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密议(1 / 1)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韩彧霆和仁宗有了一个密议,韩彧霆已经决意离开朝廷,远走天涯了。但是作为交换,韩彧霆要给仁宗留下一个完整而且强势的朝廷。说的简单一点就是,韩彧霆走可以,但要替仁宗解决这些潜在的威胁,而且要带走那些对韩彧霆忠心的骨干力量,并且把手中的军权全部交出,而且七大家族的林家、山西万寿山庄、西南政权等等,全部完整的留下。
其实仁宗一开始就知道,韩彧霆这次回来一定是要给自己一个交代,韩彧霆绝不可能反叛自己,但是韩彧霆的下属们却不一定能够像韩彧霆一样。没有韩彧霆的压制,仁宗的江山危如累卵,虽然不一定会被废掉,但是架空可是难免的,到时候赵家的江山就要改姓了。这是仁宗绝不会允许的,所以仁宗宁愿让韩彧霆带着人离开,哪怕是留下一个残破的江山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仁宗还是小看了韩彧霆的忠心,韩彧霆不但不会给他留下一个残破的江山,还主动的提出要给仁宗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把最精锐的兽兵留下,撤出自己所有的骨干力量。仁宗也不小气,朝廷以仁宗为尊,江湖以圣火教为王,并且圣火教被封为护国圣教的事实绝不会改变,而且只要是赵姓家族做皇帝,圣火教就一定会在朝堂之外成为至尊的存在,但是圣火教需要支持赵家。
仁宗是最适合做皇帝的皇帝,他当然知道权衡和取舍,仁宗并没有让韩彧霆将朝中的奸臣或者忠臣中对他的地位有威胁的人处理掉,因为那样弊大于利。韩彧霆则是提醒了仁宗一句:“陛下,臣为您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臣就会彻底的离开。多长时间能让臣的名字离开人们,都要陛下励精图治到了。臣其实真的不想离开陛下,但是臣也很无奈。”
韩彧霆的意思其实也是比较明显了,我走是肯定的,毕竟我有我的责任。但是如果你对我带不走的人太过分的话,那我还会回来的,那个时候臣就不是“臣”了。
韩彧霆带着司马燕等人离开之后,仁宗和自己的母后做到一起,屏退左右。
“母后,今日见到西南王之后,儿皇总感觉有种压力,但是却说不出这股压力是从哪里来的。”
太后轻声的叹了一声之后说道:“西南王?他快成了大宋王朝的王了!”
仁宗闻言一惊道:“母后何出此言?”
“以前看到韩彧霆的时候,感觉他的眼睛很是清澈,对皇儿你的忠心毋庸置疑。就是在他逼死文彦博一家的时候,他的眼睛仍然是清澈通明,给哀家一种一看就透的感觉。可是这一次,哀家看不透了!他的眼神不再有那种近似愚蠢的清澈,现在有了一种深邃。”
“母后的意思是,西南王对儿皇不再忠心了么?”
太后摇了摇头说道:“忠心恐怕没有变,但是不会像以前那般毫无保留了。以前他愿意把什么都掏给你,就算你说要他把圣火教都先给你,他也绝对不会不愿意。现在,恐怕你就是想把山西的万兽山庄收回一星半点儿的权利都不可能了。”
“那他岂不是要……”
太后一摆手,制止了仁宗往下说,截口道:“不会的,他从骨子里对你的忠心还是没有变。只不过当时哀家让他伤了心了,哀家算是多少的了解了他的性格了。太重感情,如果有人伤害了他或许他还能忍,但是有人伤害了他的人,他就会想一只发了疯的野兽不管不顾的报复。另外,他心中很是记仇,你听到他叫哀家什么了么?太后!以前的母后叫的是多么的甜呐,现在难喽!”
仁宗长出一口气,只要韩彧霆对自己忠心,自己的江山社稷就没有人能够撼动。仁宗宽慰道:“母后,只要我们母子对他好,相信他会转变回来的。”
仁宗很明显知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的道理,自然不会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而且仁宗也不希望让太后过分的干涉自己,毕竟自己才是大宋的皇帝。太后是自己的母亲,但也是“臣”,该让她知道的会让她知道,但是不该让她知道的,绝不透露一丝一毫。
太后苦笑一声道:“难啊!他太倔了!另外他手下的人现在已经占据了大宋的大半江山,朝廷中也好江湖中也罢,全都是他的那些手下的天下。”
仁宗也有些苦涩的点了点头,现在大半的官员都投靠了圣火党,党魁自然是韩彧霆。别看韩彧霆一年没有在朝廷中,一年没有在江湖中走动,但是这一年仍然有大量的官员投奔过去。而且这一年的时间,西南更加繁荣不说,韩彧霆在圣火教所发生的大事却是传的沸沸扬扬,呼声极高。
太后忍不住给儿子泼点冷水道:“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了,韩彧霆不会不代表其他人不会,他手下的那些人哪个不是人中龙凤,他身后还有一个圣火教,如果他们不满你的话,恐怕韩彧霆也不是全都能压服的。”
“儿皇听说他手下的四大总管也好,万兽山庄也好都对他绝对忠诚。母亲是说圣火教?”
“不错,就是圣火教!圣火教可不是他韩彧霆做主,就算到了他做主的时候,还有那些老家伙呢?哀家可是听说,那里面很多都是他的授业恩师,动辄就是叔父伯父姨娘舅妈的,他的那种性格如何能够管的了管得好呢?”
仁宗听母后说完,又陷入了沉思,神情还有些沮丧。
太后轻柔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担心,圣火教一时半会儿还成不了威胁,但是你要知道能够到最后稳住圣火教的还是韩彧霆,一定要在他的身上多下功夫!”
仁宗说道:“那母后,儿皇想要加封他太子太傅的身份,不知如何?”
“锦儿病体沉重,药石难医,这样虚的封赏就免了吧。若是锦儿归去,作为锦儿的身边人都要获罪。你若是现在封他一个太子太傅的身份,必然让人以为是有意算计与他,只会是适得其反。”
“那母后的意思?”
“可惜你的姐妹或者女儿年纪都不合适,无法让他做双肩驸马。只能等等了,等锦儿好转,或者等着另立太子了。”
太后和仁宗口中的锦儿是现在的小太子,年仅八岁,自小体弱多病,现在又身患重病,时日无多。两人谈论起自己儿子和孙子的病情来,完全没有一个做父亲和做奶奶应有的觉悟,似乎这个孩子根本就与他们无关,是一件工具一般。这皇家的亲情也实在是太淡漠了一点儿,太脆弱了一点儿!
韩彧霆和司马燕等人来到京城中的王府。王府中早就得到消息,已经知道梅兰竹菊、南宫北堂、风起雨飘八人都成为了王爷是侍妾,因此这八人虽然不算王府的女主人。但是在司马燕不在的时候,他们八人自然是以女主人的身份出现的,不过这大小还是没有办法确定的。陈正明和王传春两人一直坐镇京师,现在也是今非昔比,两人字朝堂上也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几乎平时不说话,一旦说话就连仁宗都是照准不误。
韩彧霆和司马燕随仁宗和太后到宫中身边就带着十几个侍卫,还有那个笕中流。其余的人自然是先回王府,王府中早就知道韩彧霆和少夫人要回来,因此早就收拾停当。至于更换牌匾的事情,却没有办法去做,因为一来这恐怕是小两口的戏言,就是真的也需要由韩彧霆来亲自手书或者指定一人书写才能制作牌匾。
大家都在府门外老远迎接,为首的就是梅兰竹菊、南宫北堂、风起雨飘八女,按照年龄的大小排位,紧跟着是陈正明和王传春等人,然后还有就是各个卫所的正副职紧随其后,还有不少的官员在列。长长的队伍足有六七百人之多,从府门口一直排到街口处,四周都有各个卫所的精锐把守。
韩彧霆和司马燕两人也不着急,坐着轿子慢慢的来到了街口,看到这么多迎接的队伍,微微一笑。现在的韩彧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韩彧霆了,原来看到有人在外迎接自己就会觉得不好,现在韩彧霆根本不在乎。韩彧霆微微一笑,伸手拉着司马燕的手,两人面带微笑的像众人走来。
众人一齐跪倒,“见过少爷!见过少夫人!”“见过王爷!见过公主!见过大帅!”“恭迎少爷、少夫人回府!”
“各位都起来吧!”韩彧霆哈哈大笑:“将近一年没有见了,很是想念!来!我们府中饮宴,一醉方休!”
“是!”
韩彧霆看了看八女,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今日过后你们就是我韩彧霆的妾室了,过会儿要单独拜见少夫人的!”
八女听了脸红如霞,但掩不住那份娇羞和喜悦,纷纷再次给司马燕见礼:“见过少夫人!”
司马燕知道这是韩彧霆在开玩笑,伸手在韩彧霆的腰间拧了一把,然后说道:“着急了?刚才是谁百般推脱的?”
韩彧霆伸手拉住司马燕的手,说道:“那你的意思是让她们等个十年八年?”然后冲着八女说道:“少夫人的意思是,让你们等上十年八年的再接您们……”
不等韩彧霆说完,司马燕连忙上前拉住风起和梅剑的手说道:“各位姐姐妹妹,你们不要听他乱说,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他这是挑拨离间!”
司马燕说完转过头来瞪了韩彧霆一眼说道:“你要是不嫌累,今晚上就都收了这八位姐妹也可以!”
不待韩彧霆说话,风起连忙说:“还请少夫人吩咐,我们姐妹都遵从少夫人的安排!但是能否请少夫人怜惜少爷的身子,不要过于劳累!”说到后来,风起的声音小的恐怕只能趴在她的唇边才能听得清楚。
司马燕一笑说道:“风姐姐过虑了!咱们先进府,过会儿再说如何?”
“是!”
韩彧霆看司马燕和八女说话,便看到了人群中的陈正明和王传春,来到两人面前,一人拉一只手,说:“这一年着实辛苦你们了!”
一句简单的话,却让陈正明感动的热泪盈眶,说道:“少爷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王传春咬了咬牙,不让眼泪流下来,说道:“少爷,快进府吧,酒宴已经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