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江湖夜雨品水浒(精选) > 第18章

第18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海蒂 重生爸爸是闺蜜 畅行仕途 被窝里的流氓 貅玉 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 才不是搅基呢! 来自远方的阿姨 望花魂·血花 走钢丝的完美双打

这话虽然比较偏激,但确实也有些道理。

像《三国演义》,看到曹操、刘备、关张等这些老一辈政治家呜呼了以后,剩下廖化之类的小人物耍来耍去,确实没有什么意思。《西游记》中后来妖怪的面目多有重复之处,尤其是最后一回,弄来个什么寇员外啰里啰嗦地聒噪,也没有经历什么高潮就到了西天,读来感觉不好。还不如人家《封神演义》上有个什么万仙阵这样的大阵势,有点儿轰轰烈烈的热闹劲儿。我觉得《西游记》最后该安排群妖联手,布个非常牛的阵法,各路妖邪一同对付孙悟空等,打个天花乱坠才好玩。

《水浒传》后面的情节也不大好看,受了招安后,看起来心情不爽,作者的文字也写得有气无力。不过我觉得《水浒传》后面的情节如果去掉打大辽,征田虎、王庆这几回,直接写讨方腊,应该还是比较有意义的。这样《水浒传》一书的悲剧性色彩更为浓郁,思想意义远比只看到第七十一回聚义为止要深刻得多。

当然,《水浒传》一书作为旧时的小说,不能全用现在的标准和要求去衡量,《水浒传》一书瑕不掩瑜,它的光彩和魅力是大家公认的。

《水浒传》的光彩(1)

《水浒传》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自有不可磨灭的光彩,有着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欢,历朝虽然禁此书,但还是禁不住的,《荡寇志》等污蔑之文也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先说一下《水浒传》的艺术特色。书中的语言来自民间,读起来十分亲切,易于接受。这在古代小说是比较早的,比之三国的准文言应该说前进了一大步。有时我想,《聊斋志异》如果蒲松龄写成白话文,恐怕阅读率要高得多,而现在是比较艰深的古文形式,所以好多人只看译文或改编的故事,失色不少。旧小说中,《水浒传》当属最早应用白话文的小说,可以说是开后世风气的先驱。

《水浒传》中的语言简洁明快,但人物形象却丰满生动,个个性格鲜明。像金圣叹所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刻画人物的艺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水浒传》中的语言好似传统国画中的白描技法,虽然比之西洋画的细腻处有所不及,但神采犹有过之,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水浒传》中的语言也是这样,叙述简略,但神韵全出,不像外国文学和现代一味模仿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字那样唠唠叨叨地写景写情。《水浒传》语言比较独特,有鲜明的个性。现在如果一说“这厮”、“恼将起来”等这样的词句,人们往往立刻会想到《水浒传》上去。其实直到现代如金庸先生的作品中,也有不少《水浒传》语言的痕迹。且看《倚天屠龙记》中的这几句。

张翠山霍地站起,满脸怒色,喝道:“便是这厮!”……张翠山左手一挥一掠,使出新学的那套武功,却是“天”字诀的一撇。史镖头棍棒脱手,倒撞下马。祝镖头待要退缩,却哪里来得及?

这语言是不是和《水浒传》中的极为相似?

可惜如今好多新派作家们不是沾满泥巴的山药蛋派,就是后殖民地风花雪月的小资派,诗歌小说等多模仿西方文学,有的甚至不是译文胜似译文,洋味十足。当然外国的风格手法可以借鉴,但中国传统文学的语言还是很有生命力的,盲目学洋味,而摒弃传统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底蕴,是很愚蠢的。像金庸小说对古文化的继承就比较好,我认为这也是金庸小说流行的原因之一。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对国人的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

对于《水浒传》的艺术性,各派名家及各大学科班出身的前辈已研究得极为详尽,在此不再赘述。这里就我个人的看法说一下《水浒传》的思想价值。

如今,好多人尤其是女孩是不怎么喜欢看《水浒传》的,觉得书中的人都太粗鲁,比较野,和现代文明社会有点儿格格不入。但我觉得此书的价值至少有两个。首先,《水浒传》第一次正面描写了造反精神,第一次把反抗官府的人物作为英雄好汉来描写,数百年来不知鼓舞了多少豪杰。毛主席说《水浒传》好就好在投降,是反面教材,其实是嫌《水浒传》造反不彻底,有点儿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其实毛主席应该是很喜欢《水浒传》的。如果说投降反动,《荡寇志》更反动,毛主席为什么不批?这恐怕有点儿类似《笑傲江湖》的任我行对待余沧海一样,余沧海再练几十年也未必能让任我行不佩服一下,意思是不值一提。让任我行不佩服也要上档次的。

我觉得《水浒传》的第二个可贵之处就是嫉恶如仇的侠义精神,一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无畏精神,一种轻生死重大义的英雄本色。而现在我们越来越缺少这种精神,现在的人越来越精明了,越来越唯利是图了,舍生取义等行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犯傻”。所以就有了歹徒当街凌辱女性而众人围观的现象,就有了女孩子为了商家许诺的一件羽绒服而当众脱衣等无赖无耻的行径。好多人为了一己之私,就欺下瞒上,抹杀良心,见义不敢为,明哲保身,甚至不惜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什么厚黑学、老狐狸经之类的奸猾哲学盛行,人们以奸猾为荣,忠直为耻,正气衰微,邪气日长。

但是久而久之,这样的社会是可悲的,人们之间存在的是欺诈和不信任,成为一盘散沙。一个中国人是龙,十个中国人是虫,面对恶势力或者外敌像绵羊一样地顺从。民族的脊梁软了,那怒喝“流血五步,伏尸二人,天下缟素”的壮士安在?“虽万千人吾往矣”的侠踪难觅,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悲哀。

宋朝积贫积弱(积弱是实,宋时其实不贫),但若有一半人能像梁山好汉一般如狼似虎,又何愁辽国来侵,金国犯境?中华男儿多几个如梁山好汉者,又怎么会在

抗日战争期间,几个鬼子就统治几万中国老百姓?国人常以

南京大屠杀来控诉日寇暴行,诚然日军残暴如兽,但据说南京守将唐生智手下有十几万之众,而日军两个师团不足五万。唐却弃城狂逃,军民也乱作一团,据说数千百姓被几十个日军押到江边屠杀,却无人反抗。国人怯弱如此,可怜亦可叹。反观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等为什么坚守好几年,逐街逐巷地争夺厮杀,愣是拼得有天下无敌之称的德军成了强弩之末。英国空军为什么能咬紧牙关顶住,使纳粹德军不能越过窄窄的多佛尔海峡一步?强者总会赢得更多的尊敬,而甘为羔羊的弱者,靠别人的可怜而生活的,总不免令人鄙视。虽然我国古时极富舍生取义的传统,但到了近代,却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敢于单身鏖战的勇士”,这也许正是近代中国衰落的原因之一吧。

《水浒传》的光彩(2)

所以我非常喜欢《水浒传》中的这种精神,希望大家也多读读《水浒传》这部书。读了《水浒传》,胸中豪气顿生,侠义之心日盛。行侠不一定舞刀弄棒,有时候一种精神、几句言语用来匡扶正义也是行侠。如果终日怕歹徒、怕老板、怕不能升职、怕不能加薪,怕这怕那而畏首畏尾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又哪里有半点儿堂堂中华儿女的样子!“该出手时就出手”,正所谓“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坚持正义,无畏无惧,活得有骨气,有气节,这才叫不枉活了一世,活得精彩。考证篇

我这里的考证,其实全是“伪考证”。因为觉得考证非常时髦,所以也来个“扮猪吃老虎”。但我既没有专家的知识水平,也没有他们详尽的资料,说穿了就是唬人的,其实还是杂评一类。当然在专家们眼中看来,可能还兼有搞笑的功效。有如大将军看小孩子过家家一般排兵布阵,有时也觉得好玩好笑。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http://www.shukuai.com/书快电子书论坛 由会员(沫沫)为你制作。

【书快电子书论坛-4020电子书】-立志要做最新最全的txt文本格式电子书下载论坛!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http://www.shukuai.com/书快电子书论坛 由会员(沫沫)为你制作。

目 录
新书推荐: 快穿:谁让我是男主的白月光呢 展昭传奇 鸣佐不作为,我和斑爷给打个样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大明王朝1556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天与咒缚弱?我怒开八门遁甲!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