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 23 章(1 / 1)
我望着刘彻出神,刘彻自我打量一番发现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后开口问:“娇娇你看着我干什么?”
“我在想你今天来我这儿干什么?我记得你这个时辰应该是在练剑术吧!”
“几日未见你,我来看看你是不是在偷懒。”
我笑了笑并不答话,这句话我就当做没有听见是,反正谁信谁傻。
收拾好一切,被人扶着走向院子里,与一旁的刘彻并肩走着,并未走多远刘彻开口了:“娇娇,你可知武王叔已经进长安了!”
“知道。”的确这刘武很早就进长安了,只是并没有被景帝和窦太后宣见,这个皇宫内外谁又不知道,只是在装聋作哑吧了。
“那你还愿意住进我的金屋?”这话题转的也忒快了点。愣了一秒然后我开口说道:“我娘应下来的事,很少机会反悔的外祖母这几日的眼疾又犯了在安心休养。”给出一个我自己理解的答案,当然前提是历史没有任何偏差。
我就说嘛,定是为了什么事而来,没想到却是为了这事来,刘彻你是对自己太没有信心了还是太高估了馆陶公主的影响?
“是吗?那我和你一起去看望外祖母可好?”
从我嘴里打探来的消息你不信还要去验证一番吗?也好这事我也想去了解,是不是这个金屋藏娇必定就是成为一个最大的笑话呢?
“走吧!”
“娇娇我觉得你有点不高兴。”
“我是有点气恼这个月不能回家,必需要等到过年才能回去。”
随口就找一个借口,我觉得我现在撒谎越来越顺口了,特别是对着刘彻的时候。
没想到他却认真的回答我的话:“那你去求父王他必定答应你的请求,要不然我去替你求父王。”
在这个宫里最怕见到的就是皇帝了,开玩笑我还自己送上门去,我那个舅舅疼是疼我但我就是怕见到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于是我赶忙开口道:“不,我求外祖母。”
到了长信殿,那传唤的人立马就开始高喊起来:“太子殿下、陈翁主到。”走进长信殿内,却没想到馆陶公主也在,这母女俩挨的很近好像刚才他们两个正在商量事吧!
我和刘彻规规矩矩的行完礼,只见窦太后望着我所在的方向看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娇娇来外祖母这里来。”
“是!”看了还在行礼的刘彻我很高兴的起身,向馆陶公主走去。
只听见窦太后顿了顿开口问道:“彻儿你今日没有去学习吗?”
“回祖母的话,彻儿听闻祖母身子有不适的地方便邀娇娇一起前来看望。”瞧这话说的多有水平啊!
“好孩子,也过来坐吧!”看这把老太太哄得的多开心啊!连忙让他起身过来坐着。
我走到馆陶公主的旁边靠着她跪坐好低声喊道:“娘~我想你了!”我这嘴也甜啊,我的自我感觉是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而馆陶公主听见我的话,一边帮我理着衣摆一边摇着头开口道:“好了,你这么大了还在撒娇。”
虽然话是这样说的,但是脸上和眼神都表现出很喜欢我这样的。
一旁的窦太后听了,笑着对馆陶公主说:“你这么么大的时候还不是跟我撒娇吗?”然后又对我说:“你就想你娘,不管多大都爱撒娇。”
“母后!”馆陶公主听着忙低声喊着窦太后,脸上带着些不自然。
“你哟,孩子不跟娘撒娇那跟谁撒去?”
看见多馆陶公主窘迫的样子,我抿嘴偷笑,然后对着窦太后说道:“娘不喜欢我撒娇那我跟外祖母撒娇。”
“我们的娇娇如果只跟我撒娇那外祖母以后烦了怎么办?”她笑眯眯的逗弄着我。
“娇娇你可以跟我撒娇,我永远都不会烦的。”在一旁安静的坐着的刘彻突然说了一句,所有人都愣住了,窦太后本是一句玩笑话,却没有想到刘彻却是这么认真的插了这么一句话。
听到这句话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馆陶公主,她又笑着问:“彻儿真的会对娇娇好一辈子吗?”
“姑母那是当然了,我说过要给娇娇一个大金屋的然后对她很好很好。”率带着稚气的承诺从刘彻嘴里说出。
听完这个回答窦太后摆摆手对着已经站起来的刘彻说“罢了,彻儿你和娇娇一起去玩吧!祖母有事要和你姑母说。”
“是!”
刘彻你是真心的说出这话,还是在这里做一个表态,不管这样这句话有两个人听了事非常满意的那就是馆陶公主和窦太后。
馆陶公主满意的是自己找了一个好女婿,会疼老婆女儿不会受委屈,而窦太后的心里也是想这个孩子不管这么样还是会疼人的。
我赶忙说道今天我到这里的另一个事“外祖母我还有事要说。”
“有什么事?”
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在我的身上,等待着我将要说出来的事。
刘彻欲言又止的看着,这些人不知道在想什么,以为我会说出什么不嫁刘彻的话吗?很淡定的开了口:“我想哥哥们和爹了,我想回家等一会儿您让我和娘回家住几天吧!”
然后很淡定的看着众位的表情,刘彻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窦太后似笑非笑的说:“原来是想家了,那你就回你的院子里去收拾,等一会儿随你娘回去吧!”
馆陶公主指着我说:“你这孩子真是离不得家。”
“行了,你我还不了解嘴上说着心里还指不定怎么念着。”
还未等馆陶公主出声,门外就传来:“陛下到~”
刘启进了殿内见到我和刘彻惊异了一会儿,向窦太后行礼后再让众人起身说道“娇娇和彻儿也在啊?娇娇来让朕瞧瞧这几日不见好像又长高了。”
越是不想看见的人却越是出现在你的面前,今天见着这刘启好像老了几岁,但却更有皇帝的风范了。
“那是宫里吃的好,所以我长高了舅舅。”越来越佩服自己了,牙都要到了!
刘启听了笑道:“那我在外面怎么听见有人想要离开啊?”
“舅舅,我不是想家了吗?就像舅舅几日不见外祖母也会想外祖母的”卖萌啊~我有生之年还有卖萌的时候。
“这小嘴越来越会说话了,不过你说的也是,以后想家了就让人跟皇后或者跟舅舅说了我们就送娇娇回家,不许一个人向外祖母说,那样你外祖母还以为舅舅没有照顾好你,会罚舅舅的。”你这么大的年龄你好意思卖萌吗?我想吐槽,舅舅啊舅舅你这段时间是不是给你弟弟整的神精错乱了,话说你们俩是不是有□□呢?对刘武那么好,分的封地是好的,闹这么大的事你还无动于衷,这是一个皇帝会干的事吗?
现在不是我YY的时候,我正了正脸上的微笑说:“好,不过舅舅一定要准许,不然我就上外祖母这里来。”
“看看都学会威胁舅舅了。”
“谁叫你是我舅舅呢,还是疼我的舅舅。”听到我这句话,刘启很开心的笑了。对着刘彻说:“彻儿你也跟娇娇一起回侯府看看吧,这几日你也是很用功了,也去放松放松。”
“彻儿谢父王。”刘彻满脸喜色的应下来,行完礼我们也不说直接拉走我出去了。这娃儿随便拉人手的习惯真是不好。
走出了很远,刘彻才放开我的手,我正在庆幸他的理智回归了,可是他紧紧的抱着我说“娇娇,我真的很开心,比上一次父王答应我们的婚事还要开心。”这话说的多暧昧啊!可是我们两个的身高抱在一起怎么都像弟弟向姐姐撒娇。我淡定的让他抱在,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太坑爹了,太早熟了!
我如愿的回到侯府,呆在家中这几日馆陶公主是早出晚归的,不知道她在忙什么?我八九不离十的也猜到应该是关于刘武的事,不知道她站在那边?而从这我也可以看出这个时代到底是不是我所知的西汉,刘彻是不是那个汉武大帝?心里在真是矛盾啊!一半希望是我知道的历史,一面又希望不是,那样我就不会是那个杯具的陈阿娇了,我的思路也可以做一些小改变。
三日过不管这么样我还是要进宫了,进宫第二天便听闻刘武负荆请罪来了,景帝接见了他,并且是原谅了他,而窦太后却始终没有见她这个最疼爱的小儿子,不久我也和众人一起送刘武离开长安城回他的封地,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个舅舅也是最后一次看见,这个刘武的眼睛一点也不像窦太后,而这全身除了脸型和刘启想兄弟其余地方没有一处相似,这两个兄弟却是截然不同的人。刘启想儒生而刘武却更像一位君王那么的耀眼霸气,或许是因为这段时间经过的事,整个人显得非常的苍凉,但同时又有一份释然和轻松。不管这么说我的这个舅舅有一份他自己的风姿。
刘武走到我的跟前问到:“姐,这是娇娇吧!”
“是啊!你每年送那么多东西给她,她可是盼着见到你!”
“那姐姐你就该送她到我的封地上玩玩,上一次见到她才这么高,老是拉着我让我抱她出去玩,现在都长这么高变成大家闺秀了。”说着就用手比着。
馆陶公主敝了我一眼,然后笑着说“你这是看见她这一刻装嘛。”
刘武没有管馆陶公主说什么,很宠爱的对着我说“娇娇你还记得舅舅吗?”
“记得舅舅,这个是舅舅亲手刻的竹片教我认字的。”我递出一根竹片,这个东西是从那个匣子里取出来,这是从身边的老人打听出来的。那里面的东西每一个都有来历的,都是关于陈阿娇童年最美好的记载。
“娇娇还留着呢!”
“当然了。”他伸手将我手中的竹片接过,好像在回忆什么,然后笑的很开心的还给我。
“真是好孩子,舅舅记得家里还有一套玉简,让人送来给娇娇好不好?”
我没有答话,因为馆陶公主开口了,我乖乖的听着这姐弟两的谈话。
“你呀!就什么都给她,母后也是什么好东西都给她,把她宠的胡搅蛮缠。”这个词能用到我的身上吗?你要谦虚也不能这样贬低我嘛,我给刘武一个很无奈的眼神。
“娇娇这么乖,我们不宠她谁宠啊,再说那些东西姐姐你还觉得有多稀奇的吗,不过是给孩子一个小玩意。”他对着我眨着眼睛,一边又回答馆陶公主的话。
“行了,知道你多,但是也不能这样的表现出来,那些嚼舌根的还不知道要说出什么话来。”
“做弟弟的孝敬姐姐,作为舅舅我疼外甥女有什么可说的?”
可是你前面做的事,会让人以为是你收买了馆陶公主替你说话的。说道好东西,那我就有要的了,我拉拉刘武的衣摆。
“舅舅我不要玉简,你给我送书来好不好和那些长安城没有的东西。”
“娇娇还不稀罕那些东西,要书啊!难道要成为一个大才女。”
“舅舅,你笑我!”
“好了,娇娇不许跟你舅舅撒娇,武该启程了。”
“那姐姐保重,如若有需要就差人来找弟弟,弟弟定不会让姐姐失望。”
“去吧!姐姐这里没有什么事,你啊!想开一点就是,就这样当一个王其实真的不错。”
“姐姐替我向母后道一声‘儿子不孝’也让皇兄放心武绝没有丝毫反心。”这句话说的有多真诚就有多真诚。
“唉~皇兄心里从来就是清楚的,只是你这次真的太糊涂了。”馆陶公主看了梁孝王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口说道。
这次虽然说的是众人来送行,其实不过就是馆陶公主带着我们兄妹来送行,景帝、窦太后连人都没有派来。
看着刘武很潇洒的骑上马,但却带点忧郁小生的感觉,我不知道以前送行的阵仗是什么?但是就我们几人,配不上他梁孝王的仪式,不是说他天子旌旗,出门以天子仪仗吗?
如果刘武你不是有这个身份这个时代那么你和窦太后是母慈儿孝的一家人。
(据《史记》记载景帝,居然在一次酒会上从容说:"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王"。
《汉书》卷四十七《梁孝王传》传主梁王于叛军对抗、颇为英勇,但对兄长终究没有反戈插刃;刺杀败泄、十分害怕,因姊求母、取得谅解;从臣之议、贱车入关、躲进主园、伏质阙下,及郁郁而终,不难见其孝悌之义。景帝派人迎接、不见梁王、受母冤屈,也焦急恐惧;见母绝食、难过害怕,同姊商量,却也见其慈仁孝爱。而太后不见少子,大哭大闹;梁王病死,伤悲不能进食;见到少子,相对痛哭,又见本能之爱并不被皇家气派所掩盖。
“孝王慈孝,每闻太后病,口不能食,常欲留长安侍太后。太后亦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