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新梦幻江湖 > [转帖]梁羽生群英谱

[转帖]梁羽生群英谱(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心中的太阳重新升起 网游之死神传说 家父汉中王 九玄升天缥缈录 异世之零魔法师 盗子 地下城与勇士之狱血魔神 小镇飞花 九彩记 三国游侠传

梁羽生群英谱(文/御春)

一、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

当我有兴趣想去评论一个武侠人物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第一反映就是这句诗,同样的,第一想到的也只有那个人。只有他才配得上这样的诗,也只有这句诗才配得上这位的人。张丹枫,梁羽生《萍踪侠影》中的主角,一个近乎于完美的神话。

《萍踪侠影》是我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理所当然,张丹枫也是我所接触的第一个武侠人物了。第一次读这部小说,接触到这个人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完美,完美的近乎于神话。

先说长相,对于张丹枫,梁羽生并没有过多的写他长的如何如何,但在张丹枫与人在教场比武时提了一句:“只见张丹枫白衣飘飘,脚登粉底鞋头戴白方巾,衬着粉雕玉琢的面庞,笑吟吟地纵身上擂台,姿态美妙之极,真有如玉树临风,梨花飘雪,端的是人物俊秀,潇洒出尘。”够了,只这一句就写出了他的风姿。

还有,张丹枫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梁羽生写人物的武功是很少会用到速成的,偏偏这个就在张丹枫的身上破了例,说他不过一天的光景,就学会了玄功要诀,同时把他的聪明也通过别人之口说一再的说明。

抛开这两点,张丹枫还是个至情至性之人。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这句诗就很好的概括了张丹枫的特性。书中他的出场,是以戏弄云蕾而出场的。他的几番戏弄,在读者的心里留下了一个还充满着童趣的少年形象,而及至正经时,又是那样的沉稳。他有狂妄的一面,狂妄下藏着的却是冷静与细心。可以说,狂妄不过是他的一个面具而矣。同时,张丹枫的出场,很多时候都是当哭则哭,他无谓世人所谓的男儿有泪不轻弹一语,伤心处自然大哭,毫不作态。惹的云蕾还以为他是疯了。

中国人讲究的是忠孝礼义信,梁羽生也是非常注重到这一点的,尤其一个忠字,在张丹枫的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他的忠,超出了一般人的忍耐范畴。按照书中所言,作为张士诚的嫡孙,理应与朱明不共戴天,而他的父亲也确实是这么做了,虽然到后来有所改变。但是张丹枫从一出场就把自己摆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他是张家的子孙,中原尚有他祖父的部下在等着他恢复他祖的大周,作为一名孝子,他深知这一点。但他也记得,他是个汉人,既是汉人,就没有帮着外族的道理。而,不帮外族,他所能做的,就是帮着朱明,这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大不孝。聪明绝顶的张丹枫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是忠于家庭还是忠于民族,当这个问题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选择了后者。这一点,是在梁羽生的其它小说中没有过的。总之,张丹枫在梁羽生的笔下,过于完美了,完美的近乎于神话。

是神话,就不免有假的感觉,可是张丹枫却没有。因为梁羽生在给了他这么多的优点后,也写到了他的无情。那就是他对也先的女儿脱不花。对脱不花,张丹枫是开始的厌恶,到最后脱不花死后的感激,在这一点上,写了他的无情,也暗暗地讽刺了他的那一点的自私。不过,就是这点的无情与自私,却让张丹枫从神的高度降到了人,也把他的形象得以了丰富。

可以说,也正是梁羽生让张丹枫所拥有的这一点的瑕疵,才让张丹枫更加的完美。

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这样的人,又怎么会让人不去喜欢?

二、浪迹平生说狂侠,绝世王孙话天骄

张丹枫是个近乎于完美的神话,这样的人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同样,我可以肯定的说,张丹枫是梁羽生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因为梁羽生写了一个张丹枫还不够,还把张丹枫的特性分成了两份,安排在另两人的身上。这两个人,就是《狂侠天骄魔女》(又称《挑灯看剑录》)中的狂侠华谷涵和天骄檀羽冲。

华谷涵充分继承了张丹枫的性情中狂妄的一面,他有那种不可一世的尊贵气息。同样的,与张丹枫一样,在他的狂妄下,有他的冷静与细心。不,或者已经不能称作是细心,而是,精明。华谷涵的出场,与张丹枫的出场相仿,都是,戏弄。或者说,对于女主角来说,是戏弄。一枚双生的红豆,一个小小的楠木盒,一块写着八字的破布。

除了继承了张丹枫那狂妄的一面,华谷涵也有着自己的个性。毕竟,张丹枫与华谷涵是两个实体,梁羽生不会制造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物出来。由于二人的出身、所处的经历不同,也形成了两个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的实体。较之于张丹枫,华谷涵要成熟稳健许多,而且,还多了点沧桑的感觉。

在华谷涵的身上有许多谜,也有许多奇迹。比如说,他师承何人?他是如何收服黑白修罗的?柳元宗与公孙隐又为什么会把红豆、楠木盒、写有八字的破布给他?这些,书中都没有说明,同时这些疑问也在华谷涵的身上抹了层神秘的光环。但是,即便如此,华谷涵还是活生生的在你面前,他没有张丹枫那样全美,却较之张丹枫更容易让人接受。因为张丹枫已经带有神化了,华谷涵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如果说华谷涵得到了张丹枫的形的话,那檀羽冲则得到了张丹枫的魂。在《萍踪侠影录》中梁羽生用来形容张丹枫用的是“亦狂亦侠真名士,能哭能歌迈俗流”,而《狂侠天骄魔女》中则用“亦狂亦侠真豪杰能哭能歌迈俗流”来形容檀羽冲。

较之华谷涵,檀羽冲与张丹枫有更多的相似之处。首先是二人的出身。这二人均有尊贵的出身,张丹枫是丞相之子,檀羽冲更是贵为贝勒。尊贵的出身给了二人优雅的气度。张丹枫的优雅,即使是他的死对头也不得不叹服,而檀羽冲的优雅,更是与生俱来。二来,这两人都是以自己的国家为重的人,却又不约而同的被自己的皇帝所嫉恨。更有这二人爱上的都是不该爱上的人。一个是因为世仇,一个却因为国恨。只可惜,世仇可以抛开,国恨却是天堑。一个因为世仇的抛开而获得了爱情,另一个只能因为国恨的不可消除而得到友情。

当然,檀羽冲也不是张丹枫,正如梁羽生不会把华谷涵写成第二个张丹枫一样,他也不会把檀羽冲写成第二个张丹枫。檀羽冲有一股傲气,他是骄傲的,他的骄傲是浑然天成的。同时,他还有一丝的邪气,他的邪气来源他的敏锐,来源于他对当时的社会的一种了悟。他是一个极端清醒的人,他也因为他的清醒而受伤。好在,檀羽冲也是个极度聪明的人,他深知舍与得的道理,因此,最后的他才会拥有自己的幸福。

喜欢华谷涵,可是,却更加欣赏檀羽冲。

三、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不知为何,在我写华谷涵和檀羽冲的时候,就一直想写他。而一想到他,也就想到这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其实,在梁羽生的笔下,对他的着墨并不多。他不是主角,甚至连配角都不能算,充其量不过是一匆匆过客。但是,当我合上书卷的时候,脑海中所浮现出的,不是檀羽冲,不是钟灵,也不是其它的任何一个可以称作是主角的人,而是他,耶律玄元,一个只是匆匆出场而又匆匆退场的人。

在梁羽生的笔下,檀羽冲是个极其优秀的人。而按照梁羽生的风格,能做这样优秀的人物师傅的人,自然也要是极其优秀的。就象张丹枫有谢天华那样的师傅一样,如果是一般的庸才,是没有资格做檀羽冲师傅的,因为,那样的人,没有那样的能力。在这方面,毫无疑问,耶律玄元是极其优秀的。作为辽国的皇子,虽然只是辽帝的私生子,也虽然是生活在末落的大辽,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他所受过的教育。他能文能武,当他出现的时候,他给人的感觉不象是来自关外,而是,来自江南的浊世翩翩公子。他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应该在关外的苍莽中,而应该是,落日余晖,西子湖畔,望着那落日,那流水,他手执玉箫,在柳荫下为你吹着那幽怨的曲子。他的身边,有一丛花,那不是普通的花,而是牡丹中的珍品青龙卧墨池。

耶律玄元是优秀的,只是,也许是上天对优秀的人物都会嫉妒吧,耶律玄元也受到了老天的嫉妒,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也没能逃出情感的束缚。

她与他的相识、相知、相恋,书中写的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小半回的篇幅,可是就从这短短的篇幅中,似见到了那时的她与那时的他,一个是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另一个则是充满朝气的大男孩,他们从相识直至挑明自己的心迹用了三年的时候,挑明自己的心迹只有那短短的一瞬,这一瞬却给了小姑娘一个守候的承诺。

“但我说的‘暂时’可能是半年,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的!”这是耶律玄元临走的前一晚对齐家的小姐、后来的完颜夫人说的话。他以为她会守着,当十多年后他回来的时候,他是孤身一人,他是带着这句话回来的,只是,她已为人妇。他固守着的承诺对她已经成了过去,虽然她也是身不由己。面对这一切,耶律玄元没有恨,他所做的,只是想见她,见她一面就足够了。而见了面以后呢?书中虽然没有说,因为他并没有能够见到她。可是我却能知道,如果他真的见了她,见了面以后,他会带着这份感情浪迹萍踪。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面对耶律玄元,不由自主的,一声叹息。为这样的人,感到一丝的心痛。

四、浪迹江湖君莫笑,是真名士自风流

对于耶律玄元,如果说除了那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还有哪句话能用来形容他的话,大概就是这句“浪迹江湖君莫笑,是真名士自风流”了。不过,与耶律玄元相比,这一句用来形容另一个人,却更为贴切些。这人就是缪长风。

与耶律玄元一样,缪长风也不是一个主角。不过,他比耶律玄元幸运了许多,因为他至少还是一个配角,一个很重要的配角,一个有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坚持、活的很自我的配角。在他的身上,无处不张扬出一种洒脱的个性。他的出场,是一叶扁舟,一声长啸,在烟波浩渺的太湖上击筑而歌。这是怎样的一种风姿。就这简单的描述,就树立了缪长风在读者心中的形象,洒脱不羁、狂放而又内敛。

以后的描述也证实了这一点。缪长风是洒脱的,他在邵叔度跟他提起婚姻的时候,说了这样的看法:若有这样的人,就是寡妇又有何妨,何须定要黄花闺女?“理”是世俗之“理”,腐儒之“礼”,也不见得就应该奉为金科玉律。先谈世俗之见。妻子死了,丈夫续弦,人人都当作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谁也不会去责备丈夫,那么丈夫死了,妻子又为什么不能再嫁?再谈儒家之礼。其实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也只是从宋代才开始提倡的,宋以前一般的儒生,并不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汉代的司马相如娶卓义君,千百传为佳话。唐朝的皇后甚至也都有再嫁的寡妇呢。甚至到了最讲礼法的宋代,真正读通了书的人,也认为年轻的寡妇再嫁,合乎天道人情。王荆公(安石)的儿子死了,他亲自作主,把媳妇嫁出去,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故事。所以,“夫死妇不再嫁”这乃是从腐懦所定的“礼”而变为世俗所依的“理”的。这个“理”其实并不合理。

不错,这样的观点,在现代并不算什么,但是在那样的朝代,就可算是骇世惊俗了。因为有这样的观点存在,他说,姻缘姻缘,讲的恐怕还是一个缘字。我若无缘碰上一个我真正能够喜欢的人,今生我是宁愿不娶的了。面对这样的人,老天也没有薄待他,缪长风遇上了真的让他心动的人,云紫萝。他爱云紫萝爱的理所当然也无怨无悔,可是,这份爱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没有结果。就如同耶律玄元爱上齐家的小姐一样。只不过不同的是,耶律玄元与齐家小姐是相爱在先,齐家小姐另嫁在后;缪长风与云紫萝却是相识晚矣,而且云紫萝的处境也注定了这两人不可能得以相守。生性洒脱的缪长风没有为之困惑,也没有怨天尤人,他尊重云紫萝的选择与决定,也理解并守护着她。甚至,在云紫萝死后,他终身未娶,尽心抚养着她的孩子。

从缪长风这里,让人体会到一句话的含义:爱,不是索取,是给予。缪长风的形象远远超过了书中真正的主角孟元超。

掩卷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云紫萝一开始遇上的不是孟元超而是缪长风,那情况又会怎样?其实,这世上有着太多的如果,也同样有着太多的可能。缪长风到底不是孟元超,云紫萝一开始遇上的也不是缪长风。故事是结束了,缪长风却还在眼前。还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狂放。他那豪迈的外表下有着一颗细腻的心。他是一个名士,真正的名士。虽然承受着伤痛,但他还是活的那样的自在,因为,他活出了真我。

浪迹江湖君莫笑,是真名士自风流。

五、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其实,在我决定写这个系列的时候,有过这样的打算,即,写男性的文章标题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写女性的文章标题用一句词。但是,当我决定写他——纳兰性德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出比“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这句更适合他的语句来。

对《七剑下天山》(以下称七剑)中的纳兰,我总分不清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那一番的情深如许,那一次的温柔凝望,那一段的为爱痴狂,够了,够了,虽只是短短的几个场景,几个照面,亦足以显示了他的一个侧面,真实而又无悔的侧面。

无可否认,纳兰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无论是七剑中的他,还是历史上真实的他。七剑中的纳兰偏于文弱。也确实啊,作为满清第一词人,文采飞扬的他有文弱的资本。“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何等的委婉。这样的风情在武夫的身上又从何去寻找?“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如此的敏感情怀又岂是一般的人所能拥有?纳兰是优秀的,七剑中的纳兰是一个极其优雅也极其优秀的人。诚然,他是一个贵公子,天上帝王家,人家宰相府。贵为相国公子而又身兼要职的纳兰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他并没有染上一般贵介子弟的纨裤习性。他交朋友,他的择友标准是一个人的性情而不是一个人的地位。因此,在七剑中,他能把张华昭这个书僮当朋友,也能把男装的冒浣莲当朋友。至于历史上的纳兰,与顾贞观、吴兆骞的知己之情更是流传至今了。

可以肯定的是,梁羽生是极度喜欢纳兰的,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张丹枫。张丹枫是近乎于神话的人,以致有假的感觉。而纳兰则是人,一个活生生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谪仙般的人物。七剑书中一度提起纳兰的那曲《采桑子 塞上咏雪花》,更是重点提到那一句“别有根芽。冷处偏佳,不是人间富贵花”。梁羽生会反复提起,正因为这一句是对纳兰的最好写照。

然而,命运是很残酷的。它既给了纳兰出众的文才、高超的武艺、优越的生活,也在另一方面剥夺了他的幸福。命运先是夺走了他的爱情,让他留下“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的感叹,再就夺走了他的婚姻,使他只能低唱“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最后还要夺走他的生命,让他在三十一岁就魂归清虚府。对他的这一切,七剑中也特意提起。当书中写道凉亭中纳兰弹琴,歌女唱出那首《沁园春 瞬息浮生》的时候,亭外花丛中的冒浣莲是痴了,而看书的人也不由沉浸其中。直至后来,当纳兰爱上冒浣莲却又不得其爱,只能对她青以祝福的时候,让人不由的,为之一阵心痛。

无可否认,七剑中的纳兰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很大的震撼。可以说,如果不是《七剑下天山》,我不会去关注纳兰性德,更不会想到去写关于纳兰的故事。那么,如果真的这样,也就不会有《饮水情缘》一文的出现了。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永远的纳兰,永恒的,谪仙之花。

目 录
新书推荐: 开局炼化金翅大鹏,圣人懵了! 法舟 我的剑术没有上限 本官娘子就是妖 17K阅读分享世界 魔修 修仙废柴?小可怜被大佬们团宠了 一指涤尘 二十个大帝之姿弟子的命运 西游:从白骨洞开始到纯阳真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