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1)
这比赛因为规模大观众多,网罗当时世界各国的顶尖高手,加上日本人的制作特别懂得营造气氛,每次有重要赛事时,我都深深感受到那种「我正在看着世界上最强的男人们比试」的感觉。今天「Pride FC」已经停办了,但直到现在,每次用MP3听到比赛开场曲那「砰!砰!砰砰!」的鼓声时,都有些心跳加速。
「Pride FC」每年有「Grand Prix」总决赛,以多轮淘汰赛事,决出当年的世界第一强者。这比赛有一个非常简单又震撼的宣传句:「1/6,000,000,000」。
六十亿分之一,意思当然是说:全世界六十亿人,冠军只有一个。
用这个方式来表达「天下无敌」的概念,多么令人印象深刻。
※※※
写作,当然有很辛苦/苦恼的时候,但大体上对我来说还是一件乐事。而写这部《武道狂之诗》,更感觉到过去不曾有的快乐。
过去多写悲剧,例如《杀禅》。那感觉,就像不断雕刻一块巨大的石头,直到要把它削得一点都不剩,只余下一股空虚的叹息。老实说,有些时候,写得自己都有轻微的情绪沉郁。
然而这部《武道狂之诗》,正好相反。
故事主线虽然是讲「复仇」,但是书里我更着重去写的,是武者那不屈的魂魄。当挥笔时,感觉像生起一股奋发向上的正能量,不断提振着我的精神。
我非常希望,这股火热的能量,也能够透过文字感染到各位读友。
尤其是在今年,大家这么艰难的年头。
※※※
关于书中讲述「太极拳」的创立说法,有必要略为解释一下。
现实中「太极拳」的始创源流,直到目前还有很大争议。相关的说法一直甚多,单是我手上一本民国时期出版的《太极拳势图解》(许禹生著)里面就列有多个版本,包括唐代许宣平、唐代李道子、梁代程灵洗、殷利亨等等所传,又或是元末张三丰创拳等多种说法。
不同版本,甚至往往出现同名人物,年代却相隔了几百年,比如张三丰,有说是元末明初人,另一版本又说他活在宋徽宗时代;写《太极拳论》的王宗岳,一时是元朝人,一时又是明朝人……比较能够肯定确实无误的,只是清代杨露蝉学河南陈家沟的「陈氏太极拳」,再衍生近代多个「太极拳」流派这段历史。
我写这本书,虽然着力找了很多真实的资料,但毕竟它仍然只是一部小说,目的不在于考究。关于武当派和「太极拳」源流的设定与描写,自然是以故事情节为先。我取用「武当派张三丰祖师创太极」这个说法,不免有少许是根据武侠小说经典的传统,但更主要还是创作上的考虑。各位武术历史研究者,不要找我来开刀。
此外我在这部书里,写了许多真实存在的武林门派(以后还会写更多)。武侠小说写江湖恩怨和斗争,书中出现的各门派,自然有高低正邪的分别,亦都是为了情节所需,并无刻意抬高或贬损现实里哪一派武术的意图。这种借用,其实绝大多数的武侠小说都不可能避免。希望各位相关武林人士,读了后多多包涵。
※※※
本卷成书之后不久,传来武侠前辈巨人梁羽生逝世的消息。我虽不算梁老的书迷,但他无疑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风气之先,我们所有后来的,都要向他说一句感谢。
特此向梁老致敬。
※※※
在卷一的后记里,我竟忘了向一位最重要的人物致敬。
他应该是全世界最出名的「武道狂」。
他留下的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包括这部《武道狂之诗》的创作概念。
除了他,还有谁?
我们的已故伟大武术家,李小龙先生。
乔靖夫
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二日
附:书快电子书论坛 http://www.shukuai.com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