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民国军阀派系谈 > 第97章

第97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只为你痴迷 崩坏的世界 科学与社会秩序 谁摸了我一下 美军生存手册 主神传说 星罗武神传 重生在台湾 异界电影院 天上所有的星

韩复榘还组成以何思源为团长的“战时工作团”,分设宣传、情报、经济、救护、慰劳等小组,赴黄河以北铁路沿线及其东西各县开展工作。

9月,蒋介石命韩复榘拨出两师归华北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指挥,韩复榘极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勉强派曹福林第二十九师和展书堂第八十一师开往华北。10月,在冀、鲁战场正处于紧要关头时,蒋介石却以加强淞沪战场为名,将辅助山东防守的一个重炮旅撤走。韩复榘得知后大怒,急令展书堂连夜回撤,致使第六战区的形势由胜转败,德州、宁津等地相继失守,冯玉祥愤怒地向南京告韩复榘的状。

11月中旬,日军逼近黄河北岸,韩部官兵义愤填膺,一再要求出战,韩复榘被迫亲自率曹福林、李汉章、展书堂等师渡河迎战,与日军进行连日激战,伤亡惨重。当时,韩复榘派人给妻子高艺珍送去一信,说“生死存亡难以预料”,请高艺珍照顾好孩子,使高艺珍读后大哭。其后,韩复榘拼死从济阳突围而出,下令撤退河北防线,拆毁黄河大铁桥,改在黄河南岸设防。日军很快就逼进到黄河北岸,但并未渡河,只是隔岸与韩军对峙。韩复榘也不出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再三催促亦无济于事,结果,日军在攻下南京后,对济南发起攻击。日军仅有千余人渡过黄河,而韩复榘有四个军十几万人,为保存实力,竟放弃济南,向南退却,使日军长驱直进。

12月27日,日军占领济南。1938年1月1日,日军占领泰安。4日,占领曲阜、兖州。8日,占领济宁。韩复榘退到鲁西曹县一带,方才安下阵脚。

由于韩复榘对日军抵抗不力,十天之内,山东大半即沦入敌手。蒋介石与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会商后,决定诱捕韩复榘。蒋介石假借1月11日于开封召开军事会议,电召韩复榘与孙桐萱参加。韩复榘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在会议上,蒋介石怒斥韩复榘丢失山东,韩复榘不服而反驳,气氛紧张。这时,刘峙拉着韩复榘的手,假意劝他到会场外,上了汽车,两位宪兵用枪对着他,韩复榘方知上当。

韩复榘被押往火车站,上了专列,由戴笠押送到武汉。1月19日,国民政府组织高等军事法庭会审,何应钦为审判长,鹿钟麟、何成浚为审判官。1月22日,审讯正式开始,简单审问即判处死刑。1月24日晚,韩复榘在禁闭室被特务及宪兵枪杀,身中七弹,当场毙命,死时四十八岁。这位地方军阀、山东土皇帝就此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三 石友三

近代军阀尤其是实力较弱小的地方军阀,在复杂的政治风云之中,为求自保,总是见风驶舵,叛主倒戈是常有的事,张宗昌、韩复榘便是如此。然而,因倒戈频繁而获得“倒戈将军”绰号的,则是他们的结拜兄弟石友三。

石友三,字汉章,吉林长春人,1891年生。石友三幼时家贫,曾在长春城毕家粮坊当学徒,结识毕家少年毕广垣,得以入东关龙王庙小学读书,与该校教员商震有了师生之谊。1908年,石友三辍学从军,入陆军第三镇吴佩孚营,随营移驻河北廊坊。不久,第三镇发生兵变,石友三离队流落北京。1912年再次投军,编入冯玉祥营,充当马夫。因于他天性机伶,善于察言观色,不久,被调去充任冯玉祥的贴身护兵,从此,随着冯玉祥的升迁而擢升,与韩复榘、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等被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政变,所部改称国民军,石友三任第八混成旅旅长,后升任第六师师长、第六军军长兼第六师师长。1926年春,奉军、直军、直鲁军、晋军联合向国民军发动进攻,国民军四面受敌,石友三奉冯玉祥命令进攻晋军,攻占左云、岱岳,但在雁门关受阻,部队伤亡较大,且又得不到冯玉祥接济,为保存实力,石友三通过与晋军前敌总指挥商震的师生关系,双方达成休战协议。后冯玉祥离开部队赴苏联,国民军由张之江、鹿钟麟、宋哲元代理指挥,经南口大战失败,沿京绥线向西溃败。晋军乘机夹击,国民军各部溃不成军,由于石友三与晋军早有妥协,一路上未受阻拦,反而收容了许多散兵,第六师增编为三个师。国民军撤至归绥、包头后,张之江等决定再向西进入甘肃,石友三不愿西行,趁张之江等无法制约自己,便联络韩复榘,投降阎锡山。这是石友三第一次叛背冯玉祥。

这年9月17日,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决定于五原誓师,响应北伐,电召石友三到五原开会。石友三开始有顾虑,后经冯玉祥派人规劝,表示概不追究,石友三又脱离晋军,回归冯玉祥。他跪在冯玉祥面前,痛哭流涕地悔罪。石友三回归冯玉祥后,被任为第五路司令,1927年参与对奉军的作战;1928年参加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北伐。

石友三虽然立有战功,但毕竟背叛过冯玉祥,冯玉祥及其亲近将领张自忠、高敬亭等对他都有戒心。二次北伐结束后,在冯玉祥论功行赏时,石友三什么实惠也没有捞到,反而在其后的编遣中,所部被缩编为陆军第二十四师,他降为师长,移驻河南信阳。

1929年3、4月间,蒋桂战争爆发,蒋、桂双方都想拉拢冯玉祥,而冯玉祥则想坐收渔利,命石友三率部向襄樊推进。桂军全线溃败,冯玉祥通电拥蒋,又命石友三和韩复榘向武汉进军。蒋介石急电石、韩停止进发,同时以劳军为名,派人携巨款收买石、韩。石、韩在蒋介石的利诱下,又生反叛之心。5月,冯玉祥通电反蒋,反部改称护党救国军,石友三被任为第三路总指挥,统率自己的第二十四师以及第二十六、第二十九师、总兵力五万余人。冯玉祥命令各部暂往西撤。韩复榘首先反对这一命令,发表通电拥蒋,擅自率部进入洛阳。当时石友三在南阳,也决定叛冯附蒋。6月1日,石友三率部开往许昌。到许昌后,蒋介石的私人代表钱大钧也到达许昌劳军,设盛宴款待石部军官,交给石友三五百万元犒赏费,并宣布蒋介石的命令,任石友三为反逆军第十三路总指挥。为表示感激,在第二天的阅兵仪式上,石友三大骂冯玉祥,宣布其“十大罪状”。此举引起不少下属军官的不满,其后,几个军官暗中串联,密谋杀死石友三,重归冯玉祥,但事泄未成,石友三于是撤换了许多军官。

石友三投蒋后,被派驻山东德州。这年秋天,安徽省主席方振武因反蒋解职,石友三被任为安徽省主席,率部往安徽就任。但是,石友三刚到蚌埠,蒋介石又命令石部开赴广东讨伐李宗仁、陈济棠,并许诺事成后委其为广东省主席。石友三及其部属不愿离开北方南下,更担心在途中被蒋军消灭。这时,两广及唐生智也派人来游说,联合讨蒋。石友三同意,被委任为“护国救国军”第五路总指挥。12月1日,唐生智领衔通电讨蒋。2日晚,石友三命令排列在长江北岸的数十门大炮一齐炮轰南京,造成南京城极大的混乱。

石友三反蒋后,自知实力薄弱,即撤往安徽,再撤往河南商丘、新乡一带,与韩复榘、马鸿逵连通一气。不久,唐生智被蒋介石击败,12月21日,阎锡山发表反唐拥蒋通电。为求自保,石友三通电投靠阎锡山。蒋介石见石友三归阎指挥,也暂时不追究他炮轰南京的反叛行为。

1930年春,冯、阎酝酿讨蒋,拉拢石友三,许以山东省主席和第四方面军司令之职。石友三权衡利害,决定与冯、阎联合,这样,他又一次回到冯玉祥的麾下。5月,中原大战爆发,石友三率第四方面军十万之众,从河南进攻山东,8月,又转入陇海线作战。随着战争的发展,石友三见自己一点实惠也没有捞到,不禁消极观望起来。这时,冯、阎军已呈败势,又听说张学良要出兵助蒋,石友三又在盘算自己的退路。9月18日,张学良率大军入关,石友三即通电响应,投靠张学良,这是石友三第三次背叛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石友三由于投机取巧,兵力基本没有受到损失,成了北方军阀中势力比较完整的一个。他率部进据豫北冀南三十余县,自任县长,就地筹饷,占据了一块地盘。

中原大战后,张学良负责收拾华北残局,1931年春节,石友三亲赴沈阳谒见张学良,以东北同乡的关系,尽量向张学良输诚。张学良也有意收容石部,以扩充自己的势力。蒋介石得知石友三到了沈阳,密电张学良将他扣押。石友三得知,急忙辞行,但张学良挽留了他一个多月,在此期间,与蒋介石往来电商,替其开脱,石友三不解其意,反而对张产生怨恨。石友三回到归德(邢台)后,张学良将其部收编为第十三路军,石友三为总指挥,辖六师又五个团以及一个铁甲车大队,拥有兵力六万四千余人,每月领取定额军饷六十万元。

石友三表面归顺张学良,暗中却又积极备战,准备向北扩展,争夺“华北王”的宝座。5月,汪精卫、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特派李汉魂见石友三,委他为委员和第五集团军总司令,石友三接受此任命。这时,张学良的堂弟张学成,与张学良素有积怨,从北平到归德,告之张学良病重住进北平协和医院,正宜举事。石友三派驻北平办事处处长毕广垣(即石友三幼时当学徒的毕家粮坊的少爷)力劝他不要反张,石友三不听劝告,差点将毕广垣杀害。

目 录
新书推荐: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谍战剧中的龙二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谍战:我有万恶之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