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幼儿心理学 > 第7章

第7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寻找回忆 假如苏西堕落 绮色佳 同门 喜宝 阿蛮言情小说合集 把梦想留给心 把心留给你 不良老公 豆芽小姐

有人故意更改几个字,她能马

上指出,是哪几个字改动了。有的幼儿虽不懂得数的实际含

义,却能流利地从1数到100或更多。研究表明:要求幼儿记

住熟悉的词要比记住生疏的词效果好(熟悉的词,3岁儿童

平均记住1.8个,4岁儿童平均记住3.6个,5岁儿童平均记住

4.6个,6岁儿童平均记住4.8个;而生疏的词,则分别只平均

记住0、0.3、0.4、1.2个);要求幼儿识记一些毫无意义的

音节和同样多的有意义的词,后者效果要比前者好(4-5岁幼

儿记住有意义的词的数量是所记住的无意义音节的9.43倍,

6-7岁幼儿,则为3.24倍);要求幼儿识记意义近似的材料也

比识记意义不相联系的材料效果好(意义近似的材料,5-6岁

幼儿记住记住3.7个,6-7岁幼儿记住6.5个,而意义无联系的

材料,则分别只记住1.4和1.5个)。这就说明,幼儿在理解

基础上的记忆远比不理解的机械背诵的效果好。在日常生活

和教学中,也有许多事实说明,幼儿对理解的事物的记忆比

对不理解事物的记忆效果好。比如:故事比寓言易记;识记

专门为幼儿编写的儿歌比识记唐诗快得多;幼儿容易记住“

雪白”、“天蓝”、“五颜六色”、“笔直、“火红”,却

不易记住“洁白”、“蔚蓝”、“五彩缤纷”、“挺拔”、

“红艳艳”等语词。

同时,许多实验和观察还表明,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增

加,理解力的增强,再加上老师经常通过提问等引导幼儿积

极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材料,幼儿的意义识记能力也

在不断地发展着。学前晚期的幼儿复述故事时,就不再是逐

字逐句地照背,而是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意义的理解来进

行记忆,许多比较抽象的词,如“美丽”、“洁白”、“认

真”、“诚实”、“炯炯有神”、“兴趣盎然”,寓言如“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画蛇添足”等等,幼儿都能在教师的启发

下,在理解的基础背诵、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音乐作品,

如《龟兔赛跑》、《骄傲的小鸭子》、《胡桃夹子选曲》、

《彼得和狼》,他们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进行意义识

记,当录音机再次播放这些作品时,一播出曲名,幼儿就能

随着乐曲哼唱,甚至会即兴表演。同时,不少研究也表明:

学前晚期的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也越来越提高,意义记忆和

机械记忆效果的差别逐渐减小,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幼儿的机

械记忆中渗入了越来越多的意义理解的成分。

由此可见,虽然运用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是幼儿记忆

的特点,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幼儿的意义记忆的培养。在

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幼儿的意义记忆能力会不断发展,同时

它还会有力地促进幼儿机械记忆效果的提高。所以,在发展

幼儿的记忆力时,我们既要注意提高幼儿的机械记忆能力,

同时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意义记忆能力。这是发展幼儿记忆

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幼儿的记忆力 第五章:提高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

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记忆规律,对如何提高幼儿的有意

记忆能力,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向幼儿提出一定的有意记忆任务和要求。有意记

忆是在一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如果老师不

经常向幼儿提出一定的识记任务和要求,幼儿就不会自发地

去有意记忆什么。因此,老师在日常生活、教学和组织幼儿

进行各种活动时,应该经常向幼儿预先提出识记任务和要求。

在讲故事之前,教师预先向幼儿提出要复述故事的要求;在

游戏开展之前,要求幼儿先记住游戏玩法、规则。实验证明,

让幼儿带着任务和要求去学习、去记忆,能显著提高其记忆

效果。有人曾将一个四百字的故事分别讲给中班A、B两组幼

儿听。对A组,事先要求他们听完后要复述:对B组则只要求

他们认真听,而没有告诉他们听完后要复述。事后检查,A组

幼儿能复述出故事内容的70%-75%,而B组幼儿只能复述出故

事内容的40%左右。

(二)使幼儿明确记忆目的,提高记忆积极性。幼儿是

否明确记忆目的,记忆积极性如何,对记忆效果影响很大。

有时幼儿没记住一些事情,常常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记忆

目的及记忆的积极性;相反,如果我们使幼儿明确记忆目的,

激发其记忆积极性,幼儿的记忆效果就能明显提高。有位老

师在第二次带幼儿参观动物园之前,事先告诉小朋友今天参

观动物园时,要认真观察并记住大象、长颈鹿和猴子的外形、

动作及神态,回来要把它们画出来,送给没去参观动物园的

小弟弟、小妹妹,这就调动起了幼儿观察、记忆的积极性。

这次活动记忆效果就比第一次单纯地观察记忆效果好得多。

此外,召开故事会让幼儿学讲故事,为庆祝“六一”组织幼

学唱歌曲,其记忆效果也常常比平时单纯学要好得多。

(三)在游戏中积极发展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许多专

门的实验和观察表明:在游戏时,幼儿对记忆的目的和要求

要比在实验室条件下容易意识到,也愿意为扮演好一定角色

而努力实现记忆的目的和要求。比如,在“开商店”游戏中,

幼儿担任“顾客”,为购买到各种物品,幼儿会努力识记各

种物品的名称、外形特征及用途等等。因此,利用游戏发展

幼儿的有意记忆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幼儿的记忆力 第六章:怎样使幼记得又快又牢

在培养幼儿记忆力时,怎样使幼记得又快又牢呢?

(一)给幼记忆的材料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我

们知道幼儿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记忆,对能吸引他的,使他

感兴趣的和能引起其情感体验的,幼儿就容易记住,反之,

则较难记住。因此要使幼儿记得又快又牢,给幼儿的记忆材

料应该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具体形象的儿歌,色

彩美丽、情节生动的图片等等,都易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很快记住。而且由于幼儿在记这

些材料时,注意力集中,同时还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所

以也记忆得特别深刻、牢固。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许多实验和事实

都表明:幼儿对记忆材料理解得越深,记得越快,印象也越

深刻。有位老师曾用两种不同方法教幼儿记忆《龟兔赛跑》

这个故事,采取老师念一句,幼儿跟一句,这种单纯重复、

死记硬背的办法,幼儿需要六节课时才基本记住这个故事,

在一个半月后召开的故事会上,大多数幼儿都不能讲出故事

的主要情节;采取在幼儿背诵之前,先通过图片、活动教具、

讲解等帮助幼儿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这

样,幼儿只用四节课的时间就基本记住了故事内容,在一个

半月后召开的故事会上,许多幼儿能比较完整地讲述这个故

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

忆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告诉幼儿数字“1”象筷子,“2”象

鸭子,“3”象耳朵,汉字“水”就象小河里涓涓流淌的三股

水时,幼儿就会将理解和记忆结合了起来,自然能记得又快

又牢。

(三)使识记内容成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对象。有一个实

验,发给幼儿十五张图片,图片中央画有物体(如猫、狗等)

和醒目的符号(如△、+、〇)。参加实验的幼儿分为A、B两

组,A组幼儿按物体的特点分类(如将猫和狗放在一类),B

组按符号分类(如将△放在一类)。分类完毕后,再要求两

组幼儿说出各图片上物体(如猫、狗等)的数目。结果,A

组幼儿平均说出10.6个,B组幼儿平均只说出3.1个。可见,

幼儿的记忆内容是否成为活动对象,这对记忆的效果有很大

的影响,是幼儿活动的直接对象的内容,易为幼儿记住。

目 录
新书推荐: 从山寨机开始,到国产之光 开局儿孙满堂,手握空间栽满粮 等你,到岁月尽头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崛起录 穿书全网黑?炮灰把娱乐圈掀了 边关兵王:我靠杀敌养妻女! 神狱归来,我无敌了 致命渗透 我在襄阳那些年 帝国崛起:开局直播灭匈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