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幅油画》的由来与总结(1 / 1)
虽然本文篇幅很小,但是毕竟是自己第一次写小说,所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以便以后的提高,顺便提一下写它的缘由。
由来:
03年夏天,换了个宿舍。搬进去的时候,看到角落里放着一幅油画,几乎与我等高,上面落满了灰尘。一个素衣女子斜倚着一堵斑驳的石墙,双手绞着衣角,一脸的羞涩与纯真,两个乌黑粗大的麻花辫垂于胸前。画得很逼真,只是女子的脸色过于苍白,尤其备课到半夜的时候,偶然目光触及,总有些惴惴,脖子里凉飕飕的。估计前面的住户是个美术老师,因为角落里还堆着一些废弃的绘画器械。我是个想象力比较丰富的人,夜半无人,空对着这么一个面色苍白的女子,不免多出一些诡异的遐想:她是谁,从哪里来,又经历过什么,和画她的人是什么关系……
原因种种,一年后我又搬了一次家,当时刚搬进来的时候,房东跟我说那幅油画如果我不要的话就扔掉好了,但却没有告诉我画的来历,房东收了房租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我搬走的时候也是电话联系,让我锁门之后将钥匙放在外置的小厨房某处即可,所以始终没有机会问。走的时候,我本想带走的,只是它实在太大,只好作罢。我后来还遇到过后来的住户,一个教计算机的老师,当我得知他住在我原来的房间的时候,我想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问一下他那幅油画的命运,会不会扔掉了呢。谁知道他的第一个反应也是跟我提起那幅油画,说画得很好,几可乱真,问我是否知道它的来历。
当时我就想写个故事,只是没有什么大体的框架,诸事杂陈,不久就淡忘了。直到05年夏天,要离开从教四年的学校去读书,不觉有些感慨,便想起了这件事,开始构思,监考的间隙,写了一两万字。然而懒惰的天性使我很快就停笔了。开学之后,功课繁重,但是人是个很奇怪的动物,越忙的时候,思维越是四处散逸,拢都拢不住,十一月开始在图书馆自习的间隙断断续续地写,直到前天06年1月16日完工,计字九万许。
总结:
发现了诸多不足,也有若干收获。
不足之处主要有四:一、性格扭曲。女主角性格的塑造前后有冲突。女鬼出场的时候是个开朗多言搞笑的形象,后来在其回忆往事的时候,色调灰暗,十分压抑,人物性格也变得抑郁寡言,后来回忆结束骤然变回开朗搞笑的个性,过于突兀,读者很难接受。虽然我也有解释,但虽能大致自圆其说,总归有些勉强,如果是一个长篇,那么人物性格经过各个阶段的逐步演变而前后有所不同是正常的,也是成功的,而在短短十万不到的文章中这么做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勉为其难的结果,导致了性格的扭曲,甚至人格的分裂;
二、风格不一。这一点与女主角性格塑造的失败有关,小说前半部分属于轻松搞笑的类型,不论是与舍友之间的情节还是初遇女鬼时的情节,都是如此。而后半部分关于女鬼的回忆则是比较沉重的,行文也比较压抑。最后的结尾,却又突然回归轻松搞笑的风格。这么短的小说中,前后风格迥异,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
三、主题不明。这里的主题不明,并非说本文没有主题,主题还是有的,只是不够明确。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是想写篇惊悚的鬼话,以恐怖为主题。写到女鬼回忆童年的那段,想刻画一下人性的丑恶,深刻一把。最后,写着写着便成了凄惨的爱情故事。一本小说,没有主题,不行,主题多了,也不行,尤其对于一个中篇而言,更是致命的;
四、结尾潦草。刚开始写的时候是凭着一时的兴趣,写到后来就变成一种责任与负担了。不写完,对看文的朋友无法交待,也对自己无法交待,只是当兴趣消退,却又不得不将其完工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将不少该细描或深入的地方阉割了,只想着早点结尾。其实就本文而言,如果在结尾之前,描写女鬼与男主角在一起呆上几天,情愫渐深,然后才走,这样的话,可能就会减少不少的突兀感觉了。
通观本文的以上四大缺点,都是断断续续写作的弊病,因为写小说如果不能一气呵成,很容易受自己当时心境的影响,往往导致前后不一,自相矛盾。
当然不足虽多,还得总结一下自己的一些优势,否则就没有信心接着写下去了。呵呵。一、文笔细腻,能够通过人物行为等的细微变化,折射出人物内心的激烈冲突。二、文风够酸。不知道算不算优点,凑不足数,姑且列上,哈哈。大家有没有要补充的?嘿嘿*^0^*
接下来会在同一本小说里更新一个相关的外篇,然后新开一帖,写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名称暂定为《天道诛天》,哈哈-^o^-
总结完毕,继续努力,谢谢大家的支持,希望我们能继续同行。⌒_⌒
冷清笛
2006-1-18
附:关于女孩的性格问题的说明(狡辩):不少朋友认为文中女孩的性格变化太大,说明如下,女孩原来双亲在世,十分宠溺,性格开朗;后来迭逢惨变,人心鬼蜮,变得沉默寡言;就读大学之后,尤其遇到了男友,在爱情的滋润下,又恢复了往昔的开朗;男友谎话连篇,在一次次的沉重打击之下,女孩变得精神脆弱,性格也开始抑郁起来;投水自尽,往事如烟,女孩顿悟,人生在世,如梦而已,何必整日惶惶,于是女孩(女鬼)恢复了开朗的个性。哇哈哈,顺理成章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