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哭离别痛(1 / 1)
第二天,收拾完毕,顶着霞光,我们夫妻二人向难急奔而去,绕过狐仙沟,往卫城方向飞行,急行了一日到得卫城,卫城的宝塔还是正直的,立在卫城的上空给卫城带来了许多威严的美,卫城与一年前的卫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市井然,看不到欺行霸市的行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姑娘小媳妇也打扮的十分俏丽,漂亮,行走在市区,老少爷们都带有各式的笑容相互问候,连卫城城门的卫士也都把腰杆挺的直直的,认真的检查来往行人,也免去收取小费的麻烦。
不容逗留,火速赶往常岭,在村中街道停步,我丈夫四处观望,凭记忆来到一家大院门前,大门两旁长满了荒草,与往昔相比,丈夫感到凄凉,刚要进门,便有一少年迎了出来,那少年和我丈夫长相不差分毫,只不过比我丈夫矮了一头,多了份属于孩子的天真,向我们打了招呼,便喊起妈妈,有客人来了。
妈妈闻言,走出门来迎接我们,妈妈是个中年妇人,头上布满了白发,两只灵秀的瞳眸染满了血丝,眼角也爬满了皱纹,嘴角带着和善可亲的微笑,是个宽厚待人的妇人,初次见面就能给人亲切感,妈妈打量着我丈夫,刚要张口说话,丈夫急忙跪下,叫着妈妈,双眼流泪,满脸泪水。妈妈,儿子想死您了。
我也跪下喊着妈妈,止不住的泪水也从双目中溢出,妈妈倒是刚强,眼里含泪不流,扶起我二人,那少年拉着哥哥,妈妈领着我,四人同行来到屋内,妈妈用手摸着我的脸颊,上下转着摸,摸的我心里热呼呼的,泪水控制不住的向外涌出,摸完我又摸儿的头,小弟更是忙个不停,又是沏茶又是倒水,和乐融融的亲情氛围温馨的使人落泪。
亲热一阵,便谈起了家常,谈别后的事情,谈的是没完没了,谈的四人抱头大哭,还是妈妈止住了哭声,悲声说道:“注儿取手巾来。“随后又道:“洪儿不要在哭了,今天你能把这么好的媳妇带回家中,妈妈已经很知足了,大喜的日子,咱们高兴才是,咱们要好好庆祝一下。“
听完母亲的话,大家破泣为笑,擦干眼泪。
常洪言道:“请问妈妈近日家中是否有事发生。“
经他一问,母亲的话可就长了,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你爸爸年幼时走失五年,回来后被你爷爷相逼与我完婚,与我相守三年,生下你弟兄二人,你爸爸十分疼爱你们,成天守着你们,与你们玩乐,注儿刚上二岁他就为难的对我说,他要对得起孩子要做些买卖,虽然家业很大,总不能坐吃山空,也给孩子们打些基业,我听你父亲说的也在理并没有多想,点头答应了,你爸爸见我答应了,第二天便离家而去,一去就是半年,回来带些银两,问他做什么买卖,他也不答,只是一笑了知,习惯成自然,以后的事也就没人打听,愿来就来,愿走就走,每次回来除了与你们亲近,别的什么也都不问,停留一天二天,仍些银两便走,一走就是一年半载,我带着你们兄弟,母子三人过生活,因为你爸爸每次回来都仍些银两,我们母子的生活过的很好,在村上也算是好户,村里人见我们孤儿寡母的过的很富裕,便眼谗,时常到家里捣乱,恐吓,半夜三更也有蒙面人诈取银两,我们母子一到夜间便难以安眠。特别是洪儿走失后的这些年,我和注儿更是度日如年,剩余银两被人榨的一干二净,后来银两没有了,便拿米拿面,我们娘俩时常断粮,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你父亲前些日子回来,我便与他诉苦,哭闹着不让他走,他也答应了我不走,谁知第二天又仍下银两,写一字条,人又不见踪影了。“
妈妈拿字条给我们看,上写&39;夫对妻不起,不告而别,实有内情,数年来我都在寻找洪儿,现如今已有眉目,找到后定让洪儿回家看你,洪儿回家后,一切听洪儿安排,不可有误,我在等你们的到来,家已安好,夫述。&39;
看过字条后,洪儿暗笑,这个爸爸真是慌言连篇,让人难以了解,妈妈见洪儿有了笑容,便说:“注儿帮妈妈烧火做饭,咱们吃顿团圆饭,让我们母子四人欢庆一场。“要做饭,我这当媳妇的也不能闲着,等吃现成的饭不会太香,妈妈让注儿抓鸡,要杀鸡,吃鸡肉那可正对我的胃口。
吃完庆喜饭,各自休息去了,第二天洪儿也急着走,一连在家休息五天,村里只白天有些上了岁数的妇人和妇女不断的来串门,说是串门实是都来看我这个新媳妇,临走时都说那么几句话:常家有福,洪儿娶个好媳妇,这样的媳妇天底下打着灯笼都难找。
我刚听时心里美美的,听多了也就不往心里去了,甚至还有些反感。白天乱哄哄的,这些民间女人,不懂礼节,人家刚团圆总跟着凑热闹,我不希望白天来人,倒想夜间那些抢银两,抢米面的多来些,添添热闹才算是真热闹,可惜一个也没来,真叫我扫兴。
在常岭一待就是十天,十天后,洪儿做好了妈妈的思想工作,为了生计妈妈同意和我们一起走,打理行装,其实也没有带什么东西,只是带些穿的衣物,将门窗封个严实,四人走出家门,日头正好从东方升起,红红的脸,映红了半边天,四人相互依扶的走出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