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1)
谁也不知道,在将来,她的命运和卫家人的命运注定要纠缠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这天,她正在对镜梳妆,光亮平滑的菱花铜镜中映出一张青春红润的脸庞,光洁的皮肤白嫩而富有弹性。还有那一头垂及腰间的秀发,黒缎子般光滑厚重,柔柔的垂在脑后。伺候她的赵嬷嬷在一旁笑着凑趣道:“公主的头发越来越好看了,奴婢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头发!”
平阳公主从鼻子里哼了哼,自嘲般笑了一笑:“有什么用呢?再好看还能给谁看!这辈子怕是没这个命了!”
赵嬷嬷一呆,赔笑道:“瞧公主说的,公主还这么年轻,往后的好日子一定还多着呢!”
“好日子?除非他早点死,不然哪里来的什么好日子?”平阳公主冷笑,咬着牙道:“就这么半死不活的拖着,白白叫人家陪着活受罪!”说着啪的一下,将手中的玳瑁金钗拍在梳妆台上。
赵嬷嬷正不知如何是好,恰在此时,人来报:绸缎庄送衣料的来了。赵嬷嬷忙叫快进来。她叫人呈递到平阳公主的面前,笑道:“公主请过目,这些是前几日定下的锦缎,您可还满意?”
平阳公主只是随意瞄了一眼便随口吩咐:“行了,收起来吧!”
侍女正要接过绸缎庄伙计手中的锦缎,平阳公主忽然板着脸瞅那伙计道:“等等,怎么那两匹大红底子百花团云纹金丝织锦缎没给送来啊?你们是怎么办事的?”
那伙计慌忙跪下匍匐在地,支支吾吾,目光闪闪烁烁,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反了你了!”平阳公主怒气冲冲一拍桌子:“竟敢欺瞒到本宫的头上来了,信不信我立刻叫人封了你们铺子!”
那伙计磕头如捣蒜,颤声道:“公主息怒,公主息怒!这……那金丝织锦缎本来是给公主留了的,可是后来——”
“哦?什么人这么大胆子,敢抢本公主的东西?”平阳公主怒极反笑。
“是,是窦太主!她说,她会跟公主您解释的,小人们拗不过她,只好罢了。小的主人说了,等下次金丝锦一到,立刻就给公主您送来,还请公主大人大量,给小人们一条活路吧!”那伙计怯怯求道。
除了前面一句,平阳公主似乎未听到那伙计的话,“原来是她啊,那就难怪了!”她喃喃道。随即看了那伙计一眼,认命般叹了口气,挥挥玉手:“你下去吧!”随即又喝道:“等等!把这些锦缎都带回去,别人挑剩下的东西,本公主不要!”
平阳公主斜歪在芙蓉绣塌上一言不发,脸色阴沉,越想越气。
赵嬷嬷递过来一盖碗茶,轻轻道:“公主,您何必跟这种小人得志的生气呢?气坏了身子,不值啊!”
平阳公主接过茶在手中拨弄着,忽的重重一放,气道:“她有什么了不起的?她是先帝的姐姐,我还是当今陛下的姐姐呢!不就是仗着那瞎老太太的气势欺负人吗?等瞎老太太两腿一蹬,我看她再拿什么嚣张!”
赵嬷嬷陪着劝道:“公主您消消气!人家既是太皇太后的女儿,又是皇后的母亲。这天下的好事都叫她一个人给占了,也难怪人家嚣张啊!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您何不看开一些呢!”
“皇后?”平阳公主讥诮道:“这么些年也没见肚子有什么动静,亏她还有脸了!我倒要看看,皇后这个位置,她还能坐得到几时!哼,陛下也是好脾气,若是依了我的主意,早废了她!”
赵嬷嬷一惊,不敢再说。
平阳公主心下忿忿,默坐半日,皱着眉头便吩咐备车,要往宫里去探望母亲王太后,与母亲诉苦。尽管她知道,母亲的日子比她更难过,她虽是皇太后,却要瞧着太皇太后的脸色做人。
谁知就在宫门附近,刚好遇到窦太主的马车从宫中出来。平阳公主不敢正面与她冲突,规规矩矩的吩咐将自己的马车停往一旁让道,自己则下了车,恭恭敬敬的垂手立在一旁。其实即便她不说,车夫见到对面来的是窦太主,早已准备要让道了。
窦太主的马车经过她身旁时,掀开了杏黄吉祥团花的薄薄一层帘幔,皮笑肉不笑似点头非点头道:“是平阳啊!多日不见,瞧你越来越漂亮了!”
平阳公主不得不屈膝陪笑道:“姑母取笑了,平阳许久未拜访姑母,不想姑母看起来倒真是越来越年轻了!”
窦太主明着宽容暗里取笑道:“是啊,咱们姑侄俩确实好些日子不见了——也怪不得你没空,要照顾病人嘛!有你这么体贴的媳妇,平阳侯的身子比先前好些了吧?”
平阳公主身子一颤,脸色唰的白了。她强忍着颤抖的手,咬着殷红的唇,显出几分凄楚与难堪。她张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她能说什么呢?她勉强露出一丝客套的笑容,却掩不住眼神中的落寞与羞愧。
窦太主大为得意,她像是忽然想起来似的,用极轻松地口吻道:“对了,前两日因有急用,我想着反正你应酬也不多,就把你预定下的金丝织锦缎先取走了,正好这会跟你说一声,你不会生姑母的气吧?”
平阳公主淡然一笑:“姑母哪里话,既然是急用,您只管拿去就是了,我一个作晚辈的,怎么能生您的气呢?”
窦太主扬起下颔,厚厚的朱唇勾起一抹满意而骄傲的笑容,轻轻点了点头,然后放下帘子,慵声道:“走吧!”马车夫一扬鞭,她华丽的马车随着马蹄声轻轻稳稳的离去。
平阳公主望着那带着滚滚烟尘远去的马车,“呸”的一声,咬牙骂道:“老妖精!”
第四章 公主的委屈(二)
更新时间2010-10-7 10:21:26 字数:1418
昨日武帝与皇后阿娇一场闹剧,早已传遍宫里。今日窦太皇太后特意将他二人以及王太后、窦太主都请了过去,虽然太皇太后对于这件事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极平常的聊了聊家常,可却把王太后和武帝吓得够呛。
“好在昨晚你哄回了阿娇,她今天在老太太面前凑趣,要不然…….”王太后捏着一把汗。
“母后您是太多虑了吧?老太太今天不是一句都没说嘛!”武帝不以为然。
“她还用得着说吗?她不说比说了还厉害!彻儿,今后千万千万要哄住皇后,依着她,宠着她,知道吗?她可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哄住了她,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王太后语重心长。
武帝不答,欲言又止,他终于还是说了出来:“朕何尝不知道呢!可是皇后实在是太霸道、气焰太张狂,事事都要管,事事都要过问,朕是天子,又不是她的囚犯!”
“等你真正掌握了天子的权力再来说这话吧!你是天子不错,老太太却是太上皇!你又是修建明堂、又是改制、又是重用儒生,老太太已经很不高兴了,你要是再不收敛,总有一天会闹出人命来!现在能帮上你的只有皇后和窦太主,只要她们站在你这边,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否则,就不好说了!这其中的利害,你自己掂量掂量吧!”王太后叹了口气,接着道:“皇后不过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使点小性子耍点小心眼都是有限,只要你稍稍依着她顺着她哄着她就行了,这能有多难呢?”
武帝沉默半响,无奈道:“朕听母后的就是了,今后多忍着她,绝不会再生什么事端。”他说“忍着她”而不是别的,王太后听在耳里,也只能无奈。她明白她的儿子还没有见识到老太太的手段,还太年轻气盛,等他尝到了教训,碰了壁,他终会明白的!
王太后所料不错,武帝推行的儒家典制与窦太皇太后所信奉的黄老之说大相违背,窦太皇太后虽不明说,心里却大为恼火。没过多久,热衷于推行儒家思想与制度的御史大夫赵绾及郎中令王臧在太皇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自杀谢罪,其余跟风者们无不噤若寒蝉,再也不敢有所行动或是言论,武帝的第一次改制宣告失败。
母子二人正在各怀心事,恰好平阳公主到了。见到武帝也在此,她倒是一愣。彼此寒暄一番,平阳公主默默坐在下首。
武帝瞅了瞅她,疑惑道:“姐姐跟谁生气了?脸色这么不好?是姐夫欺负你了吗?”
平阳公主忙掩饰道:“没有啊,哪里跟谁生气了!他……更不可能欺负我了!”心中却想道:他要是有点精神气能欺负我,那倒是我的造化了!
武帝一怔,哈哈笑道:“是是,朕忘了,平阳府中是姐姐当家,哪里有人敢欺负姐姐呢!”
“你进宫的时候,碰到姑母了吧?”王太后轻轻问道。
平阳公主脸色顿时黯然下去,胸中的委屈禁不住一齐涌上来,鼻子一酸,眼眶也湿润了。她低下了头,轻轻的“嗯”了一声。
“姑母又有意给你气受了?”武帝双目炯炯,愤愤不平。
“平阳,好孩子,忍着点吧!”王太后爱怜的握住她的手:“别往心里去!”
“母后放心,孩儿知道的。”平阳心里清楚,母亲的日子比自己更不好过。至少自己用不着处心积虑、提醒吊胆、担惊受怕,可是母亲却不得不看着她们的脸色低眉顺眼的做人。
武帝阴沉着脸,说道:“姐姐,朕发誓,终有一天,朕会让你扬眉吐气,把面子一次全挣回来!”
平阳公主心中一阵温暖,她笑道:“多谢陛下,只要陛下有空到姐姐府上坐坐,姐姐就很满足了!”忽然,她的心中一动,似是想到了什么绝妙的报复窦太主的法子,只是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只留下些朦朦胧胧的影子,使人想要琢磨却有无从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