弘昀,半晌,挥手道:“下去吧,你是府中长子。这些奴才怎么处置,随你便是。”
看着弘昀远去,胤禛转头看着烧得满面通红的幼子,膝盖红肿不堪,稍一触碰,小家伙熟睡中也会□□出声。
这个倔强的小子,怎么这样的不让人省心?
胤禛忽然就有了一丝惊恐,不知怎的想起了自己那几个早夭的孩子来。
不,不会的。
胤禛长舒了口气,坐在屋子里只看着儿子,连福晋和李氏来了也没有出声。
夜,一点点深了。烛火摇曳。
寒风在屋外呼啸着肆虐,弘时睡梦中皱着眉轻轻念叨着什么。
细听,却是:阿玛,别罚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