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幼儿心理学 > 第19章

第19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寻找回忆 假如苏西堕落 绮色佳 同门 喜宝 阿蛮言情小说合集 把梦想留给心 把心留给你 不良老公 豆芽小姐

比如,衣服的

颜色不光要鲜艳,而且要配合得协调;玩具柜的玩具不仅要

摆得整齐,而且要摆得有规律,对称、均衡;唱歌不能都“

放声歌唱”要根据歌曲的要求,唱得有抑有扬,有轻有重。

这些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标志着幼儿美

感达到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

理智感:理智感是与幼儿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解决问

题、探求真理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求知

欲的扩展和加深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对任何

新鲜事物,幼儿都想“探索”一下,他们好看、好摸、好动、

好拆,更突出的表现是这时期的幼儿很喜欢提问,“这是什

么?”“那是什么?”“这个为什么会发亮?”“那个为什

么会发响?”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到五、六岁,幼儿不仅积

极提问,而且能主动、努力地去寻求答案,并会由于得到问

题的答案而感到极大的满足与愉快。他们也非常喜欢看图书,

听童话喜欢进行各种智力游戏和需要动脑筋的活动,比如下

棋、猜谜语等等。学前晚期的幼儿,对老师不再是绝对相信

和崇拜而是逐渐持有批判性的态度,如果老师常常回答不出

幼儿的提问,画画,跳舞都不太行,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

信就会逐渐降低,这也是幼儿的理智感发展的一种体现。

幼儿的意志 第一章:培养幼儿意志的重要性

人在反映客观现实的时候,不仅产生对客观对象和现象

的认识,产生对它们的这样、那样的情感体验,而且也有意

识地实现着对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改造。这种自觉地确定活

动的目的,并为实现预定的目的而有意地支配、调节其行动

的心理过程,就构成人的心理活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意

志过程。

意志总是在人的自觉的、有目的行动中表现出来。意志

的行动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它可以表现为行动的积极进行,

如上课时认真听讲,专心作业;也可以表现为行动的保持,

如图画课后继续把画画完才出去玩;也可以表现为行动的抑

制,如游戏时不抢好玩具,做作业时有好电视也不看,所有

这些行动都是意志行动,意志也就是在这些行动中所表现出

来的共同的心理品质。

意志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

推孟曾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过追踪研究,三十年后总结时

发现,智力高的成就不一定就高。他对八百个男性受试者中

成就最大的百分之二十与没有什么成就的百分之二十作了比

较,发现他们中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于智力的高低,而在于

个性意志品质的不同。成就最大者,都具有对自己所从事的

研究工作的充分的信心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具有坚持

最后完成任务的毅力、韧性,而成就小者却正是缺乏这些品

质。我国心理学家也对二十多名超常儿童进行过调查,结果

同样表明,意志坚强、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干一件事总能克

服各种困难、干扰坚持到底,是他们突出的共同特点。可见,

一个人能否成才、有所作为,除智力因素外,与意志品质有

极大的相关。良好的意志力,是一个人成才的不可缺乏的重

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向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时,必须重视幼

儿意志力的培养,将智力开发与意志培养一齐抓,使幼儿从

小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其将来成就的取得,奠定良好的

基础。

当前,有不少老师、家长片面地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

智育,就是教幼儿识字与做算术,而不太重视对幼儿意志的

培养。他们有的对孩子过分疼爱,唯恐孩子累着、伤着,一

切包办代替,不允许他们独立动手,结果使得幼儿从小胆小

怯懦,畏惧困难,做事无恒心与毅力;有的对孩子百依百顺,

有求必应,绝对地满足他们一切要求,致使幼儿任性、执拗,

缺乏自制。显然,这些都是很不利于幼儿的成长的,必须及

早克服掉,在思想上切实明确培养幼儿意志的重要性,积极

地重视幼儿意志的培养。

幼儿的意志 第二章:幼儿意志的特点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首先必须掌握幼儿意志发展的

特点。幼儿意志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意志的自觉性、坚持

性、自制力等品质上。

(一)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幼儿自觉服从并主动给自己提出一定的目的、

任务的意志品质。学前儿童由于年龄小,语言和思维还很不

发展,对周围事物、成人提出的任务、自己的行动目的缺乏

深刻的认识,因此,行动的自觉性是较差的。特别是学前初

期的幼儿,行动容易受周围事物的影响、支配,而常常难于

服从成人的指示、要求,甚至忘记成人的指示与要求,行动

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和不自觉性。比如,上课时,坐着坐着就

坐不住,手脚乱动,忘记了应该认真听讲;游戏时,经常破

坏游戏规则等。独立地预先给自己提出活动的目的,对小班

幼儿更是困难和不太可能的。他们常常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

么、怎么干,或者随便说出一个活动目的,但这一活动目的

并不指导他以后的行动,或者行动虽有某些直接的目的,但

极易受外界的引诱而转移、放弃。比如,小班幼儿拿到积木

就搭,问他搭什么,或摇头,或说“不知道”;带他去参观

动物园,几乎没有一个小朋友能够给自己提出观察某一动物

的任务;画画时,刚说要画大象,但看见旁边小朋友画的机

器人很好玩,又转画机器人。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学前中

期幼儿开始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老师的指示和要求,并且

能够在某些活动中独立地为自己确定行动目的,和逐渐按照

既定的目的去行动。但这些行动目的有时还不甚明确,对行

为的制约性也不强。到学前晚期,大班的幼儿已能够比较明

确地给自己提出行动的目的、任务,并且不仅能较好地使自

己的行动服从于成人的指示,而且还能较好地服从于自己提

出的目的。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相对减弱,而语言指示、

目的任务对他的制约力相对增强,行动具有较明显的目的性。

(二)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儿童长久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

坚持实现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学前幼儿由于行动的自觉

性较差,对行动的目的任务缺乏认识,因而,坚持性也是较

差的,不能较长时间地从事某一项活动。在小班,三、四岁

的幼儿,做事有头无尾、有始无终,这是常事。比如,他们

画画,往往只画了一半,就不画了,跑到“医院”去给病人看

病,当“医生”,但还没给病人开完药方,又跑到“理发店”

去当理发员。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他们如果遇到某些小困

难,则更易放弃努力,坚持性更弱。

学前中期,幼儿的坚持性发生较大变化,逐渐发展起来。

由于经常完成着成人的各种指示、要求,幼儿开始能够努力

坚持完成每一项任务,特别是他们在感兴趣的、喜欢的活动

中,能坚持较长时间,井在遇到困难时,也能尝试克服困难

而努力实现目的。但这时他们行动的坚持性还是不太稳定的,

困难稍大一些,就容易停止行动。到学前晚期,大班幼儿的

坚持性才比较稳定,他们不仅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的目的,

能努力实现,而且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甚至较困难的活动的

目的,也能在较长时间内坚持完成。有一实验表明,在教育

影响下,大班幼儿能在周围有其他儿童游戏和听讲故事的环

境中,克服干扰,坚持完成成人委托的劳动任务。这说明大

班幼儿的坚持性较小、中班幼儿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幼儿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的意志品质。它

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善于促使自己去做应该做的、正

确的事情;二是善于抑制自己不正确的行为,抑制自己消极

的情绪和冲动等等。

目 录
新书推荐: 没招了!谁家好人在恨综磕CP啊 从山寨机开始,到国产之光 开局儿孙满堂,手握空间栽满粮 等你,到岁月尽头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崛起录 穿书全网黑?炮灰把娱乐圈掀了 边关兵王:我靠杀敌养妻女! 神狱归来,我无敌了 致命渗透 我在襄阳那些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