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幼儿心理学 > 第1章

第1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寻找回忆 假如苏西堕落 绮色佳 同门 喜宝 阿蛮言情小说合集 把梦想留给心 把心留给你 不良老公 豆芽小姐

《幼儿心理学》

作者:陈帼眉

声明:本书由4020电子书(www.4020.com.cn)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载后请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

序言 编者的话

凡做父母的,自然希望孩子长大成材。凡做老师的,自

然想培养出好学生。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条

件,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培养

人材的起点,起着奠基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良

好的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就能为

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受益终生。如

果教育不当,将会影响孩子的发展,长大后再改变就很困难,

甚至会造成无法补偿的损失。

当前,怎样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

和年轻的父母们所关心的问题。为了适应这一需要,我们编

写了《幼儿教育丛书》,内容有:幼儿生活管理,幼儿膳食

与营养,幼儿玩具制作,幼儿智力开发,幼儿游戏,幼儿心

理,幼儿品德教育等。在编写上力求文字浅显、通俗、易懂,

材料丰富翔实,使它具有实用性,以期帮助幼教工作者搞好

工作,并适合于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

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第一章: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人脑是心理

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因此,幼儿心理的发展必

须具备这样两个方面的条件:脑和客观现实。遗传和成熟,

特别是幼儿脑的发展,为幼儿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客观现实,即环境,特别是教育,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

性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是父母通过细胞核里的染色体

把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通过遗传传递的生物特征

有许多,这里说的主要是指机体的构造、形态(如个子、容

貌等)、感官及神经系统的特点等生理特征,其中对幼儿心

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

传的生物特征就是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在后天是不断地生长、发展的。成熟就是遗传

素质在后天条件下不断地发育、生长、显现的过程。幼儿的

生理成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来说,成熟的顺序是从头

到脚,从中轴到边缘。从身体结构的发育来看,头部发育最

早,其次是躯干,然后是上肢,再后是下肢;再以动作机能

的发展为例,先是会抬头,然后会翻身,再会坐、会爬,最

后才会走。幼儿生理成熟的速度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出生的

头几年,年龄越小,生长的速度越快。因此,小孩子常常一

年不见面,简直大变样。妈妈也会年年发现孩子的毛衣小了,

裤子不够长了,原因就在这里。

事实和实验都表明,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

前提。良好的遗传素质和正常的生理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

的优越基础,而遗传素质的缺陷,生理成熟的异常,是幼儿

心理发展的重大障碍。没有先天遗传和生理成熟作为基础,

幼儿心理是不可能产生和发展的。例如,生来失明的孩子,

不能产生视觉;先天耳聋的孩子,难以产生听觉;无脑畸形

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不能产生思维,最多也只有一

些饥饿、疼痛等很低级的感觉。而那些小钢琴家、小唱歌家、

小画家以及小速算家,之所以在早期就表现出突出的特殊才

能,则与他们具有该方面的较优越的素质条件有关,比如手

指长而灵活,声带音质纯净、节奏感强而且准确等。

幼儿生理成熟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

岁左右的乳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还很不完善,抑制机能较

差,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因而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是

很肤浅的,而且容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感知不够仔

细,情绪的变化起伏很大。到五、六岁,幼儿大脑皮质的抑

制机能日益发展,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趋于平衡,皮质对皮

下的控制、调节作用也逐渐加强,这就使得幼儿有可能逐渐

减少冲动性行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更加集中、精确,从而

调节自身行为、情绪的能力及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

理过程都日益发展起来。

可见,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必不

可少的物质前提,我们不能轻视它们的作用。对于从事幼儿

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更需考虑遗传、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

大脑的生理发展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

这些规律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和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基本理论 第二章:环境和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由上可知,遗传和成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确实起着重要

的作用。但是,必须明确,遗传和生理成熟毕竟仅仅是幼儿

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只提供幼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不

是现实性。对于一般的正常儿童来说,心理能否发展,向什

么方向发展,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如何,不是由遗传和成熟决

定,而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其中教育更起着主导作用。

我们知道,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显然,只有

产生心理的物质前提,而没有客观现实的影响,是不能形成

人的心理的。这可以由各种动物哺养大的人类婴儿,如狼孩、

熊孩、豹孩等等来说明。印度狼孩卡玛拉在出生后不久被狼

叼去,在狼的环境中生活了七、八年。被发现时,她只能用

四肢行走,昼伏夜动,吃东西不用手拿,而是把食物放在地

上用牙齿撕开吃。虽然她已经七、八岁,但智力只相当于六

个月乳儿的水平。她对人不发生兴趣,没有感情,不让人们

给她洗澡。人们花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使她很快适应人类的

生活;训练两年后,卡玛拉才会直立;六年后才会艰难地行

走,但快跑时仍需四肢并用。卡玛拉于十六、七岁时死去,

这时她也还不能讲话,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并常有许多

狼的习性的表现。这就告诉我们,人只有人类共同的遗传素

质还是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的,遗传和成熟只是人的心理发

展的自然基础,即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要使人的心理切实得以产生、发展,还必须要有环境和教育

的影响和作用。由于狼孩在出生后便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

和教育,他接触的是狼的环境、狼的“教育”,因而尽管他

长着人的脑,却成其不了人,最终只是个“狼孩”,没能形

成正常人的心理。

环境和教育不仅影响人的心理的形成,而且也影响人的

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等。研究表明,一般地讲,人

们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差不多的。正常儿童出生时,都

具有人所共有的、基本共同的解剖生理特征,然而,现实生

活中却没有心理发展水平和表现完全一样的儿童,每个孩子

的智力、兴趣、爱好、性格等都千差万别。造成这种差异的

原因主要的不在于遗传,而在于环境和教育。有关双生子的

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知道,同卵双生子的遗传素

质是基本相同的,而异卵双生子的遗传素质则不太相同。如

果将同卵双生子放在不同的环境下抚养,接受不同的教育,

而将异卵双生子放在相同的环境下抚养,接受相同的教育,

其结果是:异卵双生子在心理,包括智力、性格等方面的相

似性都大于同卵双生子。显然,心理是遗传和成熟与环境和

教育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和成熟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物

质基础,环境和教育决定了幼儿心理的发展方向、水平、速

度。

在环境和教育中,教育起着主导的作用。这是因为:第

一,教育对幼儿进行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

响过程,这无疑比那些自发的、偶然的、无计划的环境因素

的影响要更有力、更有效;第二,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主要

的、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幼儿园接受教育,也就是说,在他们

所接触到的环境影响中,主要的是幼儿园教育,即教学和老

师的影响;第三,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

有利因素,而克服和消除其不利因素,以促使幼儿心理更快

、更好地发展。

目 录
新书推荐: 婚礼打工人 大唐:请陛下归天 迟到的千年之约 都三胎了还要生?绝嗣京爷失控了 我在清代当知县 娱乐:全网黑我,我票房百亿 星穹神墟 没招了!谁家好人在恨综磕CP啊 从山寨机开始,到国产之光 开局儿孙满堂,手握空间栽满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