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天安门悲歌 > 第46章

第46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张春桥在狱中 反元 大魔枭 冷宫公主倾乱世:朱颜劫 总务科少女 丫环皇后 老婆,我只疼你 我的俏皮女友 情人 豪门诱宠十五日:幕后老公太残忍

1928年初、他率领南昌起义余部举行湘甫起义,并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所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任军长。从此,他与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合作共事了。朱德最初和他交往时,俩入配合得很好,也产生过激烈的争论、甚至误解。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他们之间的分歧也再所难免。然而,朱德是个宽厚、无私的人。正是在同毛泽东的交锋中,他看到了毛泽东身上蕴含着那种常人所根本不具备的精深韬略,他的大度、忍耐、气魄和勇气终于使所有的红军将领们折服。他的路线和主张为瞬息万变的斗争局势所证实。朱德力排众议,和周恩来等许多共产党高级将领们选择了毛泽东,决心跟着毛泽东打天下。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他的名字是和毛泽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当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扰战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而毛泽东始终指挥着他,他却丝毫没有感受到毛泽东是他的领袖,而是亲密的战友和伙伴。他的指示、命令,无论和他商量过还是事先没征求他的意见,他都无条件地服从着,他认为他是正确的,毋须有半点怀疑。而他真正意识到毛泽东是他的领袖,他的话必须服从是在建国以后。他亲眼看见曾经跟随毛泽东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的彭德怀、黄克诚等一批将帅先后因与他意见相左而身败名裂。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彭真、罗瑞卿、杨尚昆、林彪及相当一批人纷纷落马,死的死,囚的囚,这不能不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

他把文化大革命的一切罪过都归罪于林彪、张春桥等少数人,而还是坚信毛泽东是英明的,他迟早会选择一条正确途径而使党和国家走上富强大道的。

天安门事件发生后,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奉命来和朱德谈话并请示工作。陈锡联说得很诚恳,也很坦率,他说:“我是奉命转达政治局和主席的意见的,请朱老总参考。您老人家有什么看法我也可以转达,但我没有答复之权。毛主席在这场斗争中洞察一切。去年清华大学少数几个人,写诬告信,矛头对着毛主席。毛主席立即看出背后是邓小平,看出邓小平正在全面地向无产阶级进攻,一针见血地指出:'清华所涉及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是当前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阶级斗争的发展,完全证实了毛主席的论断。从清华少数人的诬告信,到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都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和阶级很源,其源盖出于邓小平。我们同邓小平的斗争,就是这样一场严重的阶级斗争。”

朱德沉吟半天,才对陈锡联说:“请转告主席,我知道了。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跟着毛主席革命到底。”

“老总,毛主席相信你!”,

“唉,总理去世了,毛主席身体也不大好,我应该更多地做些工作,替主席分忧。请主席多多保重。”

陈锡联当天就把和朱德谈话的情况向毛远新作了汇报。毛远新惊讶地说,“没想到朱老总年纪这么大,身体还这么好。如果毛主席有他这么好的身休就好了。”他把朱德的情况和问候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陷入沉思之中。

两天后,朱德办公处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通知,将毛泽东1964年12月12日的一个批示印发全党,号召全党进行学习,认真讨论。康克清看了这个文件,对秘书说:“老总身体不好,不要让他看了!”

“谁说我身休不好!中央来的文件我不看怎么能跟得上毛主席?拿来,我要看!”

“是批邓小平的东西,你还看干什么?”

“批他的也要看!”

康克清只得把文件送到朱德的案头,朱德一字一句看起来,还不住地擦着老花镜的镜片,为的是看得更清楚:

“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

“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不学会技术,长期当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已经变成或者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性怎么会认识足呢?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社教运动绝对不能依靠他们。我们能依靠的,只有那些同工人没有仇恨而又有革命精神的干部。”

朱德掏出红蓝铅笔在这个批示上划了又划,反复咀嚼毛泽东写这几段话的含义。他站了起来,凝望蓝天、浩瀚的天空中万里无云,他不禁坐在院门口尽情地观望、思索起来……

毛泽东生活在一个翻天覆地、动荡不安、新旧更替、烽火弥漫的时代里,身体力行地进行着他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实践,从崎岖险阻、布满荆棘的祟山峻岭中,寻觅人人得到幸福的乐园之路,想创立一个属于他自己、属于整个伟大时代的理论体系。在这里,他将自己对革命的妙悟,对社会的洞察,透过敏感、聪慧的心灵和思维,化为整个中国人民冲天斗志的实体存在。

朱德不仅研究了毛泽东的整个人生,更喜爱他那几十首震撼心魄的诗词。透过诗词的意境,他掌握了毛泽东的独特个性,毛泽东好似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绘画巨匠,面向社会,俯瞰人间。这里既蕴含着观察方法,也蕴含着人生胸襟,是政治家的积极内核与生命力所在,毛泽东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既有北方统帅气质厚朴的雄力和刚健之劲,又有南方谋士阴柔隽永、跌宕飘逸之神。两者之间互依互补、水乳相融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伟大领袖的独特的内心世界。所以,周恩来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智,与这位伟人的足迹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自己,又怎么可以在晚年与他不保持一致呢?不!不管自己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最终还是要听他的!”朱德这么想着。

于是,他颠微徽地站起来,俯在案前写下了“跟着毛主席,革命到底”这九个大字。

他想起1969年4月党召开“九大”时,自己已是83岁的高龄,正患气管炎,喘得很厉害,还是抱病参加大会并出席小组的讨论。毛泽东上前扶了他一把,深沉地对他说:“老总,咱们俩个永远要联在一起,我帮你过好社会主义这一关。别看有些人叽叽喳喳说你什么,我心中有数。”

果然,在会议期间,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等人以及一些青年代表不断地向他发起进攻,说他“长期以来反对毛主席”,是“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代表”,并几次要他站起来作检讨。有毛泽东的支持,他显得很坦荡、从容,他说:“我是在历史上犯过错误,也反对过毛主席,但我已经改了。做什么事总要有个代表,是就是,不是想代表也代表不了。我在红军时,不少部队刚从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资产阶级思想是存在的,你们要找我当代表,那就当吧。主席、总理是最了解我的。”

弄得批他的人哭笑不得。

“九大”闭幕后,朱德又接到军委办事组的命令,要他和董必武、李富春、聂荣臻、陈毅、叶剑英、李先念、徐向前等人交代什么“反党罪行”。朱德看罢文件就扔在一旁,对康克清说:“不要理它!这不是毛主席的意思,而是那个副统帅的花招。我就不相信毛主席会和我们这班老人过不去,他不是鸡肚小肠的人,小人终究是小人,君子到底是君子!我听毛主席的,他让我不要理睬他们!”

1969年10月,毛泽东发出“要准备打仗”的号召,林彪借机发出“第一个号令”,调动全军进入一级战备。康克清有些迟疑地问朱德:“是不是真的要打仗呀?”朱德淡然一笑,说:“珍宝岛开了几枪就要打仗?我看不那么简单。现在毫无战争迹象。战争不是凭空就能打起来的,打仗之前会有很多预兆,不是小孩子打架。现在看不到这种预兆和迹象。'醉翁之意不在酒’啊,看来,我们快要离开中南海了。”

“会这样吗?”

“有可能,很有可能!”

没过两个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召集中央会议亲自部署,朱德、陈毅、徐向前、叶剑英等老将帅们全部疏散离京。朱德接到通知后,对康克清说:“我们服从中央的安排,但你得跟我一起走!”康克清说:“对,我应该跟你一起走。可是,这要经过军代表的批准,他不点头,我想走也走不了啊!”朱德沉思片刻,马上给周恩来打电话,周恩来当即回答:“同意康克清同志跟你一起去广东。有她在你身边,总比其他人强嘛。”

朱德毫无怨言,让妻子跟自己乘飞机到达广州,然后又乘轿车到了从化居住。一直到林彪摔死在温都尔汗后,他们才又回到北京。

但是,他没有回到中南海。按照中央的部署,那儿除了毛泽东和周恩来居住外,其余人都作了迁移。

目 录
新书推荐: 怪谈降临:炮灰她靠狂烧冥币杀疯了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我的灵光往事 重生后,我把绿茶闺蜜按在地上摩擦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古韵逆途 荒野探险的那些事 宿命引 官场法医,从解剖尸体开始! 荆州,荆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