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5(1 / 1)
公公与御史,本来在历史上是水火不相融的两个阶层。但今天却极为默契的站在了同一个阵营之中,只是这二人并不了解许多隐情,也没有对最后入内库门的那位崔静卿投以足够的重视。
这些奸滑的商人们已经察觉到,一直沉默的乙四号房,乃是钦差大人属意的代言人。
今日这四位大员之中,从京里来的黄公公自然代表宫里,郴州总督谭学清代表朝官系统,御史大夫郭铮代表言官系统,而李瑾瑜……代表的势力却有些多,比如内库转运司,比如监察院,甚至也包括太常寺这个管理皇族的机构。
首先由内库转运司对去年各商号的盈余亏损情况进行了一下汇总,当中自然不乏勉励之辞,而负责演讲的转运司副使马楷最后更是严厉无比地通报了朝廷对于刘家的查处情况,这是警告阶下的那些商人们,不要以为朝廷没有看着你们。
由于刘家的倒闭,今天来内库开标的商人比往年硬是多出了三倍。李瑾瑜本意是想这些商人们也有口饭吃,所以才会有细分这个提议,没料到竟是没有人领情——虽然明白是因为这些商人并不知道呆会儿的情势发展,才会如此强硬的提出反对,可李瑾瑜依然难抑心头吕洞宾的憋屈感觉。
副使马楷为难地回头看了李瑾瑜一眼,李瑾瑜挥挥手,示意罢了此议。
这些商人们此时心里总想着,刘家留下来的那六项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不会与孙家去争……可是呆会儿崔静卿肯定要把刘家的那六项全部吞进肚子里去,这些商人们只有去吃那可怜的两项。
事前有情报过来,岭南熊家与泉州傅家这次都准备了一大笔银子,磨刀霍霍地准备接受刘家的线路,呆会儿一旦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些商人们可是要吃大亏的。
这些郴州商人们……如今最怕的就是乱,孙家已经说好了原属刘家的份额他们不插手,这些商人们今天已经可以多吃好几碗肥肉,当然不希望有人打乱自己的计划。
商家叫价一共有三次机会,而且开的是明标,所以如果第一次有人喊的价超过了自己,这些商家们还有机会再行加价,最后以第三次为准,很简单的中标原则——价高者得。
然后中标的商家则要在第一时间内,或欣喜万分,或心痛肚儿痛地取出周达四成的定银,交到花厅之中——花厅之中是转运司的会计人员,还有由京都户部调来的算帐老官,他们负责比对各商家拟上来的数目,以及对最后中标商家交上来的银票进行查验。
已经很多年没有商家傻乎乎地抬着十几箱银子来开标了……谭学清沉吟少许,面现为难之色,说道:“话虽如此。只是此事非同小可,我看李大人还是禀明朝廷,交宫中议后,明年再缓缓推行不迟。”并没有等太久,郴州总督谭学清也赶了过来,而一直磨蹭在后院的御史郭铮也终于走到了前厅。
到此时,主持及监核内库开标一事的四方大员终于齐集一地。郭铮如今早已不是京中风光的都察院左都御史,但巡察各路,还是有一定的权力,他与李瑾瑜旧怨未除,所以见面时难免尴尬,四位大员互相行礼之时,总觉得李瑾瑜那平静冷漠的眼光里藏着几丝凶险。
李瑾瑜坐在第二张椅子上,微笑与谭学清说着话,却将今天的情形看的清清楚楚,盯着此事的人太多,不论是谁,不论是哪个势力,都很难一力完成台面下的交易,历史形成的内库开标程序,极为有效地保证了公平。
副使马楷为难地回头看了李瑾瑜一眼,李瑾瑜挥挥手,示意罢了此议。
谭学清沉吟少许,面现为难之色,说道:“话虽如此。只是此事非同小可,我看李大人还是禀明朝廷,交宫中议后,明年再缓缓推行不迟。”并没有等太久,郴州总督谭学清也赶了过来,而一直磨蹭在后院的御史郭铮也终于走到了前厅。
到此时,主持及监核内库开标一事的四方大员终于齐集一地。郭铮如今早已不是京中风光的都察院左都御史,但巡察各路,还是有一定的权力,他与李瑾瑜旧怨未除,所以见面时难免尴尬,四位大员互相行礼之时,总觉得李瑾瑜那平静冷漠的眼光里藏着几丝凶险。
23.244.120.65,23.244.120.65;0;pc;2;磨铁文学因为转运司突然决定,将原来的十六项细分成三十四个小项,并且今年不再进行捆绑式招标。
这些郴州商人们……如今最怕的就是乱,孙家已经说好了原属刘家的份额他们不插手,这些商人们今天已经可以多吃好几碗肥肉,当然不希望有人打乱自己的计划。
今天如果依着转运司的意思,将十六大项分成了三十四小项,虽然从表面上看,大家还是可以各持底线,但是预料中本该归孙家的八大项,分两次捆绑招标,全部被细化之后,谁能知道会不会有哪家商人忽然红了眼,想抢些孙家的份额?
毕竟不再捆绑之后,那些最赚钱的进项,似乎所需要的银子,也并不是太多了。
郴州城中昨夜辛苦的青楼姑娘们被这道雷声惊醒,骂了几句脏话。又钻进棉被里沉沉睡去。
正在街上向父母讨大钱要买糖人儿吃地孩子,以为是老天爷说自己不乖,打雷罚自己,吓地哇哇哭了起来。
后院里正翘着腿对老树根撒尿的那条黑狗,被这雷惊的浑身一哆嗦,前肢俯地,将狗头埋进毛茸茸的包裹之中,学起了鸵鸟。
内库转运司的官员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唱礼,然后各房开始出价,出价自然不能像在青楼里标姑娘一样喊将出来——五十两!
一百两!——朝廷做事,总要有些规矩,所以有意某一标,比如棉纱北路的商家会在官员唱礼之后,通过核计去年的利润以及今年的走势,由自己带的老掌柜进行细致的计算,然后在纸上写下一个准确的数目,封入牛皮纸袋之中,由阶下应着的转运司官员交到正堂左手边地花厅之中。
“李大人,此议不妥吧。”黄公公被李瑾瑜削了一通脸后,竟是依然表现的足够沉稳,肥脸上挤出笑眯眯的神情,说道:“往年规矩。十六项就是十六项,怎么忽然要细划?这事儿总得京里拿主意才是。”李瑾瑜笑着捂着耳朵,看着宅院之外那枝冲天而起的春雷。
这些奸滑的商人们已经察觉到,一直沉默的乙四号房,乃是钦差大人属意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