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1)
他陈伯达说还有个把人物没揪出,为什么他自己不揪?好,你们谁愿意揪就揪,反正我保陈云同志。”
周恩来笑了:“我们都听主席的话,都保陈云同志!”
江青嚷起来:“我只是念红卫兵的传单,井没有说是我的意见啊!”
“你最善于用别人有利于你的话来宣传你的主张,你承认么?”毛泽东伸手点着江青说,“是优点也是缺点,你要胸中有数。”
“好,我也保留自己的意见。”江青拖着长长的音调结束了自己的表演。
陈伯达有病是藉口,真正的出发点是对江青和康生的抗议。
在家里,他把自己早年写的一系列文章都翻腾出来,准备整理自己的著作,瞅准时机出版自己的选集。他对自己的秘书说:“唉,于脆,写个申请到僻静的乡村隐居算了,如今这乱哄哄的局势,叫我再当政治局常委也没劲。我看,九大上我的常委是保不住了,顶多能保留个政治局委员。我的身于骨还好,我还可以搞研究、写著作。我看多留点著作在世,真如蛟龙人海,捧上了真正的珍宝,以后还被世人记着,你说是不是呢?”
其实,这不过是文官落魄时的一种心态,井不是陈伯达的本意。
就在养病时刻他也忙得要命,接连好多天,连住宅的门也没跨出过一步。实际上,这幢座落在米粮库胡同里的大院成了他从事政治活动的大本营。在这帐外表看来破烂不起眼的灰墙里。隐蔽着一座花草茂密、舒适宽畅、古今中外书籍俱全的安乐窝。陈伯达在这里每天都和毛家湾通电话。当然,他偶尔地接见一批文革中暴发起来的新贵,向他们透露点消息,其中包括和上海反张春桥、姚文元势力的秘密联系。他时刻准备着这样一个时机,一旦副统帅接班,他即刻重整旗鼓,有声有色地干一番更大的事业。
他翻阅着一九三九年八月解放社出版的那本《国民精神总动员应有的认识》小册子,饶有兴趣地琢磨着他当年的那段话:“现代中国人的新人生观,应该是以‘治国’、‘平天下’为‘修身、齐家’出发点。中国旧时有一种哲学,以‘修身、齐家’为‘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庸》认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而修身乃是‘九经’之首。”
又翻开《解放》一九三九年第六十九期有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孔子的哲学思想》。其中也有段话:“孔子所建立的概念世界,概括来说,就是封建社会中‘忠’与‘孝’的两个概念。这也就是:在家尽‘孝’,在朝尽‘忠’。人们要把忠、孝变成自觉的和合理的新美德,必须把‘忠’‘孝’从这种封建的服役和盲从于个人的狭隘性方面解放出来,而忠孝首先就是应当从属和服役于人民及民族的,才最具有积极的意义。”
秘书把饭端来后,他指若桌子上的这堆书籍和自己当年的文章说:“我的这些观点永远也不会过时,看来搞理论也得有些永恒的观点才行。应景的文章,我是不愿意再写下去了。”
秘书从他的话语里,感觉到了牢骚和不满。这一段来,陈伯达的情绪也传到了他的身上,使他对张春桥、姚文元乃至江青产生了深深的恶感。他试探着问:“九大开过以后,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陈伯达说:“九大以后,党内生活就会走向正规,中央文革小组也就解散了。这样,我看江青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专横。
唉,毛主席是个天才,是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我从心里佩服。
只可惜娶了这么一个老婆,整天叽叽喳喳给他帮倒忙。我看,她迟早会坏事的。毛主席百年后,她能像克鲁普斯卡娅就不错了。”
“列宁的夫人也像江青这样吗?”
“反正她和斯大林弄得不和谐。列宁弥留之际,是打算把斯大林调离总书记岗位的,只是由于斯大林采取了灵活的政治措施,没有使列宁的遗嘱实现。”陈伯达小声地说,“我看以后林副主席接班以后,也得采取斯大林的措施。林彪同志是军事家出身,很会果断地采取决策,只是由于主席健在,他的才能还没有得到发挥。”
“看来张春桥、姚文元对你的意见也很大,到底原因何在呢?”
陈伯达苦笑一声:“当初成立中央文革小组时,江青提议姚文元进来,我不同意,投了反对票,这事肯定传到姚文元的耳朵里去了。谁透的风,不用听别的,一看他们那个样子,我就啥也明白了。张、姚可是消息灵通人士,政治局常委要议的事,连我都不知道,他们都能知道,你说党的生活正常吗?"
“那毛主席的态度呢?”
陈伯达正想接着往下说,忽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自己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组组长,怎么能和身边人员讲这些话呢?这都是党内的最高机密啊,他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拍拍自己的脑袋说:“今天我的安眠药又吃多了,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你不要往心里记,忘掉算了!”
其实,陈伯达这种顾虑是多余的。自从他把老婆刘淑晏贬到山东以后,秘书和他朝夕相伴,直至给他作饭、打扫,对他关心到了极点。秘书虽然没有参与他的活动,但倾向性是很明显的,他们既不赞成江青的飞扬跋扈,也对陈伯达的唯唯诺诺的既狂又怪的作风不满,他们很希望他们的首长能像其他老帅老将那样,敢于在各种场合下直抒自己的意见,甚至吵红了面皮也在所不惜,只要做到谁对就听谁的就行了,像五十年代那种思想状况、工作方法和一套完整的“机构体系”那样。
他们,毕竟思想太单纯了!陈伯达思索了一会,仿佛下了决心,对秘书说:“我一定要完成好这个任务,给他们看一看到底谁行!”
“什么任务?”
“起草九大政治报告的任务呀?”陈伯达这时又来了精神,“毛主席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和张春桥、姚文元,但林副主席不信任他俩,要交我来完成。哼,这是林副主席的决定,她三点水也无可奈何。”
“什么时候你才动笔呀。”
“不忙,不忙。”陈伯达指了指桌子上那堆书籍和他的著作说,“我翻阅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先来点灵感。政治报告要体现我一贯的写作风格,对中国的现状和文化大革命的经验作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还要明确地提出今后的战斗任务,这就是为把我国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今后要走向正规了,不能再这么折腾下去了。”
“向主席汇报你的想法了吗衅“和林副主席议了议,基本上搭成了一个框架。”陈伯达转身对其他几个工作人员说,“对了,你们都过来,分头给我找一些材料。”他掏出公文包里的笔记本,翻到某一页说,“你们给我搜集一下北京市清理阶级队伍以来的文件,还有文化大革命三年来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具体数字。小王同志,你和中央研究室的同志帮我查一下马列经典著作,摘录一些有关阶级斗争推动生产力的论述,还有……”
陈伯达经过再三的分析,决定立即动手起草报告,这是自己迈向新台阶的关键一步。
完
-----------------------------------------------------------------------------
书快电子书论坛 http://www.shukuai.com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书快书快,看书最快!书快电子书论坛:http://www.shuku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