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番外 两个女人(上)(1 / 1)
(一)那拉氏皇后
弘晖死了。她还是没能保护好他,让他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
他只有八岁啊……
虽说是死于风寒,但实际情况,恐怕府里的人都是知道的吧。弘晖就是后院争宠的牺牲品。这么多年了,她看过了那么多的悲剧,看过多少格格侍妾甚至是侧福晋年氏因为“大意”失去了孩子,现在,轮到她了。
应该是报应吧,她虽说没有主动参与过,但每次她都是知晓的一清二楚的,她只是纵容,站在一旁看着一个个女人失去了有着与他丈夫相同血脉的孩子。这应该算是助纣为虐吧?
所以,现在报应来了,弘晖也走了,她成为了后院众多可怜的失去孩子女人中的一个。
之后,她也努力了,努力的调养身体,从弘晖的死中走出来,不着痕迹的讨好着胤禛,让四爷多在她的院子里留宿。
四爷大概也是怜惜自己的吧,所以多数时候都不会拒绝。她也知道,他需要一个嫡子,所以也多有努力。
但无奈,她的肚子很不争气,一直没有动静,看了很多大夫,才终于使自己相信了,她的身体在早年生子时就受了重创——这也是后院女人们的好手段啊,另外,弘晖的死也给了自己太大的打击,要想怀上一个孩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她绝望了。
就在她想着直接去小佛堂礼佛不再过问这些事的时候,希望有出现了。
皇上将他与良妃娘娘的小女儿交给了四爷,四爷又将这个孩子养在了自己名下。
这个孩子是个身份敏感的:良妃娘娘是八爷的母妃,这个孩子就是八爷的亲妹,而八爷又是四爷争夺大位竞争最激烈的对手,两人的关系几乎都可以说是水火不容了,虽然面上一点也显不出来。这大概就是身在帝王家的男儿普遍具有的特点吧。这个女孩儿,处理的好了,就是最好的争宠工具,处理的不好,这个孩子就是个地雷。
但她有自信,这个孩子一定会是她地位的保障。
当她结果孩子的时候,心还是不由自主的悸动着。十多年前,也有这样一个孩子,躺在自己的怀里,白白嫩嫩的招人爱,可是现在……情不自禁的,她有些将这个孩子看作弘晖的化身,是上天赐给她对弘晖离去的补偿。
她开始竭尽全力的去照顾这个孩子。她想象着这就是弘晖,虽说是个女孩儿,但她相信着,这就是弘晖。
上天似乎觉得她不够凄惨。
这个孩子从来就没有醒过。这个事实让她焦躁不安。
大夫看了不知多少,御医们都快在府里安家了,但是始终都只得出一个结论:格格只是睡着了,至于为什么不醒,臣等无能为力。
前两年,她还能坚持着,她告诉自己,这是弘晖在抱怨呢:额娘,你为什么没能保护我?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做梦,梦到弘晖躺在冰冷的棺材中,睁开圆溜溜的大眼睛,质问着自己。
后来,在嬷嬷的劝说下,她终于明白,这个孩子不可能是弘晖。弘晖不可能这样折磨她,折磨他的额娘。而这个孩子,只能也只会是她争宠的工具。
看开了,她不再为这个孩子做噩梦。她还是竭尽全力的去照顾她,只是,她开始用这个孩子各种理由去找来四爷。
她不会傻到说这个孩子病了,醒了什么的,那只是最初级的手段,太过低劣,她不屑于用。
她学会了利用四爷对于普通父亲的渴望。
她知道几乎每次他留宿在她的院子里晚上都会去看那个孩子,但是她始终不戳穿,甚至每每在他面前提起这个孩子今天是不是动了动手,或是眨了眨眼睛,抑或是眼睛咕噜咕噜的转了。
如她所料,四爷有些沉迷于这样的亲情了。
而她,越来越不希望这个孩子醒来。一旦她醒来,她的心便不再那么容易捉摸,也不能完全确定她是不是偏向自己的,会不会帮着自己……
但是,老天爷从来没有听到过她的愿望。
那个孩子还是醒了。在四爷登基后的第四年,这个孩子睁开了眼睛。
虽说醒来后呆呆傻傻的,但不久就恢复正常了。
她努力做好一个慈母,但是,每次看着这个孩子的眼睛,她就会一阵恍惚,想道:要是弘晖也能长这么大就好了。
孩子总是最敏感的,他们知道谁是对他最好的。
那个孩子,应该是感觉到了自己的假意,甚至她怀疑她知道自己将她当作了替代品。
所以,那个孩子不再过于亲近自己,转而去亲近胤禛。
她尽力告诉自己,这也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个孩子还是养在了自己的名下,这个孩子得了皇上的宠,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是,该说果然么?别人的孩子养大了也只能是白眼儿狼。
这个孩子从来不会帮她留住皇上,甚至会把皇上拉出去。虽说不是拉到别的院子里去,但是这样的事情还是不可原谅,让她难以忍受。
看着镜子里那个容颜憔悴,脸色有些蜡黄,眼睛浮肿充满血丝的女人,抿抿唇,镜子里的那个女人也抿抿唇。镜子里那个女人悲哀的样子都让她不忍心看下去。
但她只能看下去。打上一层又一层的粉,画上浓重的妆彩,掩盖着自己的年华早逝。
她终于忍不住了,她跟嬷嬷抱怨着,却没注意到那个孩子。
她知道了,那个孩子知道了。知道自己不是她的额娘,她更没有义务去帮助自己了。不只这样,皇上知道了消息是自己透露出来的,更是狠狠惩罚了自己,以她身体不适的理由,将后宫的大权交给了其他的妃子一起处理,让自己“好好养病”一年。
那个孩子去找了胤禩。
那个孩子每天都出宫。
那个孩子从来没有来看过自己。
那个孩子……
有一天,她的探子发现这个孩子准备了“家宴”。
她想,也许是时候复宠了。
她打扮的美艳端庄的去了家宴,装作只是恰好来到。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结局。那个失败者的女人仍旧牙尖嘴利,不肯服输。
她心情有些复杂。最后还是那个孩子帮了她。虽说之后的气氛十分沉闷,但不可否认的,这个孩子帮了她。
之后,她继续回去“养病”。对那个孩子,却绝不是这样就能原谅的。
之后的之后,那个孩子走了,跟着她的八哥出宫游历:这大概是清史上独一份的吧。
之后的之后,对她来说,就没有之后了。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因为这么多年的积劳成疾,又因为忧思过重,是撑不了多久的了。
所以对于太医说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她一点也不惊讶,也不担心。
也许,这对她,对他们,都是一种解脱吧。
所以,没有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