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6)(1 / 1)
听着茂叔熟睡时此起彼伏的鼾声,三光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说:“你要困了也睡会儿。”
我摆摆手,没有说话,扭头看向了窗外的景色。早晨的薄雾还没有散去,宛如一条轻柔的白纱笼罩在了远处的山带,若隐若现。偶有几只鸟儿飞过也被我们的车迅速甩在了后面。三光的驾驶技术很好,既快又稳,下午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位于邯郸市南面的磁县苏家沟。一下车,碰到了一位老农正赶着驴车往这边来。
三光迎上去问:“大爷,我问一下,咱们这儿是苏家沟吗?”
老农点点头:“对对,是苏家沟。”
“那咱们这儿有一位叫苏超的老人吗?”
老人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没有,叫苏超的年轻人不少,但是老人没叫这名字的。”
邯郸当地的方言我也能听懂一二,只听三光又接着问:“那咱们村里有没有老人当过兵呢?”
“这个就不知道了。”老农说:“你去村长家问问吧。”说着,将村长家的方向指给我们。
苏家沟的村长叫苏爱国,听到我们的来意后拿出了一个很厚的都发了黄的本子说:“你们看看这个吧,这上面有一些老人的名字和他们的资料。”茂叔早就睡醒了,就和我们一起下车了。他翻开本子,一个一个看着上面的人名,忽然,他指着一个人名说:“找到了,就是这个!”
我和三光伸过脑袋去看,果然没错,上面写的是苏超。但是一看出生年月标的是“1936年”,我高兴的劲头一扫而尽。我抱怨茂叔:“您老人家看清楚行不行啊?”
三光不明白:“怎么,不是这个?”
“我们要找的苏超应该比这位老人年纪还要大。”
继续翻阅资料,上面记载的都是抗日和解放后的参军情况,我们顿生失望。
从村长家无果而返,我们又在苏家沟四周寻访,大家都没有听说过苏超这么一个人。一个多星期下来,别说磁县了,成安、临漳、肥乡我们都转遍了,也没有找到苏超这么个人。而这几天,同学也都陆续打来电话,都说没有找到。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就被浇灭了,这几天下来茂叔也是无精打采的,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三光也很少说话,都一直是一个人在沉思。而我则在想:“难道苏超不是邯郸人?文大爷临终前所说的‘苏超,邯郸’,会不会是另外一层意思?他是不是想说苏超知道盗掘裕陵的情况,但是国宝在邯郸?……”一连串的疑问涌上了我的心头。
这一天,我们几个同学又聚到了一起,茂叔也在。连续一个多星期没有进展,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我说道:“没关系,辛苦大家了,我已经决定今天回秦皇岛了,谢谢大家帮忙。”
黄锐递给我支烟,替我点着,说道:“佳亮,什么时候想我们了就回来看看。我有时间就去秦皇岛找你玩儿。”
“嗯。”吃完了饭,黄锐和三光执意要送我。买好返程的火车票出了售票厅,茂叔问黄锐:“邯郸有古玩市场吗?”
我不由地笑了一声,马上就要走了,茂叔还念念不忘要淘点儿东西。
黄锐说道:“在中华北大街有一家。”
茂叔说:“反正是晚上的火车,还有时间,你带我们过去看看吧。”
三光驱车带我们到达了那里。可能是周末的缘故,古玩市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我感慨地说:“邯郸身为古城,文化氛围就是比秦皇岛浓啊!”的确,秦皇岛的古玩市场很少有人去,即便有顾客光临,多半儿也是附庸风雅的俗人,很少有懂眼的行家。我对这些东西虽说喜欢,但向来外行。茂叔相对我而言就老练的多了,他自己时而停下脚步与摊主或店主讨价还价,时而背着双手边看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