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拒绝赐婚(1 / 1)
谈完了之后,仁宗有陪着一起去晋见太后。因为一进皇宫,韩彧霆就让梅兰竹菊去找司马燕等人去玩去了,所以她们刚刚没有看到赵胤的事情,可是消息不胫而走,甚至整个皇宫都知道了。
仁宗、韩彧霆、岳恒给太后行过礼之后,太后说起来往事就没个完,人老了就唠叨。韩彧霆忍受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随着仁宗出来。韩彧霆刚一出来,司马燕就跑过来了,后面跟着梅兰竹菊,她们给仁宗行完礼之后。司马燕就说:“少爷,燕儿好久没有看到梁伯伯了,他什么时候来看燕儿啊?”
韩彧霆微微一笑:“燕儿,你想梁伯伯了,那你应该和皇上和太后说。这样吧,过两天等你梁伯伯不太忙的时候,让梁忠梁义也一起来看你好不好?”
司马燕似乎很是高兴的笑道:“好!少爷最好了!”
“燕儿,那你喜不喜欢太后?”
“少爷问了好几次了,燕儿喜欢太后,太后可慈祥了,就像燕儿的亲奶奶!”
“燕儿,这个给你。”韩彧霆从怀里掏出一个非常精致的首饰盒子,里面放着一对耳环,这对耳环是程香从湖北派人给送来的,说是觉得这耳环适合燕儿,就买来送给燕儿。
“这是?呀!好漂亮的耳环哦!谢谢少爷!”
“这是你香姐给你买的,派专人给你送来的!”
“那少爷要替我谢谢香姐哦!”说完就把自己的耳环摘下来,戴上了这对新的耳环然后蹦蹦跳跳的去找太后炫耀。
仁宗看着司马燕开心,就和韩彧霆说:“御弟对燕儿不错,怎么还有些愣神?”
韩彧霆轻轻一叹,微微摇头说道:“皇上,难道您没有看出来这燕儿是故意表现的高兴吗?其实她一直在想她爷爷只不过不表现出来,怕我难做。”
“御弟这么一说,朕也有所感觉,真是善解人意的好女孩!”
“陛下所言极是!”
仁宗和韩彧霆两人边走边谈来到御花园,现在的御花园正值百花盛开的季节,花香扑鼻沁人心脾。早就有人御花园观花亭准备好了酒菜等候二人,谁知道仁宗竟然找来了八个美女!
“御弟,你看这些美女不是皇族就是朝中重臣的千金,你看她们是否喜欢?”
“皇上,这是?”
“朕看你早过了婚娶年纪却没有妻室,就想看看你是否有意中人。”
“皇上,臣还年轻,暂时还无心婚娶,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韩彧霆说着就跪下了。
仁宗被韩彧霆这一跪直接弄愣了,很是不解的问道:“御弟,你这是?”
韩彧霆不顾仁宗伸过来的手,接着说道:“恳请皇上收回成命!臣相信缘分,臣相信缘分一到,臣的缘分会给臣一个终生的伴侣。”
“御弟,你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回陛下,臣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可否讲出来?”
韩彧霆无奈的轻叹一声,说道:“陛下臣现在不娶妻的原因有三。第一,臣所练得武功还没有大成,不能分心。臣所修炼的内功乃是圣火教中的镇教神功赤阳神功,这种神功非常特殊,神功没有突破第六层是不能和女子欢好的,因为一旦欢好神功被废还是轻的,很有可能两个人都烧成灰烬。而这赤阳神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能男人练,而男人练到一定程度之后一旦和女人欢好功力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三成分给女人,而且是每一个女人都分,所以家母严令臣只能娶一个妻子。第二,臣不是圣人,臣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了所爱也就有了牵绊,臣希望陛下做一个千古明君,臣做一个千古名臣,臣不想自己一生的追求因为臣有了牵绊而无法实现。第三也是最简单的,臣相信缘分,臣知道臣的缘分还没有到来。”
“御弟,原来你有这么高的志向,你放心朕一定做一个千古明君,你也一定是朕的千古名臣!”
“谢陛下,臣一定竭尽所能!”
“御弟你刚刚说赤阳神功,那有多厉害?”
韩彧霆很是平静的说道:“陛下,赤阳神功到底有多厉害,臣实在不知道,臣现在才练到第四层,而家父现在是武林中公认的第一人,也才练到第七层而已。”
仁宗见过韩彧霆施展武功,而且也听说过韩彧霆在锁头关大展神威,对韩彧霆的武功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但是这样的武功只是四层,天下武功第一人是第七层,还而已?!这不是要吓死人么?!“真是很难想象啊,对了御弟你不是还练了狂雷真人的武功吗?”
韩彧霆点了点头说道:“是的,陛下。臣还练了狂雷真人的武功,但是还没有练成最高的第八层。”
“那御弟的这种内功会不会也传给你的夫人?”
韩彧霆摇了摇头说道:“臣不知道,臣到现在还未经人事,其实臣很希望能尽快的连成赤阳神功,那样臣就能过正常人的生活了。”韩彧霆说到这里,神情也有些落寞。
“真是没有想到,御弟有别人想都不敢想的武功,却也承受着这样的煎熬。”
“陛下,世界就是这样,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臣只是尽力而为罢了,尽力让自己不后悔!”
“算了御弟,不说这个了,但是记住,到你娶亲的时候,朕为你主婚!”
“谢陛下!”韩彧霆谢完之后,有对那几位美貌端庄的女子施礼致歉。由于韩彧霆的施礼,而且刚刚韩彧霆所说的事情,她们也能听懂。
这些千金对于韩彧霆的印象真是很好,韩彧霆武功盖世,温文尔雅,在朝那可是当朝第一红人,在野却是天下第一大教的少教主,天下七大家族五大家族的族长都是他的手下。这样实力这样势力的人,却是这样的谦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竟然有这样的傲骨,这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几位千金,纷纷盈盈下拜回礼,然后在宫女的引领下离开了。
仁宗看着这些女子离开之后,和韩彧霆喝了一杯茶之后,又拿过来一份奏折,“爱卿,你看看这个吧。”
“是!”韩彧霆接过来一看这份奏折,就乐了。原来这份奏折是湖北德安府御史姜北安通过御史专用的渠道上报的奏折,奏折上说湖北武昌府府台蒋征和林家最近一年左右过从甚密,而且林家和山西兽王庄的关系走的非常近还有资金方面的流动。姜北安还说因为林家曾经和黑道过从甚密,现在又和绿林人勾勾搭搭,担心林家做大。
“皇上让臣看这份奏折,不知道皇上有何指示?”
“御弟不知?”
“皇上难道是要臣见见姜北安,还是让臣去林家看看?”
“呵呵,御弟果然知道朕的想法,好这两件事情就交给御弟了!”
“臣遵旨!”
韩彧霆就带着东方西门两人找了岳恒就回了各自的家。
韩彧霆刚刚回到镇国公府之后,就看到二十三家太保和十二飞凤早已经在演武场练武,孩子们一看到韩彧霆回来之后就“叔父,叔父”的叫,然后就过来行礼,韩彧霆也很开心的夸奖了孩子们。而这个时候梁忠梁义带着镇国公府的子弟军也过来和韩彧霆见礼,因为韩彧霆今天的心情还算可以于是就把孩子们都召集起来开始指导他们继续练武。
子弟军的人数比较少不说,这里面武艺差别又非常大。韩彧霆问起电闪来,有家人说他出去了,梁忠嘴快:“少爷,电三叔肯定偷着出去喝酒了,他肯定怕有人向雨二姨打小报告。”
韩彧霆也知道电闪出去肯定是偷着喝酒,但是电闪在自己的这个府里面也算元老,就这么被自己姐姐管教实在不怎么好看。因此韩彧霆对电闪偷着喝酒的事情总是睁一眼闭一眼,其实大人们大都知道,也都和韩彧霆一个看法。
韩彧霆等了梁忠一眼之后就让梁忠去陪着孩子们练武,然后让梁义去把陈湘叫来。时间不大陈湘就赶来,韩彧霆就在大厅和陈湘谈论。
“陈湘,你的陈家在各地的生意怎么样?”
“少爷,陈家主要做丝绸布帛之类的,生意遍布大江南北,裘皮生意主要集中在北方。”
“湖北、山西的生意怎么样?”
“回禀少爷,湖北和山西的生意和别的地方差不多,而且只不过是生意好坏的差别。”
“那这两地的生意是否有专人看管?”
“是,少爷。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生意不小,都有专人看管。”
“那湖北的官员是否和陈家生意有关联?”
“少爷,那是一定的,如果没有官员和我们联系,那我们的生意岂不是难做?”
“湖北德安府的御史姜北安你可知道这个人吗?”
“回禀少爷,属下知道,这个人五十多岁,有些迂腐,还是一个老学究。”
“嗯,有没有对这个人比较了解的人,我要知道这个人的详细情况,你去着手办一下吧!”
“是!属下遵命!”
时间过去三天时间,陈湘把消息传来,这个姜北安是官宦人家,生性耿直而且学识渊博,曾经因为直言犯谏险些被人把全家给灭了,最后还是被人给救了才保住了自己的姓名和两个儿子的命,其余人大都死于非命。可是就这样这个姜北安仍然不知改变自己,还是有什么说什么,还是不卖人面子。不单姜北安这样,他的两个儿子也这样,都是一根筋。而且这个时候姜北安奉召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述职。
韩彧霆知道这个人之后,心中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韩彧霆想了很多之后就打算让让陈正明去和这个耿直有余拐弯不足的姜北安。
时间大约是五天左右的时候,进京述职的官员陆陆续续的赶到京城,当然这个姜北安和他的两个儿子也来到了京城。陈正明自然很快的就去和姜北安父子三人做了一个很长时间的交谈,交谈过后陈正明竟然和姜北安成为了莫逆之交,并且陈正明直接把姜家父子三人带到了镇国公府。韩彧霆一听姜家父子来到了,就出来接见,在大厅中姜家父子给韩彧霆行完礼之后坐落。
韩彧霆微微一笑问道:“姜御史,这次进京述职有没有什么特别要进言的事情?”
“回禀靠山王,下官这次来京述职只是例行公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要上奏。”
韩彧霆毕竟是靠山王,不是什么官员了,虽然手下的大总管梁修身是兵部尚书,王传春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但是姜北安却是御史,并不是武将,就算问也不应该是有韩彧霆来问,至少也应该是吏部或者御史台的人来问。
“呵呵,姜御史你看看这份奏折吧。”韩彧霆说着就把姜北安的奏折交给了姜北安。
姜北安一看这份奏折正是自己所写,顿时就愣住了,很是不解的问道:“这个?这份奏折怎么会到了王爷的手中?”
“姜御史不要误会,几天之前我进宫面圣的时候,陛下把这份奏折给我的,而且陛下要我和姜御史谈谈。”
“原来如此,那还请王爷赐教下官是否有不妥之处?”
陈正明一看姜北安说话似乎有点不妥,很明显姜北安是想岔了,就说:“少爷,姜御史性情耿直,不要见怪!”
“陈老和姜御史?”
“少爷,属下和姜御史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既然如此,那姜御史就算咱们自己人了?”韩彧霆淡淡一笑。
姜北安被弄懵了,“王爷此言何意?”
“姜御史不要担忧,本王的意思是想向我主万岁上本,留姜御史在京城任职。”
这话一说,姜北安就更加不自然了,刚要说话。韩彧霆接着说:“姜御史放心,在下绝对没有左右皇上的意思,只是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不适合让太多人知道,不知两位公子?”
姜北安一听就知道事关重大就让两个儿子先出去,陈正明就让人陪着姜北安的两个儿子去花园逛逛,然后又在大厅外面加了岗哨。
“姜御史,这件事情说来话长,简单的说就是林家和山西的兽王庄都是朝廷的,现在执掌林家的是禁卫军副统领林森,执掌山西兽王庄的是我镇国公府的属员和兵部指派的将军,当然主要还有很多事禁卫军,这么说姜御史明白了吗?”
姜北安眼珠转了转,很快想明白了于是跪下请罪:“下官误会了王爷,还请王爷恕罪!”
“姜御史快快请起,在下并没有责怪姜御史的意思,只是这件事情实在是我大宋最大的机密,不能让过多的人知道,因此姜御史绝对不能对任何人说起,就算是两位公子也绝对不能说半个字!”
姜北安是迂腐固执,但不是分不清轻重的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事关国运的大事,连忙说道:“下官知道,下官绝对守口如瓶!”
“好,姜御史现在是否愿意留任京城?”
“全凭王爷安排,不知下官的这两个儿子……”
姜北安在和陈正明在交谈的时候因为两人很快就像是多少年的好朋友,因此姜北安说起自己的两个儿子,谈论之下陈正明也看了看他们。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姜达,一个姜通,姜达是老大,姜通是老二。姜达和姜通都已经三十五六岁了,但是因为和姜北安一样耿直倔强,虽然有才但是始终没有好的出路。
陈正明接着说:“少爷,这两个孩子都不错,我和他们谈论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两个孩子都是才智过人,只是因为同样的耿直才到哪里得罪到哪里。少爷要不要看看?”
韩彧霆一听就明白了,一摆手就说:“陈老,你看过了就是我看过了,你去和修身商量就可以了,然后向陛下上书一起说说姜御史的事情。”
“是!属下遵命!”
陈正明就带着姜北安和姜达姜通一起赶往兵部,找梁修身谈论去了。
现在的韩彧霆已经不像当时那么忙碌,每天就是看看府里的孩子们的课业,如果皇宫召见或者有朝中重臣召见的话就去,否则很少出府门,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练功和看书。
因为要给姜北安父子三人安排官职,暂时就没有住在靠山王府里面。梁修身看了这父子三人之后也觉得他们是不错的人才,虽然不是什么难得一见的,但也算的上不错。于是梁修身和陈正明就就联名想仁宗推荐者父子三人,并且韩彧霆还附上了一封信说明姜北安不适合放到地方,应该留在京城。
时间过去了一天、两天,就在第三天的时候仁宗的批示就到了姜北安父子三人的面前,姜北安调任都察院任监察御史,姜达姜通两人到到兵部任属司。姜家父子叩头谢恩之后,然后到靠山王府去感谢,这些就不细说了。
因为大批官员进京述职,使得京城的治安再次紧张,王传春的五城兵马司衙门每天都派出大量的护卫帮助维持治安。可是就这样每天还有不少的事情发生,不是这里发生打斗就是那里发生偷窃。
这些官员进京述职的时间非常长,估计没有三个月是不能结束,而韩彧霆有很想尽快去湖北武昌府的林家去看看林森和程香,于是韩彧霆就向仁宗提出。与此同时,岳恒也呆不住了,也要这个时候去山西看看。仁宗一看他们两人要走不如一起走,于是就刷下圣旨派韩彧霆和岳恒外出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