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巫蛊事件(1 / 1)
(由于文中作者为救太子妃已死,所以接下来的所有经过大部分都是站在太子妃杨添琦的立场上去写的,希望作为男性的我能刻画好这个城西公主的内心世界)
看着死了这么多人,我的心像撕碎了一般,那些为我无私献出生命的人我又该如何补偿他们为所作的一切呢。一路骑在马上向南行,我的心都快颠簸出来了,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颊不停的被清晨的风一直吹到我的肩膀。也许我该坚强的活下去,为了那些为我而牺牲的人活下去。
一路上,看着这清晨阳光是多么的迷人,鸟儿在树林中歌唱,微微的风在山林中穿梭,我们起着马,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一个小湖旁,远远望去并未见到太子人马的接应,只好停下来在小湖旁休息,只见小湖旁水草丰盛,在清晨的阳光下湖水闪闪发光。我们三人下马后行人讲马匹牵到湖中边饮水,只见此二人已是遍体鳞伤,俊华背上的伤口还在流血却还在为我整理行李。我看去实不忍心,拿起我的丝绢朝他背后走去,正要为他包扎,只见俊华猛然一惊,跪倒在地:不敢劳驾太子妃娘娘。我叹息道:俊华,你等为我牺牲至多,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希望能为你包扎以减轻我内心的不安和愧疚。俊华急忙道:保护娘娘是我等的责任,我这点皮外伤算不得什么,大丈夫或是战死沙场或是马革裹尸,为太子妃娘娘而死,我等死而无怨。我急忙搀起俊华,眼泪汪汪一语皆无。我转身朝湖边走去,蹲下身子,轻轻撩起一汪湖水,多么宁静的生活啊,此刻的宁静与昨晚的厮杀是多么的不同,让我不禁感叹到人世间为何有如此之多的战争和仇恨。
我们三人在湖边休息了大概一个时辰,可始终没见到太子的人马,或许是出了什么变故。于是我们不再等太子的人马了,俊华建议我们像南行,直接赶往国都长安,我也点头答应了。可一路艰险,也不知其他人怎么样了,心里始终有些放心不下,李科昨晚马车翻到后失踪了,彤琦景初他们生死未卜。幸好昨天是晚上逃命,在夜色掩护之下或许他们能逃出来,我想即便他们能逃出来估计也会赶往长安的。这样一来也更坚定了我直接敢往长安的决心。
我们三人一行,走了三天,他们俩随身带的干粮也吃完了,这三天他们忍着饿,把大部的干粮省下来给我吃,自己却只吃一点点,还骗我说干粮很足叫我放心的吃,今天我一看他们不对劲,走路摇摇晃晃有气无力的,原来他们是饿坏了,我们三人这天下午正走到一片树林,树林两边是群山叠起,眼前还有条小溪,好像此处似曾相识,俊华还记得此处,原来此处就是当初打仗的会稽山,难怪如此眼熟。我们三人牵着马,实在走不动了,此时已是人困马乏,俊华一摆手,给我们找了一块大石,上面铺上衣物让我坐下,说罢,便去溪中打水,行人也把马牵过去饮水,我们休息了片刻,看看时候不早了,就赶紧赶路,想找个开阔之处晚上歇息,此处荒山野岭不便久留。我三人刚要起身,正在此时,只见山上锣鼓喧天,一群蒙面土匪冲下山来,俊华行人一见形势不妙,各拿刀剑准备迎战,我此时也是不知所措慌了手脚,想罢当初我也披挂上阵打过大战,还救过小席子,可自从回到大运国后就再也没拿过刀剑,似乎已成为了一个文弱女子,不知当初的勇气何来。刹那间土匪们将我们团团围住,只见土匪们紧盯太子妃,俊华行人打算拼死护驾,可次二人已是饥肠辘辘何来抵抗之力,我也想拿起刀剑与此一搏了,可我这身公主装扮的衣服实在行动不便更何况是舞刀弄剑呢。只见土匪正好围攻我们,行人大叫:俊华带娘娘先走,我掩护你们。此时只听土匪中有人说大喊:且慢!土匪们也停住了,这个人从土匪中走了来,戴着面罩,走到近处看到俊华,打量了一下俊华后仰天大笑,我们也很奇怪,只见此人摘下面罩,一把抓住俊华的手,紧紧抓住俊华,我们一看心里一亮,怎么是他。此人是谁呢?原来是王周陆。当初在会稽山杀散了之后我们都以为王周陆已经死了,没想到居然占山为王做了土匪。正是很悬,差一点我们全死在他的手上了,王周陆一见我就说到这不是杨添琦么,你当初不辞而别去了哪里?恐怕王周陆还不知道我是太子妃,俊华急忙上前解释了一番,听的王周陆惊讶不已,时而打断俊华的说话时而紧张不已。讲罢后王周陆感叹到怎么这些日子发生了这么多事。听完后王周陆还给我行了礼,还将我们请到山上宴请我们,但听到我说小席子也死了之后周陆十分伤心,不时地掉下眼泪,心想当初和小席子为了一碗牛肉面还挣抢过,如今他却离开人世不得返,说到此时众人也低头不语。我们在会稽山上住了二天,准备离开,周陆也决定要随我护驾,我也点头答应,我们准备了好行李和路上的盘缠,周陆安排好了其他土匪们,临走时告诫他们劫富不劫贫,劫恶不劫善。
我们一行四人直奔长安城,有的王周陆、俊华、行人三人护驾,一路比较顺利。赶了两日的路,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来到了长安城下,来到城下才发现城门处已是严加盘查,王周陆上前一打听,回来一向我禀报,我一听后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太子已死。据传言,太子由于巫蛊事件而被皇上逼得在钟楼自尽了,城中已经戒严,与太子有关的人等全部被抓入狱了。(巫蛊事件:当今皇帝已是年老体弱、生性多疑,喜怒无常,汉皇帝早已对太子不满,认为太子过于软弱,太子在许多政见上与汉皇帝不和,尤其是在与大运国的外交政策上,汉皇主战而太子主和,太子认为国家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国民早已疲惫不堪,急需休养生息,而汉皇自小好战,认为只有消灭了敌人国家才能太平,由此父子间产生了极大矛盾,汉皇最后对太子极为失望,时常在皇后面前念道:子不类父。皇后是太子的亲母,也频频劝太子不要与父皇作对,但太子也很固执,以至于到后来汉皇有心想废掉太子另立新储,甚至有些大臣向汉皇建议立钩弋夫人所生的之子辎儿为皇子,废掉太子,但皇帝仍在犹豫之中,日积月累后朝中大臣也有所耳闻皇上有意废太子之事,终于在前不久被宦官利用,利用皇上出游时在宫中散布谣言说:太子的母亲也就是当今皇后在宫中埋有巫蛊诅咒皇帝驾崩,让太子提前登基。皇上一听此事十分不悦,命人到皇后宫搜查,结果搜查的人利用此事栽赃皇后。汉皇即下令抓了皇后,皇后有口难辨,一怒之下悬梁自尽了,太子闻听母后惨死,无奈之下带领自己的人马造反逼宫,终因寡不敌众,最终被御林军逼上钟楼,皇上虽不喜欢太子,但终不愿杀死太子也无意要废除太子,因为他深知废长立幼自古乃取乱之道,只要太子愿意投降皇上会既往不咎,但太子宁死不降,最终在钟楼上自刎而亡了。皇上一听太子自刎而亡,伤心倍至,觉得自己是被小人利用而害死了太子,一怒之下下令处死所有参与巫蛊事件的官员,并下令太子 宫中三百多人全部要予太子殉葬,也包括太子妃。)
此时太子妃若进入城中必会被缉拿入狱,俊华提议我们不要入城了,天涯海角我们愿保护太子妃的安全,大家也同意此看法,可太子妃看看我们,说道:我知道你们的好意,可我现在已是大运国的叛徒、大汉的罪人,两个国两个家我都不能回了。我已无路可走,上天这样安排我的命运也许自有其道理吧,太子人等已死,我若苟且活下又有何意义,不如随太子而去,也算不辜负他对我的一片真情。众人一听此话全部跪倒在地:娘娘,万万不可啊,何必做此无谓的牺牲呢,我们带着您去哪里都行,只要您愿意。我听后说道:我已不是什么太子妃娘娘,已是大汉的通缉犯,你们走吧,留下来只会连累你们。俊华听罢说道:不是太子妃娘娘更好,你就做你的杨添琦,我们还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过着平凡人的生活岂不更好。大家也连声说道:对~对~。行人也说道:做个什么太子妃娘娘,难受死人了,不如随我们一起走遍天下,云游四海岂不自在。可我无法逾越内心的障碍,我看看他们,说道:你们不要说了,我知道你们的好意,但我意已决你们不用再劝了,谢谢你们一路上对我的照顾,我很感激生命中有了你们的存在,给我带来了这么多的欢乐也给了我这么多保护,我很感谢上天,我很满足了,只是很遗憾我却不能为你们做点什么,更让我遗憾的是还有那些为我而失去生命的人,他们的死,会成为一生的歉疚。说罢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我就朝城门走去,向城门官喊道:我是大汉的太子妃,是大运国的公主,你们可以来抓我回去领赏吧。只见城门官一听此言,急忙打量我一番,也不管是真是假立刻命人将我抓起来,送入宫中。此时俊华他们也傻眼了,想上前去把我拉回来,但已经来不及了,官兵已将我团团围住。
俊华行人仍不死心,想进入城中,找机会能不能救出我来,无奈之下,只好敢往汇贤居,暂时先落下脚来。俊华等人刚到汇贤居只见李科正在门前饮酒,一看是李科,大家兴奋不已,李科也一愣,怎么是~是~你们,你们没死,李科是你,你。。。,那天晚上马车翻倒在地你失踪了,我们还以为你死了呢,李科也是热泪盈眶,快快快,里面请,大家都在呢,李科立马招呼大家过来,大家一见俊华等人没事,也很高兴,而且王周陆也在,大家别提都乐了。只见景初走出来说道:那天夜里,我们迎战追兵你们先走,我们留下来的人个个身手还算不错,击退了一百多追兵之后,就往南追赶你们,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你们,只见你们和公主坐的马车翻到在地,我想你们大概是遭遇不测了,但看到地上地上并无你们的尸体,想必有可能你们逃脱了,刚要走,只听见旁边草丛中有人在呻 吟,一看是李科,他刚才可能昏迷了,于是我们几个带着李科往南逃,幸好那天是夜里,天色很暗我们逞夜色掩护才侥幸逃了出来,要是白天我们肯定一个也跑不了,找不到你们,我们后来一商量干脆回大汉算了,你们若是活着必会来汇贤居的,没想到时间不长,你们真的来了。只见鹏程说:你们把太子妃弄哪去了?时局有变,现在太子妃万万不可回宫里了。俊华一听直摇头,说道:进城时太子妃被抓走了。大家一听都傻眼了,剑年说道:怎么会这样,我们死了这么多人,为的就是保护太子妃,你们怎么搞的,太子虽死,但我们仍要继续完成太子的遗愿保护太子妃,这样也算对的起死去的太子,你们~哎。。。,不行我们必须救出太子妃杨添琦。大家一听声道:对,救出杨添琦。虽她已不是太子妃,但她还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岂能弃同学生死于不顾。李科连忙道:怎么救啊,难道要劫法场不成。俊华说:对就是劫法场。彤琦说道:怎么劫,劫不好不但救不出杨添琦,我们自己也要把命搭上。此时梁言走来摸摸胡须说道:劫法场也不是没可能,与太子相干人等,七日后将在北城门法场当众斩首,法场守卫自然森严,但我听说监督法场的护法官是金桥决将军,他早期乃是太子的旧部,听说当初还是太子在南山狩猎时认识的,他当时还只是个打柴的山夫,是太子发现赏识了他,他才有今日,我想他多少还是念一些太子的旧情的吧,还听说此人对此次太子惨死十分不满,时常在朝中当众议论此事,我想假如我们能取得他的帮助,有他的配合救杨添琦应该也有五成以上的把握。大家一听眼前一亮,王周陆一跳出来,好啊,我老王好久没动刀子了,一身的武艺正愁没地方使呢,说着拿起大刀往地上一戳。李科也来劲了,急忙道:别看我只有一只胳膊,可我李大爷也不是好惹的,当年在紫云山随我师傅学的一手好剑法这次正好派上用场。为救杨添琦大家也纷纷各自打气,只见俊华不语,剑年连忙问道:俊华你怎么了,俊华抬头说道:话是不错,可我们如何才能取得金将军的信任呢,他若不肯我们岂不自投罗网。此时高超站出来说道:不如我们先派个人,去金府打探一下虚实,看看金将军的口气再说如何,听说金将军的夫人张孟瑶乃是太子远房表姐,我们不如先去打探金夫人张孟瑶的态度,我想她肯定是一百个赞同的,毕竟一家人总是向着一家人的。大家说:对,就这么办。此时杨跃明站出来说:不如这样吧,我与高超同去,先去打探金夫人的口风,若她答应估计此时成功了一半。剑年彤琦一拍大腿,好,妥了,就这么办,今晚你们二位去打听虚实,我们静候佳音。
到了夜间,二人吃完晚饭,一身短衣巾小打扮,准备也探金府,到了金府门口,两人飞身上了墙头翻了过去,说来也巧,今日金府巡夜人不多,高超杨跃明乘夜色掩护很快就找到了金府的安寝之处,两人沿着走廊,一个飞身来到书房门口,说来也巧,正好看到隔壁有火光,好像有人在烧纸,两人走近观瞧,捅破窗户纸一看,只见一女子跪倒在地,只见此女子眉清目秀、两眼可人,一头乌发梳上眉顶,举手投足之间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生,正在磕头给一个牌位烧纸,抬头一看牌位,原来是太子的牌位,两人仔细倾听,女子嘴里还念道:太子安息之类的话,两人一看此情形,觉得此事有苗头,莫非这就是张孟瑶。两人各自使了个眼色,一齐推开门,往女人身边一跪倒,把女子吓的一惊,往后直退几步。高超跃明说明来意之后,女子心方平定,没想到女子也正愁着怎么救太子妃,我们一来,她正中下怀,连忙关好门,打量四处无人,便说起此时,她还说金将军也正在为救太子妃的事发愁,不想你们来了,真是太好了,金将军若是知道你们来了,不知道会有高兴呢,真是太好了,你面里面坐下,等将军回来,我立马带你们引荐。高超说道:不忙,金将军我是见过的,但他未必认得我,我觉得我们在此不宜久留,既然金将军也有此意,那太好了,我们来时带了一封书信,你把它交给将军,他一看便知该如何做了。我们立马就走,我们在此万一走漏风声,不但我等是死,恐怕还要连累夫人你一家老小。说完高超将书信递给张孟瑶,二人即刻回来领命。
回来后高超跃明向众人一说原委,大家一听都很高兴,景初还笑道:他妈的个巴子的,又要大干一场了,我们这群人是上辈子造了孽啊,怎么到那都没个太平,在大运,大运打仗,在大汉,大汉也是打杀的事不断,这回真要豁出去了。李科看看自己的断臂也说道:看样子我这次是连这只胳膊也保不住了。众人听罢大笑!行人一听不乐意了急骂道:放你妈的螺圈屁,呸呸呸,你别吓说,我们大家一个个都要活着回来,我已经失去小席子了,你们一个都不许死,尤其你李科,知道不知道。李科急答到:是是是,是我说的错,我该罚,今晚我陪你痛饮三坛。说完众人也开始准备了,准备七日后大闹北法场,抢回杨添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