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1 / 1)
提出愿望,支付代价,然后——梦想成真!
当然,所谓的代价就是人类。普通的,没有任何特殊力量的人类。
想要天降甘露吗?那么,拿人类做祭品吧!
想要驱退瘟疫吗?那么,拿人类做祭品吧!
想要避免灾祸吗?那么,拿人类做祭品吧!
想要战争胜利,想要国家强盛,想要镇压恶灵,想要铸造绝世神剑,想要太阳永远燃烧,想要……通通拿人类来做祭品吧!!
从很久以前开始,作为祭品去交换某些无法通过一般手段得到的结果,几乎就是人类最大、乃至唯一的价值。
“那就是最初的许愿术,很粗糙,也不知其所以然,但它真的有用……在被滥用之前,都真的有用。”
雨水降下来了,瘟疫消失了,洪水退去了,不可能胜利的战争胜利了,应该灭亡的国家重新强盛了……只要你“支付”足够的人类,似乎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在那时的世界,不只是一般的民众,即便是国王和贵族,也无法避免这件事。
“闹得最不像话的时候,就算神魔之战也会先各杀几千人做祭品,但后来慢慢的,这样做的效果越来越低,最后甚至开始起反效果。”
明明已近烧死村里的孩子,却依旧滴雨不下。明明已经把最美丽的女子献给江河,却依旧洪水滔天。明明已经献祭了成千上万奴隶,却依旧权位易手……
“起先那些愚者以为杀的不够多,或者祭品的身份不够高贵,但在疯狂提升数量和质量后,反效果越来越明显了。”
那是难以理解的变化,没有谁能解释原因,直到一个被称为伏羲的人提出那个疯狂的理论。
自然、命运、气数、姻缘……所有构筑在“定律”和“因果”之上的事件,其“将来”都会被普通人类的期待与坚信修正!!
之所以献祭人类后会天降甘露,是因为献祭和被献祭的人共同希望那样。
之所以献祭人类后驱退瘟疫,是因为献祭和被献祭的人共同希望那样。
之所以能避免灾祸,之所以能让国家强盛,之所以能获得本不可能的胜利,之所以能……通通都是因为献祭和被献祭的人共同希望那样。
许愿术实现的不是只是献祭者的愿望!
“因为被强行杀害的人,不希望产生那样的结果,献祭和被献祭的人的愿望产生了南辕北辙的差距,如此而已。”
相对于生者,“为信念而牺牲的人类”的期待似乎更具效力,也更加迅速。
以此作为基础,几经辗转后,最终产生了如今被列为禁忌的“许愿术”。
——通过种种手段重新构筑普通人类的深层意识,让他们期待原本并不期待的“未来”,相信原本并相信的“常理”,然后用特殊方法献祭,以达成施术者的愿望。
既直接,又有效。似乎是种很完美的法术,但显而易见,所有潜在的祭品都不会这么认为。
“但是既然能够大规模洗脑,那祭品的意愿似乎就不太重要了吧?”
很多想利用许愿术做些什么的人,是这样相信的。但那个被称为伏羲的男人却这样说。
“作为一个秘术,当然是这样,但所有人都知道后,就是另一回事了,就像我一直在说的,没有谁想在那种情况下做祭品。”
所以只要把真相弄得人尽皆知就好了!
“然后,作为绝对数量的期待,将左右事件的发展,所需要的,只是单纯等待结果发生罢了。”
那就是灵偶驻形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许愿术是基础,不想……或者说已经没办法随随便便的大规模牺牲人类是原因,结果就需要一个既不用牺牲,又能充分理由这种力量的方法。那其实并不难,甚至不需要任何常识之外的力量。
宗教、伦理、道德、律法、制度、规则——人和——这就是最终的解。
可是在得出正确答案之前,无疑会有许许多多失败的尝试。灵偶驻形的尝试就是产生“不必做彻底牺牲的祭品”。
“人在逆境中,就会希望改变,从最简单步骤做起,让一群人变得不幸,再通过某种法术引导那些希望。虽然需要的数量和时间都要变长,但确实可以跳过献祭的步骤来到道许愿术的相同结果。”
但最终却失败,诚然,在逆境中的人类的确因对现状的不满,爆发出了强大的“愿”。收集引到的法术也完美的创作了出来,只可惜……
“他们最终发现,人在逆境中最期待的,并不是发生变革,而是一位英雄,一位既强大,又富有智慧的英雄,他们期待这样一个英雄来拯救他们。”
原本的计划至此彻底失败了,不能按自己心意提出的愿望,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如果不作为许愿术来衡量呢?
“最终就产生了灵偶驻形,以特殊方法诞生一个婴儿,在他出世后把他的灵魂一分二,抽出其中一半灵魂并为他制作一个可以负载那种力量的肉体,而拥有原本肉体那一半灵魂,则被放置于人群当中成长,因为术的作用,那个孩子和离他最近的一万人,将陷入无止境的厄运,由此而来的愿,会被那个孩子吸收,并通过灵魂共鸣在另一半身上达成愿望——一个既强大,又富有智慧的英雄!”
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白叶看到了带着冷笑站在他面前的红发男子。
“这就是灵偶驻形,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理论,只是许愿术的变体,而作为它的成品,我和我那个聪明的妹妹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愿望。”
灵珠会按照事先编程,保证那个孩子不会遇到任何足以致命的“厄运”,甚至保证那个孩子连自杀都不会成功,就这样扭曲着身边相识和不相识的人的命运,一起生活在无止境的痛苦与磨难中,直到寿命的终结。
“而另一半灵魂,就想你所见到的,以工具的身份,不断战斗、受伤,反复如此,直到‘彻底损坏’的那一天。”
这是无法改变的,即便是好像无所不能的许愿术都不行,因为你没办法许愿让一个愿望发生改变。
“于是在灵珠诞生的同时,我们就被困在那个循环里——诞生、分割、成长、战斗、死亡——不停的重复这个循环,直到永远,原本应该是这样。”
就在哪吒因为太乙的一丝不忍,得以杀出玉虚宫不久,因伤势而陷入死亡边缘的他,遇到了一个“人”。
——不甘心吧?想改变这样的结果吧?可以的哦。许愿吧,用一个愿望,去改变另一个愿望,这种事一点都不难的,让什么定律、规则通通见鬼去吧!只不过违背‘道’而已,那是非常、非常容易的事,对人类来说。
“那就是后来被写入‘无有之书’成为第六法的——颠倒之愿。”
确定需要的结果,献上祭品。强迫原本无法再改变的,早就完结的事件,在已经不存在的时空中,顺应你的要求做出变化。
不是向未来,而是向过去许愿。
因为是已固定的演化,是已不存在的时空,就彻底根绝了其它愿望和世界法则的干扰,在“道”无法掌握的地方,一切将变得异常直接、简单。
只要能支付足够的“愿”,所期待之事就将以“必定”之姿呈现在眼下!
就结果来看,那个人帮哪吒实行的“颠倒之愿”无疑是成功的,哪吒摆脱了灵珠的束缚,也摆脱灵偶驻形的轮回。直到若干年后,他从那个名叫申公豹的男人哪里,听到太乙的死讯,并在他的指引下,找到了太乙为他制造的“亲人”——另一枚灵珠时,才知道事情并未完结。
“我曾经想毁掉它,但却无法下手,于是就这么拖了下来,直到我因为那件事不得不进入休眠前,我仍旧无法下定决心。”
当哪吒在休眠中醒来,他和他身边的灵珠都已经落到了茅山一脉手中。
“中间的过程姑且不提,我、缈月,还有缈月那个女烟鬼师父,曾经一起试图让她同样拜托这个轮回,然而最后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即便同样是‘干涉’类法术,能够做到这种事的也只有第六法。”
幸运的是,缈月的师父——梧雪,这个前所未见的法器制作者——在一位闲人举办的“茶宴”中,和其它几个同样以“不务正业”而出名的家伙一起,从残缺的“无有之书”中复原出了第六法。
那时候似乎一切都得到了解决。
“可惜后来事情急转直下,参加茶宴的家伙每一个都遇到大麻烦,女烟鬼自己也……而没有那女人的阻拦,茅山的老不死们,直截了打当的打起来用我家老妹对付我的主意,后来也不必说,要不是女烟鬼有个乖徒弟,事情八成就此注定了。”
不管是因为师父的遗志也好,还是因为本身对幻橙的心情,缈月并没有放弃原本的打算。十年来对师父遗留的种种资料的研究,缈月终于有万全的把握来完成第六法,可是另一个问题却摆在他眼前。
111768人,这是缈月计算出,要负担这次的愿望所需的祭品数字,于其它极度困难的部分无关,这是无法缩减的基础要件。
先不谈伦理道德,和缈月个人的倾向。从古至今,由于对无法掌控的力量的恐惧,不论所属哪个派别,秘密世界对大量普通人类突然失踪这种事都极为在意。更何况基于“潜在祭品”们的期待,现实在逐渐朝对大多数人有利的方向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中,由于世俗世界的变革,像这种把十几万人关起来洗脑的事情,简直就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