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 第162章

第162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最终超玥 朱户人家 剑桥中华民国史 二憨媳妇 总裁爱上猫 前妻,再给我生个孩子 都市同居物语 美人轻狂 『家教』How are you 清瞳吾爱

希特勒发动了新攻势,德军势如破竹,直达高加索油田的边缘(高加索是俄国军事机器所依赖的供应基地)。但是希特勒分兵两路,指向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两个目标。他的军队在这里遭到了严密的阻挡,在攻占这个“斯大林城”(City of Stalin)的反复顽强战斗中受到极大的伤亡。他变得被这个挑战的象征迷住了心窍。当冬天来临时,他仍不许任何人撤退。他注定要使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陷入被包围和被俘的厄运,因为这一年岁末时俄国新征集的部队已到达了战场。

在斯大林格勒所遭受的惨败,使德军耗尽兵力,不能固守他们的漫长战线。唯一的出路就是撤退。将军们都极力主张撤退,但希特勒顽固地拒不批准。他对所有争辩的理由都置若罔闻,始终坚持“不许撤退”。但是这一句一再重复的口号并不能扭转败局,只不过使得每次最后的撤退都是经过一场惨败之后才被迫实行,由于延误过久而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希特勒的兵力日益蒙受战略上过于铺开的影响——这曾是拿破仑被毁灭的原因。兵力不足的情况格外严重,因为在1940年战争已扩大到地中海。当时,墨索里尼利用法国沦陷和英国虚弱,乘机投入战争。这反而给英国提供了在其海军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地区进行反攻的机会。丘吉尔对机会抓得快——有的时候太快了。英国在埃及的机械化部队,虽说规模不大,但很快就粉碎了意大利在北非的旧式部队,而且征服了意大利的东非领地。它本来可以继续向的黎波里进军,却停驻下来以便能使一支部队在希腊登陆。这一为时过早和准备不足的行动被德军轻而易举地打退了。但意大利在北非的溃败,使希特勒往那里派出了由隆美尔指挥的德国增援部队。不过,希特勒正在一心对俄国打主意,因此他只派出了一支仅足以支持意军的部队,从未做过强有力的尝试去夺取地中海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门户——苏伊士运河、马耳他和直布罗陀海峡。

所以,希特勒实际上仅仅是打开了另一个使兵力逐渐枯竭的渠道,这终于抵消了隆美尔使同盟军扫清北非的工作推迟了两年多的反冲击的胜利。

由于日本于1941年12月参战,这种战线全面过长所必然要引起的后果被推迟了,战争也延长了。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希特勒的前途是更加致命的,因为这使美国的力量投入了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失去战斗力,其暂时的效果是,日本人在西南太平洋(马来亚、缅甸、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攻占了同盟国的阵地。但是,在这种快速扩张中,他们的手伸得太长,要保住这些战利品远非他们的能力所及。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小的岛国,它的工业力量是有限的。

大战的第三阶段

一旦美国的实力显示出来而俄国也幸存下来发展它的实力,轴心国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败局就成为肯定无疑的了,因为它们加在一起的军事潜力比同盟国的要小得多。唯一尚未肯定的是,还要多少时间轴心国才会战败,以及败局彻底到什么程度。当侵略者退居守势时,他们最大的希望莫过于拖延时间以等待“巨人们”(Giants)变得厌倦或发生争吵,从而取得较有利的和谈条件。但是,这种长期抵抗的可能性有赖于战线的缩短,轴心国家的领导人却没有一个能忍受自动退却的“耻辱”,于是,只好死守着每一个阵地直到崩溃为止。

在大战的这个第三阶段,并没有真正的转折点,有的只是一个汹涌澎湃的高潮。

这个高潮在俄国和太平洋显得更加迅猛,因为在这些地区,不断增长的实力优势和广阔的机动余地结合在一起。在南欧和西欧,这个高潮受到较多的阻碍,因为战区比较狭窄。

1943年7月,英美部队首次重返欧洲,进展迅速,并不困难,这是由于这时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源源输送部队渡海进入突尼斯,企图在那里建立一个桥头堡以阻遏同盟军从埃及和阿尔及利亚两路包围的进攻。突尼斯变成了一个陷阱,德意部队在那里全部被俘,使得西西里岛的防御几乎完全空虚。但是当同盟军于1943年9月从西西里岛继续向意大利推进时,他们在这个狭窄而多山的半岛上的进军便显得艰难而缓慢了。

1944年6月6日,为了横渡英吉利海峡入侵欧洲而集结在英国的同盟军主力部队,在诺曼底登陆了。这一举,成功是肯定的,只要他们能在海边牢固立足,建立一个足以密集队伍的大桥头堡,并击溃德军所设下的阻击战线。因为一旦他们向内陆突进,法国整个广阔的疆土都将对他们开放,使他们能够调兵遣将,纵横驰骋了。并且他们的部队都是完全机械化的,而德国部队大部分都不是机械化的。

这样,德国人的防御就被注定要最后崩溃了,除非他们能在最初几天把登陆部队驱入大海。但是由于同盟国空军在这个战场上以对德国空军三十比一的优势,进行了猛烈的、使敌军陷于瘫痪的轰炸,结果德国装甲部队的后备部队不幸未能及时调来。

即使诺曼底的登陆在海滩上被打退了,同盟国此时以其强大的空军优势对准德国,也会使德国不能避免最后的崩溃。在1944年以前,战略空军的进攻,作为代替地面进攻的作战方式,是远远没有达到这种要求的,而其效果则大大受到过高的估计。其实,不加区别地轰炸城市并没有严重减少敌人的军需品生产,也未能象预期的那样,瓦解敌国人民的反抗意志。因为他们集体地受到他们暴虐首领的极其严格的控制,而个别人员也不可能对空中的轰炸机投降。但在1944年到1945年,同盟军空军的目标更为明确——日益准确地对准那些对敌人抵抗能力极端重要的军工生产的主要中心,并且日益发挥摧毁性的打击作用。在远东,情况也是如此,具有关键作用的空军威力使得日本的崩溃已成定局,并不需要原子弹。

战争形势转变之后,妨碍同盟国前进的主要因素就是它们自己设置的障碍——它们的领导人提出了不明智的、目光短浅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这给希特勒帮了大忙,使他能继续控制德国人民;对日本的主战派来说,也同样如此。如果同盟国领导人十分明智,能够提供关于媾和条件的某种保证,希特勒对德国人民的统治在1945年以前早就不牢固了。早在三年前,在德国广泛开展的反纳粹运动的代表们,曾向同盟国领导人公布了他们准备推翻希特勒的计划和很多准备带头参加这一暴动的军人的名单,唯一的要求是能得到同盟国关于媾和条件的某些保证。但在当时和以后,同盟国都没有给予他们以任何指示或保证,因此对他们来说,要在一次“冒险的行动”中得到支持当然是困难的了。

这样,这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就不必要地延长了,而且不必要地牺牲了几百万之多的生命;同时最后的和平却仅仅产生了新的威胁和对另一次大战的隐隐的恐惧。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必要的延长,以追求敌人的“无条件投降”,证明仅仅对斯大林有利——为共产党统治中欧打开了方便之门。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http://www.shukuai.com书快电子书论坛 由会员(楚菱歌)为你制作

【书快电子书论坛-4020电子书】-立志要做最新最全的txt文本格式电子书下载论坛!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