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先师蓝清(1 / 1)
本就是半夜出来,又和无忧纠结了一个晚上,凤舞儿回来的时候已是凌晨时分,偷偷的溜进衙门,确定了没人之后,凤舞儿伸伸懒腰,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站在门口,大大的打了一个哈欠,凤舞儿这才准备开门进去。
“舞儿起的可真早”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了凤舞儿的倦意,慢动作似的转过身,看着对面带着一脸温柔笑意的离歌,凤舞儿尴尬对着他笑了笑:“是,是啊,离歌,也起得很早嘛”什么叫起得很早,她就根本没睡,都是昨晚无忧害的,大半夜了还死赖着不让她回来。
看着眼前人儿一眼的倦意,离歌浅浅的一笑,却是带着些许的宠溺:“天色还早,舞儿还是多睡会吧,城隍庙那边有蓝衣和月影看着,不会出什么事情。”
“哦”迷迷糊糊的转身,凤舞儿却是突然想起什么的回头问道:“离歌起这么早是要去哪吗?”
将身后的门掩上,离歌微笑道:“我去看下那边患者的情况”
“哦”继续迷迷糊糊的转身,开门,凤舞儿决定好好的睡觉去。
一觉睡醒,已是晌午时分,凤舞儿起身打开窗户,看了看外面高挂在半空的太阳,眼睛不适应的微眯起来。
远远的便传来小孩子读书的声音,凤舞儿顺着声音的来源走过去,在一个小院子里发现了一群小孩子,约莫3-7岁左右的样子,小小的院子里,摆着一排排整齐的凳子和桌子,每个小孩子的桌子上都摆放着几本书籍,朗朗的读书声音传来,凤舞儿仔细听了听,人之初,性本善,原来是三字经。
在小孩子群里来回走动教他们读书的竟是县令,看着这个一身清秀书生气质的男子,凤舞儿很难想象他竟是太子手下的人,还是张寅的学生,县令转头,发现凤舞儿站在院门口,当下吩咐了孩子继续读书,自己手上拿着书本,往凤舞儿这边走来。
“姑娘找在下有何事?”县令面带微笑的说着。
“我只是听到这边有传来孩子的读书声,方才过来的,镇中不是有学堂吗?为何这些孩子会在大人家中读书?”
“哦,姑娘有所不知,因为瘟疫,学堂教书的先生都走光了,而这些孩子有一部分也是家贫没钱上学堂,在下不想镇上的孩子以后长大没有学识,但也没有时间去学堂那边,索性便将想学习的孩子全部带到这个小院子中教书。”县令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是真真切切的带着对孩子的疼惜之情,凤舞儿眼底闪过一丝疑惑,这个县令,有许多她不知道的秘密。
“县令大人如此的爱民如子,想来您的老师也是个学识颇高的圣贤之人吧?”微微的一笑,凤舞儿装作不经意的问到。
县令听到老师字眼时,脸色有那么一瞬间的发怔,却是立刻的反应了过来,这一切看在凤舞儿眼中,更是觉得他可疑了起来:“姑娘见笑了,一如为师,终身为父,在下的老师也算是在下的父亲了,实不相瞒,在下是个孤儿,如若不是老师所救,想来现在也没有今日的成就,先师从小就教育在下要以一颗善良之人待人,也是先师的淳淳教导,让在下一直铭记在心,不敢忘记。”
惊讶的看了一眼县令,凤舞儿开口:“先师?县令的老师是?”
苦笑了一下,县令的眼中尽是满满的不愤:“在下的先师曾是当朝的蓝清大学士,只可惜被奸人所害,满门抄斩,先师为保我与师妹性命,让我连夜带着师妹逃出京师,只可惜在半路中我与师妹失散了,便不曾再见,我为了报先师的恩德,便上京赴考,拜于奸人门下,只为能找出证据将奸人伏法。”
凤舞儿的眼神微微的一怔,蓝清大学士?那不是蓝衣的父亲吗?那县令口中的师妹,想来便是蓝衣了,所以,眼前的这个男子,也是为了寻找张寅犯罪的证据这才拜他为师的吗?
看凤舞儿若有所思的模样,县令轻轻的一笑,开口道:“姑娘一定是疑惑为何我会将这件事告知与姑娘吧。”
回以一笑,凤舞儿倒是一点都没有疑惑:“愿闻其详。”
“与姑娘同来的是当朝丞相离歌,我朝有谁不知丞相是一个正直不阿的人,既然是他带来的女子,那必定也是不凡之人,害我恩师的奸人朝中势力颇大,我一个人根本就无法为恩师报仇雪恨,现下我只能将希望寄托与丞相身上,我从昨日看望城隍庙灾民的时候就能看出丞相大人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如若丞相大人肯帮忙与我,来日我必将结草衔环报答丞相。”
凤舞儿看着县令的表情,脸上也不免动容了,他的性子倒是与蓝衣有几分的相似:“既是如此,那县令又为何不亲自找离歌说明。”
“丞相虽是待人温和,但是从他身上总是散着一股拒人千里的冷漠之气,只是每次见到姑娘,丞相脸上才是真正的有着温柔的笑意,能看的出来,丞相对姑娘很是上心,若是姑娘肯帮这个忙,在下感激不尽。”
缓缓的勾起嘴角,凤舞儿开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