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国军阀派系谈 > 第101章

第101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只为你痴迷 崩坏的世界 科学与社会秩序 谁摸了我一下 美军生存手册 主神传说 星罗武神传 重生在台湾 异界电影院 天上所有的星

在此期间,陕西旅京学生也在北京中山公园召开驱陈大会,遥相声援。10月旅京陕西学生同学会和三秦公民救陕会分别上书北京政府,要求立即撤免陈树藩职务。11月,两会再在关中会馆召开紧急联席会议,决定再次上书,召集同乡大会开展大规模驱陈运动,并致电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于右任,请予支持。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年底,陈树藩提出陕人治陕的自治主张,企图拉拢民心,但遭到陕西各县各界人士的相继抵制。

1921年3月,陈树藩为改变困境,率部袭击靖国军,但遭到失败,驱陈斗争更趋高涨。陕西旅京、旅沪学生纷纷集会,决心铲队陕西祸根陈树藩。4月,陕西靖军各路将领通电北京,痛斥陈树藩祸陕罪行,呼吁各界“共剪凶顽”。在这种形势之下,把持北京政权的直、奉军阀也无法再保陈树藩。5月25日,北京政府宣布免去陈树藩职务,由直系将领、第二十师师长阎相文出任陕西督军。

对于北京政府的任免令,陈树藩拒不接受。曹锟、吴佩孚被激怒,决定调阎相文第二十师和吴新田第七师入陕。当时,陈树藩手下有三个师,刘镇华的镇嵩军也有三个师,此外,还有地方军,兵力有十几万,陈树藩认为足以抵挡入陕的直军。然而,他做梦也想不到,和他称兄道弟的省长刘镇华,早已暗中投靠了曹锟、吴佩孚。当直军一进潼关,刘镇华便引导直军直逼西安,陈树藩如梦初醒,由于刘镇华部下张治公网开一面,才能仓皇逃出西安到了眉县。7月5日,直军进入西安。陈树藩还想指挥部队反扑,然而,驻守咸阳的刘世珑师和驻守兴平的张金印师很快战败投降,陈树藩只得率卫队骑兵连逃奔汉中,到陕南镇守使张宝麟处,仍以陕西督军名义对汉中各县发号施令。然而,他同样做梦也想不到,张宝麟也暗中投靠了曹锟。

8月23日,陕西督军阎相文在督署内突然吞服鸦片烟自杀,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接任陕西督军。冯玉祥派第十一、第七师由宝鸡、安康两路夹攻汉中府,陈树藩仓皇逃往四川,在四川各地流窜。最后,陈树藩撇下残部,经万县到汉口,再转上海。

此后,陈树藩凭借着陕西时侵吞的钱财,在津、沪、杭等地当寓公。抗日战争开始后,拒绝当汗奸,避走四川。抗战胜利后回杭州居住,曾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1949年11月2日,陈树藩在杭州病逝。

六 刘镇华

陕西军阀陈树藩督陕五年,最终下台,当然主要是陕西人民驱陈运动的结果,但是,与省长刘镇华的背叛出卖也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是刘镇华在潼关引导直军直逼西安,陈树藩可能还会坚持一段日子。

刘镇华,字雷亚,河南巩县人,1883年生于一个小商家庭。刘镇华幼年时,家道中落;由父亲教授《四书》、《五经》,考中秀才。后又就读保定北洋优级师范学堂和直隶法政专门学堂,毕业后在开封中州公学任庶务长。1908年,刘镇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在豫西一带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刘镇华到嵩县羊山,动员那里由王天纵率领的一支“刀客”武装参加反清斗争。这支武装后来在了他发迹的资本。

1911年11月,王天纵率众随刘镇华下羊山打洛阳,但遭到挫折。12月,刘镇华动员王天纵转战陕西。于是,这支武装西出潼关,投入陕西军政府秦陇复汉军东路大都督张钫部。参与反清战争。张钫任王天纵为东征先锋官,张治公、柴云 、憨玉崑 为标统,刘镇华被任为书记官,后提升参议。

民国成立后,陕西军政府实行裁军,张钫部亦要裁员四五千。河南都督张镇芳因豫西一带社会动荡不安,且鞭长莫及,经与陕西军政府张凤 翙 、张钫协商,王天纵这部分军队开回豫西,分驻河南府、陕州、汝州等二十二个县,帮助当地维持社会治安。因这一带靠近嵩山,故这支军队称为“镇嵩军”。由于王天纵被袁世凯调往北京,任京畿一带稽查长,经张钫举荐,袁世凯任命刘镇华为镇嵩军协统兼豫西观察使及豫西剿匪总司令,统领三标一营:第一标分统柴云 ,第二标分统张治公,第三标分统憨玉崑 ,炮兵营长武衍周。就这样,刘镇华掌握了镇嵩军,又有豫西一块地盘,开始了他的军阀生涯。

镇嵩军官兵多为“刀客”出身,且与豫西土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镇嵩军备受豫督张镇芳以及其他派系将领的歧视和打击。为了改变这种处境,刘镇华决心整顿军纪,下狠心进行剿匪,张治公、憨玉崑 、柴云 等都“大义灭亲”,很快把伊川、洛宁、嵩县、宜阳一带的匪患剿平,镇嵩军内部因株连也被杀二三千人。这样,镇嵩军总算得到张镇芳的赞赏,在豫西站住了脚根。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国民党首领黄兴派代表携密信由南京到豫陕,联络刘镇华、张凤翙 、张钫反袁。刘镇华不但不敢反袁,反而趁机巴结奉承袁世凯。他先收到黄兴的信后,即派人在赴陕的路上将信使杀害,把黄兴给张凤翙 、张钫的信密告袁世凯,从而获得袁世凯的信任。同一年,河南宝丰县农民白朗领导了规模颇大的农民起义,活跃在豫西,与袁军作战,刘镇华也奉命率镇嵩军前往镇压。1914年8月,白朗在宝丰鲁山作战阵亡。刘镇华得知白朗的埋葬处后,即派人割下白朗的头,并捏造“击毙白朗的经过”,向袁世凯“报捷”,得赏银十万元,被袁世凯授予陆军中将,获勋五位奖章。此后数年,刘镇华更加靠拢袁世凯,苦心经营镇嵩军,势力不断壮大。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刘镇华很快投靠了皖系段祺瑞。1917年冬,陕西革命党人郭坚、耿直、高峻等响应孙中山护法反皖号召,率靖国军围攻西安,讨伐投靠皖系的陕西督军兼省长陈树藩。陈树藩兵力单薄,急电刘镇华求援。刘镇华正苦于粮饷不足,有这个可以向陕西发展的机会,当然喜出望外,即率部赴陕。但是,刘镇华抵达潼关时,又停止行军,派人往见陈树藩,说明自己“在陕西没有什么名义,不便深入”。陈树藩知道他的心意,为解燃眉之急,便许以省长之职。这样,刘镇华才率军前进,击退靖国军,解西安之围。1918年3月,刘镇华由北京政府正式任命为陕西省省长。

刘镇华进入陕西以后,表面上和陈树藩合作,如开放烟禁区,贩卖鸦片等,但暗中,刘镇华也在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利用围剿靖国军之机,将郭坚部收编为省长的直属部队,还相机兼并了关中西部诸县。刘镇华初到陕西时,兵不过三路,枪不过两千,两年多时间,便发展到几万人。由于陕西人民掀起了持续不断的驱陈斗争,陈树藩的处境艰难,作为客居陕西的刘镇华,很明白自己与陈树藩同坐一条船,也不希望陈树藩倒台,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刻,他又不能不为自己打算。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几天之内,皖系战败,段祺瑞下台,直、奉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这样,属于皖系的陈树藩、刘镇华失去了靠山,为了保住地位,他们又派亲信携重礼奔走张作霖、曹锟、吴佩孚、王占元等直奉将领门下,暂时还能维持住对陕西的统治。但是,陕西人民痛恨陈树藩,掀起了持续的驱陈运动,陕、京、沪等地遥相响应,陈树藩已经失尽民心,下台只是迟早的事。1921年5月,直、奉军阀决定,以阎相文取代陈树藩出任陕西督军。

刘镇华知道,陈树藩倒台,自己也完蛋,为了保存自己,他玩弄两面手法,一方面,在陈树藩面前,他故作慷慨激昂,表示愿与陈树藩共进退,另一方面,他暗中指使心腹楚子襄、马莲樵与直系勾结,投靠曹锟、吴佩孚。在刘镇华的煽动下,陈树藩拒不接受北洋政府的任免令,曹锟、吴佩孚以此为由,加上有刘镇华作内应,于是调阎相文、吴新田两师人马入陕驱逐陈树藩。

在此之前,陈树藩为消灭陕西靖国军,请北洋政府调来了张锡元第四混成旅和王锡三第十五混成旅,现在,张旅驻华阴、华县,王旅驻宝鸡、凤翔 。刘镇华向陈树藩“献策”说,直军进犯,张、王二旅必为内应,不可不除。陈树藩深以为然,派刘镇华去监视张锡元旅。刘镇华正中下怀,很快将部队调往临潼、渭南布防。这样,他的部队既脱离了陈树藩的控制,又与张锡元旅连成一线。刘镇华还把陈树藩的作战计划密电驻洛阳的吴佩孚。

1921年7月初,直军攻陕,刘镇华电令驻紫荆关的憨玉崑 不作抵抗。憨玉崑 十分气恼,连夜赶回西安,斥责刘镇华不应背叛陈树藩,但刘镇华并不听从。直军到达潼关,刘镇华即伙同张锡元为内应,引导直军畅通无阻,直逼西安,企图活捉陈树藩。张治公不忍心,向陈树藩露了底,陈树藩才如梦初梧,连忙携带眷属逃离西安。7月5日,直军进入西安。

由于刘镇华背叛陈树藩,投靠直系,取得吴佩孚的信任,不仅稳住了省长的宝座,而且兼并了陈树藩的残部,扩充了镇嵩军。阎相文任陕西督军后,刘镇华极力靠拢阎相文,并对其部属请客送礼,称兄道弟,很快与直军密切了关系。8月23日,阎相文在督署内突然吞服鸦片烟自杀,直军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接任陕西督军。冯玉祥本人士兵出身,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而且治军严谨。

目 录
新书推荐: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谍战剧中的龙二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谍战:我有万恶之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