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新梦幻江湖 > 转贴:漫说金庸

转贴:漫说金庸(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心中的太阳重新升起 网游之死神传说 家父汉中王 九玄升天缥缈录 异世之零魔法师 盗子 地下城与勇士之狱血魔神 小镇飞花 九彩记 三国游侠传

自从陈奕迅的那首歌以后,“十年”这个词于我就多了几分伤感的色彩。前些日子逛旧书摊,看到一套三本的《飞狐外传》,出版时间是85年,比我只小了两岁,还便宜,于是就买了下来。这是个历史性的事件,因为到此为止,金庸的十四部小说我已经全部看完了。掩卷怀想,第一次看到金庸是在初一,算算时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也三年了,不仅悚然一惊,十年!一个金庸竟然看了十年!

心里既这么想,就有为金庸写点什么的打算了。关于金庸,大多数的观点是别人的,少数是自己的,但也可以说是别人的,因为如果把薇微打小就关在一间黑屋子里关到现在才放出来,那是打死也写不出这些文字的。闲话少说,正文来了。

一.连城的并非剑诀

一套剑诀竟然隐藏着一个大宝藏,自然是价值连城了。但是这连城诀竟然有人瞧不上,比如说乡下人狄云。

第一次看武侠,第一次看金庸,看的就是《连城诀》。不爽的是外出打工的哥哥带回来的只有上,我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搞定了,然后,关于狄云如何出雪谷的问题就困扰了我的初中三年。直到去县城上了高中,才看到了下,还记得当时看完后学着电视里的人说了句,舒坦!

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江湖,人性泯灭,道德沦丧。为了一个大宝藏,朋友可以背弃,亲人可以杀掉,平时道貌岸然的人关上他们的朱门就原形毕露,不择手段,甚至有时候连门都不关。人与人之间那种温情脉脉的面纱大可不必。正因为如此,那几个不为富贵所移的人才显得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高洁,美丽。

1.乡下人狄云

狄云虽然是个乡下人,只跟师父学过几手三脚猫的功夫,在江湖上只是个不入流的角色,但是他的人生哲学却比那些前辈们高得多。计谋权变,只是术,重义气轻富贵、不取不义之财,却是道。在术上,狄云拍马也赶不上万震山凌退思之流;在道上,狄云却远远高于诸前辈。并非是前辈们的悟性不够,而是被宝藏武功这枚树叶遮住了眼,所谓的利令智昏,也是如此;狄云悟性并不高,他只是个乡下人,他只是按乡下人那中朴素的价值观来处世,不贪不奸,虽然在江湖上多有磨难,却始终改不了秉性。大道至简,狄云不经意间就悟了道。

总觉得狄云很无辜,平白无故地卷入师门的争斗中。其实他只是个小角色,根本不值得万震山专门对付,他受冤枉入狱其实只是这场阴谋的一个附属品、衍生物,只是万震山想不到,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最后毁了他。作为一个乡下人,我是很同情狄云的,无辜入狱,被穿了琵琶骨成了废人,青梅竹马的恋人离他而去,出狱后先是被逼做了“和尚”,然后又被人家踩断了腿,糊里糊涂地成了淫贼、贼秃,几乎就是武林公敌,差点命丧雪山,有时候想,如果评选金庸小说十大倒霉蛋,狄云即使不夺冠,也肯定位列三甲。但也正是在这些磨难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诚朴的乡下少年成长,从淳朴天真,不相信人间的恶,到一声“周二哥”,再到与宝象周旋,虽然狼狈,计谋也不是那么漂亮,但对于狄云来说,却是令人感动的进步。而且他的生命力是惊人的顽强,虽然不起眼,但磨难只能让他更坚强。不知是金庸对自己妥协,还是对读者妥协了,总之他没让狄云倒霉到底,不仅给了他一身武功,还让美丽的水笙在雪谷等他。好人有好报吧。

2.无辜的戚芳

在师门的争斗中,戚芳比狄云还无辜。在这场男人的阴谋中,狄云多少还算个棋子,还被人利用过,戚芳根本连棋子都算不上,她只是站得离旋涡近了点,就被卷了进去。

设身处地地想,戚芳没有错。和狄云一样,她也是个淳朴的乡下女孩,根本不知道人间险恶,万家子弟随便一个花招都能把他蒙了,更何况是精心设计的阴谋。在狄云被陷害时,她唯一的错就是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在师哥心中的地位,不相信他们之间的感情。事实具在,换了黄蓉可能会疑心,但是戚芳只有相信。

至于嫁给万圭,更是没办法责备她。终究戚芳只是个世俗的女子,所有的优势只是长得漂亮点。一日之间,两个最亲近的人都离开了,一个乡下女孩,所能做的恐怕只有哭泣了。这时再有人不计前嫌地帮他无疑是雪中送炭,戚芳能不感激么?万圭人又俊,又有钱又有地位,城里的公子哥又有情调,这么一个优秀的男人哪个女人不喜欢,而且他还低三下四地去讨好你一个乡下女孩,人心都是肉长的,能不动心?师哥的罪铁板钉钉,要等他到什么时候?嫁吧嫁吧。

虽然做了万家少奶奶,人并没有变坏,只是多长了点心眼而已。对师哥,她心怀歉疚,满心祝福他找个好姑娘,还把昔日恋人的昵称用做女儿的小名。她不是坏女人,连狄云都原谅她了,我也就别求全责备了。

3.情淡如菊

丁典和凌霜华这一对恐怕是金庸小说里最苦的情侣了。其他情侣虽然也是多有波折甚至磨难,但也有不少甜蜜厮守的时光,而这一对,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少。这段以花开始,以花延续,并最终以花结束的爱情,仿佛自始至终都飘拂着一缕淡幽幽的花香,美到了极处,但也苦到了极处。

相遇是在花海中,两盆绿菊,一盆“绿意如意”一盆“春水碧波”,给了这个故事一个美丽的开始。窗台上如约而至的鲜花,竹帘后的秋波,典型的中国式传情。爱情像一粒种子悄悄地发芽生长。久别重逢像是一场春雨,浇开了含苞已久的爱情之花。但风雨很快就来了,似乎这朵花命中注定就是被摧残的。

然后就是十二年的坚守,近在咫尺,却遥如天涯,一盆窗台上的鲜花道出了说不尽的千言万语(感谢菊友)。幸福实在是个难以言说的东西,明明看上去很幸福的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而别人认为活得很苦很累的人,他们自己却觉得幸福。也许在丁凌二人,只要有窗台上的鲜花,也会感到幸福吧。这时的坚守,丁典是在守着一份希望;而凌霜华却知道这希望早已破灭。所以,在心里,也许她更苦。等到再次相会后的坚守,却是两人共同守着一份信念,今生的希望已破灭,只好待来世。

然而,就是这段凄苦如此的爱情,凌退思也要踏上一脚。先不说他杀死亲女早已越过一个父亲的道德底线,就只这一点,他死得再惨也不会有人同情。死与宝藏上的毒,虽然是死得其所,却也便宜了他。

一直忘不了废园角落瓦砾中那朵小紫花,夜色里迎风摇曳,丁典让狄云采了过来,拈着它缓缓述说往事。手指微微颤动,紫花也跟着微微颤动。

4.电视剧:揩净小说的屁股

最新拍的电视剧〈〈连城诀〉〉看了大概一半,个人意见,改编得非常成功。

电视剧对小说的改编主要在两个地方,第一是大宝藏的下落,小说里只写到众人中了毒开始发疯就完了,做为文学作品,为追求表达效果和余韵当然可以这么写,但作为娱乐产品的电视剧,小说里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电视剧的结局虽然勉强(地震,整座天宁寺沉入地底),但总算聊胜于无。第二是花铁干出谷后的经历,这是硬加上去的,但也合情合理。雪谷中的花铁干表现实在是精彩,这么精彩的一个人物不加戏实在是对不住他。这段戏其实已经超越了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出谷后的花铁干巧妙地利用了舆论的力量,因势利导,不仅把自己塑造成了武林英雄,还把有可能坏他大事的水笙逼上了绝路。假面被戳穿后,花铁干说的话发人深思,我说过我是大英雄吗?全是你们一相情愿啊。

虽然是个长篇,但作为电视剧的剧本,小说的情节还是有点单薄。小说里万震山和凌退思是通过狄云这根线才连上的,电视剧中则让他们直接有了交往,比小说多了一条线。甚至电视剧还让血刀老祖跟梅念笙都打过几架。虽然略显多余,但为了丰富情节,也无可厚非。

败笔是根宝夫妇,虽然这两个宝贝也推动了情节,但基本上属于可有可无的人。而且这两个人的说教味太浓,让人不舒服。

(待续)

2.男人的心理

前些日子有同学在寝室里看<<小鱼儿与花无缺>>,站在背后看了几眼,恰好看到江别鹤那个很厉害的老婆,一下子就想起了裘千尺.

裘千尺的婚变,责任主要在公孙止.这个男人气量狭小,忘恩薄情,为了讨好情人,连亲生女儿都下得去手,再加上横加干涉杨龙之恋,恐怕没几个人会喜欢她.但是,裘千尺也让人同情不起来,不仅因为她也阻挠杨龙相恋.她在婚变中的过错很简单,不懂男人的心理.

即使是在如今的社会,恐怕也没多少男人能完全心平气和地接受夫妻中女人赚钱比男人多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婚姻中男人处于强势地位,合理与否是学术问题,至少是普遍的.现代尚且如此,在宋朝那个礼教大防的男权社会,男人在婚姻中更是占支配地位,要想颠覆,除非男人在人格上阳痿.可惜,公孙止不是.

裘千尺对公孙止有恩,帮他弥补了武功中的缺陷,还把个绝情谷打理得井井有条.这种情况下产生居功心理是正常的,但裘千尺得意地忘了形,忘了自己的身份,不是恩师,不是朋友,是妻子.她不仅没有照顾到丈夫的大男人心理,反而处处表功,刺激丈夫的心理.这样的妻子,男方不出轨才怪呢.

男方搭上使女柔儿后,裘千尺再一次犯了方向性错误.一般这种情况下,男人是多少有点心虚的,这时女人的宽容是很容易得到感激的.也许她不能容忍柔儿做小,但至多把她赶走,再跟丈夫陪个不是,婚姻多半就保住了,虽然也许会同床异梦,但至少不会有后来的下场.书里裘千尺的极端措施其实是跟丈夫结下了不可化解的深仇,需知道士可杀不可辱.折辱一个人实在是不划算,如果这个人是全然没有自尊,折辱他他也不会感到痛苦,你的目的也就落空了;如果这个人还有自尊,那么这番折辱就会在他心里种下仇恨,一旦报复起来,力量是惊人的.裘千尺只是个女人,不懂得温柔,不懂男人的心理,更加不懂这番道理.后来的下场,也有一半可以说是自找的.

总觉得裘千尺靠几棵枣树度过漫漫十八年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以她手脚筋全断的身体,怎样在短时间内弄到枣子而不致饿死,实在是个难题,须知若等枣核钉的工夫练成再发钉射枣的话人早就挂了.而书里并没有说她被扔下来的时候是枣子熟得自己往下掉的季节.总之,如何度过开始那段最难的时光金庸似乎并没有说个明白.

3.既见君子

最喜欢的女子,不是小龙女,不是襄儿,是程英.

记得高中第一次看>的前三十回时,喜欢的段落很多.其中,杨过大战金轮法王受伤后被程英救回小屋养伤的一段,那样的宁静安适,虽然短暂,很快就被李莫愁冲散,但仍旧非常喜欢.这里面,当然少不了程英.

有一段时间很困惑,以程英的性子,应该不会在小屋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爱上杨过的,而且那一段时间杨过是比较老实的.后来看得多了,就找到了原因.

小屋的相聚虽然短暂,但杨过为救助陆无双而智斗李莫愁,那一个机变百出,飞扬跳达的少年郎,身在暗处的程英可是全部都瞧在眼里的啊.这恐怕是她自从师门出来后,见到过的第一个优秀的男子,也许,芳心暗许是在向他们示警的时候.杨过的受伤只是给了她一个接近她的机会.

只是,这样一个机会,对她来说,既是开始,更是结束,一开始她就知道这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君子不属于她,一开始就不喜.但李莫愁的逼近反而给了她表白的机会,否则,以程英的含蓄,恐怕她一辈子都不会说的.还有那曲>,程英像一朵花,生死关头反而开放得更加美丽.

我能看出作者对程英的喜爱,第一次正式出场的她虽然面目可怖,嗓音特别好听;衣服的料子虽然是很简陋的青布,但剪裁合身,干粮水壶无一不显出她的细心和精致;还有小屋养伤时对杨过所表现出来的温柔和体贴;还有连郭芙都看她"淡雅宜人,风姿嫣然"......等等.有时候想,杨过错过她实在是大损失.在高中写的一段文字中,我曾说过,小龙女是可遇不可求的,最适合娶回家的其实是程英.

写到最后,竟然想不起一句合适的结束语,有一点非常巧合,我所最喜欢的金庸小说里的两个女子,竟然都姓程.

4 .大侠郭靖

郭靖大侠是《神雕》里我最崇敬的人,纵观金庸小说,能与之比肩的,也只有苗人凤、乔峰等少数几个。

相比《射雕》里的毛头小子,《神雕》里的郭靖已是中年,中年的郭靖,武功高强 ,人品正派,少年的一份老实木讷,也经过岁月的锤炼,成了稳重。这些都是郭靖作为中年男人的魅力所在 ,更重要的是,他的胸襟,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在文化上,郭靖可算是蒙汉文化的混血儿。一方面自幼长在蒙古,耳濡目染了蒙古剽悍粗犷的民风,另一方面,又为母亲及江南六怪教导,深受中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熏陶。正因为这样,郭靖虽然深受蒙古民风影响,却始终没有沾染蒙古人的血腥残暴。南归之后,郭靖读书不多,但儒家的思想在他心中却更加的根深蒂固。他独守危城,解民倒悬的初衷,正与儒家入世的思想毫无二致。杨过去襄阳刺杀郭靖,两人在城外的一段对话,对于杨过城到底守得住守不住的问题,郭靖引用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明心志。其实纵观他一生所为,应该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襄阳鏖兵一段,是郭靖最为闪光的一段。同时,这也是杨过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在襄阳短短的几天内,杨过心中经历了善与恶、个人幸福与天下苍生的艰难抉择,其间斗争的激烈,实在不亚于一场襄阳大战。正是郭靖,凭着他的人格魅力,帮助杨过完成了抉择,甚至从一定意义上,完成了杨过的人格重塑。很难想象,如果杨过杀了郭靖,以后将在良心上承受多大的不安。

杨过是崇拜郭靖的,从亲眼见郭伯伯把全真教的臭道士打得大败时起,这时还只是从武功上崇拜。少年杨过对父亲的幻想中,肯定掺有不少郭靖的影子。但经过襄阳那一番内心的挣扎后,就是从人格上崇拜了。

5*.不长进的金轮法王

平心而论,金轮法王实在是个很杰出的人物,武功高强,见闻广博,人又聪明,还够黑。有一段时间薇微还真对这和尚产生了点好感,尤其是他碰见郭襄的一段,的确有种大宗师的气派。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杰出的人物,在跟郭靖斗的时候,却翻来覆去都是那一套,打小辈的主意,从郭芙、大武小武兄弟、小婴儿郭襄,不仅没有一次成功,最后一次还差点让人把腿废掉。十六年后,金轮老和尚武功是大有长进,可是一到襄阳,拿出来的办法还是老一套,这次打的是郭襄小姑娘的牌。这次仍然没有玩转,反而把自己给玩死了。不知是金庸故意恶心这和尚呢,还是老金人厚道,写不出那么多阴谋诡计。

从《神雕》里,还发现一个规律,武侠小说实在是少不了反面人物。尽管在看小说时我们可能回厌恶他们,因为他们总是破坏主角的好事,但细想想,没了他们,小说绝对写不了这么长。小说同戏剧一样需要矛盾,反面人物不仅参与情节,有些时候还起推动情节的作用。比如说霍都,武林大会上若是没有他耍奸使坏,中原高手说不定就赢下了三场比试,杨过也就无从表演了。所以我们尽管恼恨他耍赖,但其实应该感谢他,感谢他给了杨过表演的空间,应该说,武林大会上的这一段,是杨过最为闪亮的段落。

6 .白头泯恩仇

电视剧>的结尾,夕阳老树下两颗花白的头颅聚在一起喝腊八粥,丝毫看不出来这两人原来是势不两立的死对头.艺术作品中类似的场面似乎很常见,就是仇深似海的冤家总在头发花白后突然看透一般,一笑泯恩仇.再比如,洪七和欧阳锋.

圣人说过五十知天命,吾辈愚钝,兼之尚差三十年,实在难讲所谓的天命是什么.但我想,任何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思考的,只是有些人想得多,有些人想得少.圣人还说十五志于学,不妨假定人从十五岁开始思考,到五十岁,是三十五年,三十五年是不短的一段时光,经过三十五年的世事变幻以及断断续续的思考,人眼中的世界应该是另外一种模样.也许会像周星驰说的那样,开始用心眼去看世界.再到白头,又是十多年更加成熟的思考,肯定会看透很多事情.所以有时候薇微很喜欢老人,喜欢他们洞穿世情的那一份睿智.

洪七和欧阳锋最终死在一起令人感叹,其实细想想,这两个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仇恨,欧阳锋并没有杀死洪七的什么亲人,两人的过节无非就是围绕着>的那一点破事.欧阳锋虽然咬过洪七一口,害洪武功全废,但洪七事先也给人家弄了部假经,后来欧阳锋变成欧阳疯,有一半是拜洪七所赐.这么算起来,还是洪七欠欧阳的.

两位大宗师的死令人惋惜,华山绝顶的洪七和欧阳锋已经算不上冤家了,忘了仇恨的两个人都多出一份可爱来.欧阳锋是疯的,差不多全忘了以前的恩怨,只是觉得这个"欧阳锋"武功不错,想打一架;洪七享了那么多年福,心里的那一点气早就消了,是被逼无奈才打的,不料打着打着就脱不开身了.最后两个人同归于尽其实与当年的恩怨并无多少瓜葛.过不了几年两人都会变成一堆白骨,随便拿起两块骨头,你能说它们是敌人还是朋友么?

一点题外话:有个叫池宇宙的人,写了本名叫>的书,主要是一些金庸小说人物的独白,属于完全颠覆性质.但是有些段落还是很有意思的,欧阳锋的部分有一个情节,欧阳疯老是问人"我是谁",当他在华山顶上跟洪七抱在一起慢慢死去时,又问了一遍洪七这个问题,结果洪七反问,"这重要吗?"不仅欧阳疯,连薇微自己都一愣,问这个有什么用?

三.众生岂止八部

《天龙八部》可谓是兼具中国旧小说的优点和缺点,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令人过目不忘。但人物的塑造多依赖于其言行举止,内心活动描写不够,因此人物形象略显单薄。全书有写得有深度的只有乔峰一人,乔峰的两位结拜兄弟次之。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塑造这三个形象,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看《天龙》是在高一,因为此前被电视剧搞得五迷三道的,就整天念叨着要看原著。愿望的实现是高一的某一天初三时的同桌租来了书,突击看完后趁着时间未到,借给我突击。这是开始,阅读整部书的过程断断续续,还夹杂着《神雕》等金庸著作的阅读以及自己一篇所谓的“武侠小说”的写作,所以具体的结束时间早忘了个干净。

1 .大人物小男人

对慕容复的出场,金庸是做足了铺垫的。通过主人公段誉的所闻、所见,无处不透露出姑苏慕容的强大和神秘,再加上武林中“北乔峰南慕容”的说法,而乔峰的风采我们是早有领略的,综合各种因素,慕容复是个很值得期待的人物,是个腕。也许是见惯了高手,慕容复的出场给人的感觉是不过如此。虽然破解珍珑棋局出手惊人,但毕竟没解开,而且一上来就着了星宿老怪的道,第一印象不佳。后来酒店独斗丁春秋、夜遇灵鹫宫人,慕容复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都做得有点拖泥带水,不够漂亮。到少室山大败于段誉、被乔峰摔在地下,姑苏慕容的脸其实已经丢光了。至于最后忍义父、杀舅母、逐家臣的一番表演,真不知道该怎样说他了。

做人贵在坚持原则,每个人都应为自己设定一些做人的基本的信条,并坚持不逾。人只要坚持原则,就会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即便是恶人,如南海鳄神,虽然杀人无算,但他坚持“说话算话”,大多数人反觉得他可爱,而忘了他曾杀过许多人。慕容复丢了他做人的原则,或者说他的原则只剩下了一条,兴复大燕,其他的统统让路,这也叫利令智昏,这是他做人失败的重要因素。

其实搞政治是需要慕容复这种为达目的不顾一切的决心,可惜慕容复并不是政治人物,他只是个江湖人物。他为复兴大业所做的准备,也只限于江湖,而江湖只是个边缘社会,它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有着一套完全不同与主流社会的运行规则。搞革命要深入社会,像慕容复一样在一个几乎不相干的地方瞎忙活,老打擦边球,实在有点搞笑。

冷眼看慕容,其实这个人在江湖中是很优秀的,名门之后,名重武林,人品俊雅,家资豪富,实在是人中龙凤、少女杀手。只是有点不走运,武功上碰上了乔峰,情场上杀出段誉,招驸马人选是内定的,认义父突然杀出个正牌儿子…..慕容复是又背又累,到最后疯掉也许是个解脱。

还是那个迟宇宙,他认为慕容复是太累了,所以装疯。因为没有人会要求一个疯子复兴大燕,所以他自由了。

3 .婉兮婉兮

想写木婉清很久了,好不容易才想了个好题目,可写下题目才发现,还是不知道该写什么.

一直以来,想到木婉清就替她惋惜,这个看似野蛮实则温柔的美丽的女子,注定要独自吞下上代人情孽酿下的苦酒.虽然到最后情节来了个急转弯,可我认为这是金庸的不忍心而放段王而人一马的,对于木婉清来说,事情并没有改善多少.因为她的"段郎"已经爱上别的女人了.也许很多男人幻想过齐人之福,但表面上大多数人都反对一夫多妻制度的,不管是从感情角度还是伦理角度.不过话又说回来,女的要是非要嫁的话,我们似乎也不好反对.所以我还是希望段誉娶了木婉清的,虽然这太便宜段誉而委屈木婉清,可这真的是最好的结果了.

有人说>从黄蓉出场后才开始好看,因为遇见黄蓉后的郭靖才算是成了真正的男人,长大了.在我看来木婉清对段誉来说,意义也是如此.在书呆子段誉眼中,她神秘狠辣,蛮横霸道,却有一股幽沉沉的体香.但很快,这个女子不再野蛮,在摘去面罩后,一下子变得极度的温柔.他们拥抱亲吻,在那个时代这就是私定终身了.这是段誉第一次跟年轻女子亲密接触,也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认识一个完整的金庸小说里的女子.当他和木婉清"私奔"被朱丹臣截住后,不仅是段誉,连我都感到无比的遗憾.到后来奇变陡起,我真的希望金庸能成全他们,哪怕小说写短也成啊.

另外,金庸写木婉清写得虎头蛇尾,一开始那个野蛮霸道,马疾香幽,骨子里却是温柔无比的美丽女孩子,自从石屋里那场戏后,就被作者忘了.后来虽然不时出现,也只是蜻蜓点水,她的狠辣,她的温柔,全都有气无力的,作者的心已经不在她身上了.也许是无心,也许了无力,总之是她被遗忘了.杜甫的>一诗起首一句气象宏大,人所称道,却后继无力,人亦病之.金庸写木婉清,也犯了这个毛病.

不过,这是大师的毛病.木婉清还是令人难忘的.

4 .老实恶人

南海鳄神这人实在是有意思,他武功很有两把刷子,脑袋却不大灵光,拜了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为师,实在是丢尽了天下武学之士的脸。他太坚持自己的原则了,说话算话,否则就是乌爱经纬、爱论坛子爱经纬、爱论坛蛋。其实,他是被段誉和镇南王联手收服的,那场比试根本就算不上是单打独斗。坚持原则,认死理,这就是南海鳄神。于是在广大读者心目中,岳老三很少被认为是恶人,反而很是可爱。

南海鳄神天性淳朴,未经礼仪教化,所以才不以杀人如麻为恶;同样是因为未经礼仪教化,他也没有受到尘世中鬼蜮伎俩的沾染。北大教授(副的)孔庆东把他列为金庸小说“三大极品恶人”之一(其余两个为田伯光和血刀老祖),大概也是处于以上的考虑。这种人直来直去,有啥说啥,来什么都在明处,和他们打交道,比和那些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交往省心多了。

真恶人好过伪君子,大概是很多武侠迷的共识。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讲,我们当然更加欢迎岳老三这种恶人。但是这种恶人放到社会上是很危险的,他们不辩善恶,为起恶来就无所顾忌,因而破坏力尤其得大。反观伪君子,他们即使心中有再多不可告人的企图,也还要照顾到自己的形象。使起坏来也大多偷偷摸摸,有所危害也是在特定的范围内。大多数情况下,还会做点好事以支持自己的君子形象。打个比方,假如我在路上遇见南海鳄神,很有可能还来不及弄清楚他老人家为何生气就被扭断脖子;但如果我遇见岳不群,我就很安全了。说不定他见我处境窘迫,随手周济我几两银子也是有的,除非他怀疑我身藏《葵花宝典》。

南海鳄神虽然天性淳朴,却并不傻。他说钟万仇长得丑,多半不是钟灵的真老子,让他说对了;他说段誉也不是段正淳的儿子,随口瞎讲,也让他蒙对了。可见他看人看事,还是很有一套的。

目 录
新书推荐: 我的剑术没有上限 本官娘子就是妖 17K阅读分享世界 魔修 修仙废柴?小可怜被大佬们团宠了 一指涤尘 二十个大帝之姿弟子的命运 西游:从白骨洞开始到纯阳真仙 家族修仙从青松灵根开始 被夺修为后成为天道代言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