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 章 初进杜府(1 / 1)
随着一声低沉的声音,清瘦的汉子睁开了双眼。浓眉下的眼虽然平静似水,但是偶然的一闪有锐利射出。
目光扫了一遍下面的四五个小孩,他微微的点了点头。一旁的杜德利歪着脑袋笑着对那清瘦汉子说:“先生,看重这群小子?”清瘦的汉子脸上石刻般的皱纹里漾出一丝笑意说:“今天心情不错,这一批都招了吧,今后有淘汰,将来你的伙计可能都不用招了,呵呵呵呵。”,“啊?啊,哈哈哈,是是先生说的有理。”
当下便定了。杜德利吩咐下人把这些孩子带去休息。
赵管事领着宝儿来到前厅,前面王掌柜陆涛两位一脸期盼的望着他。
赵管事挑着细长眼,白净的脸上堆出笑了。“哎呀,二位啊,真是不容易啊。凭我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的大当家留下这小子了,哎--”说完赵管事长出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旁边的位子上。
陆涛听了心里真是乐开了花,连连的作揖感谢。旁边的王掌柜的一拍巴掌,“这事还得靠赵兄弟。得,这事就算成了,往后呢,这小子就劳烦兄弟多多照应了。今天没外人,陆涛兄弟今天没事也别回去了。晚上观海楼我做东!”
三人嘻嘻哈哈的聊了片刻,赵管事告辞了俩人带着宝儿进了海德堂后面。在后面有一辆马车,此刻已经坐了六个小孩,宝儿跟着上了马车。
马车驶进门楼高大的杜府。几个小孩被安排进杜府的一个宽大的院子里。这所院子院墙高大,院外有护卫来回的巡逻。
院子里有正侧有几套房子,院子里东首摆了一溜兵刃,映着雪光最吸引孩子的眼球。西侧光秃秃的高树下有十一二个小孩在蹲马步,旁边有一个年轻人拿着一根长细的棍子,来回的走动。
宝儿们被带进东侧的一间房子,一溜通铺,上面整齐的码着被褥。一位中年人带着一名粉衣女子走进来。
中年人留着三缕长髯,国字脸目光如炬,身板挺的笔直,走路生风。他扫了一眼刚到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不敢看他威严的眼神。
那人回头对女子说:“好好安排下,给他们换下衣服。”后面的粉衣女子躬身答了声是。
中年人走到院子里,望着西侧蹲马步的孩子们,有几个低声垂泣的孩子立刻不敢声了。宝儿们跑到门口好奇的看着。“哈哈,又来了一群乡下土小子!”院子门口传来一声童音。一个胖乎乎的小孩,仰着小脸望着宝儿他们。
中年人一眼瞪上那个小孩。小孩吓得一哆嗦,“二。。。叔好。。。”,“玉儿!快回来。”后面赶上来来一名面目端庄的妇人。赶到面前,见到中年人施了一礼,道了一声好。
那中年人赶紧回了礼皱了皱眉,对那妇人说:“大嫂,这里不是随便进的,玉儿这小子向来顽劣,以后还需仔细管教了。”妇人应了一声是,领着孩子匆匆离开。
粉衣女子一拍手说:“好了,小兄弟们随我来先洗个澡换件新衣服喽。“她笑呵呵的带着宝儿们转进一个院子,进了一间屋子,里面摆了几只大木桶,盛着热水,旁边放置着毛巾,胰子,还有特制的南方来的皂角。
一名圆脸的老妈妈从门外托着几件衣服走进来。宝儿看见这位妈妈和姐姐面目和善心里踏实不少。老妈妈对孩子们说:”我是管理你们食宿的,我姓张,你们可以叫我张婶婶,这个我的女儿,你们就叫她妙姐了。“妙姐眯着眼睛笑着说:“来,我给你们洗洗澡。”穷人家的小孩冬天在家里很少洗澡。泡完澡换上新衣服,宝儿心里也挺高兴。
时间过得快,一会儿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外面的小孩步履踉跄的走进来,里面居然有两个小女孩。桌上放着几大盆的红烧鱼,炒肉,炖白菜,还有几盆紫菜汤,宝儿的眼光立刻被吸引过去。张婶端着杂面的馒头走进来,放置在桌上。
外面走进那个面目严厉的中年人,他对宝儿他们说:“站成一排,到桌子那面分高矮站好。”一阵悉所,孩子们都站定了,他一点头,张婶和妙姐就开始分发馒头,分菜。
宝儿的眼珠都直了,这是村里过年都吃不到的这么多好的东西啊,三下五除二,把自己的那份吃了个精光。抬头看看别的小孩还没吃完,旁边的人不禁大笑,连面目刻板的中年人也不禁笑了,拍着宝儿的后背说“行了,第一次到这里别撑坏了。“
大伙吃完,回到睡觉的地方,宝儿心里还是很高兴,摸着圆圆的肚皮。过了一会,毕竟还是小孩子第一次离家,想起家里的爹娘不由得,不由得泪水涟涟,一时间引得屋里一些小孩都发出呜呜的哭声来。张婶从外面走进来,笑着安抚说:”想家了吧,没事呵,在这里学本事还赚钱,以后爹娘都高兴。都别哭了赶紧上床睡觉。“这些小孩都是挑出来的小人尖子,虽然小孩心重,但是还是老实爬上床。宝儿也倒在那里,用小被子裹着小脑袋望着黑漆漆的夜,不知道明天会是怎么样,迷迷糊糊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