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 / 1)
第三十四章
?亲历死亡(34)
饭后,又分成两拨,不过这次是刘笑远带着何平去剧团查帐,张小川带郝乡乡去文化局找人。
文化局老干部宿舍楼非常宁静,因为中午时分,可能很多人在午休。
张小川很快找到了当年的财务科长王惠香,说明来意后,王惠香表示一定支持工作。
“王阿姨,你能介绍介绍孙小红这个人吗?”一个单位里,大大小小的事肯定都瞒不过管钱的人。
王惠香回忆道:“孙局长刚到文化局那会儿,局里人对她不怎么感冒,知道她是靠贺书记才当上这个局长的。不过她很善于团结同志,上任后大力改善职工待遇,提高职工福利,说起来大家还挺感激她的。”
“你跟孙小红共事那段时间,她是不是经常给京剧团拨款?”张小川问。
“对,有好多次呢。”王惠香说,“其他文化组织的经费也被挤占了不少。”
“那些钱真的全部都到了剧团那里,没有被用到其他地方,”张小川怕王惠香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意思,还补充道,“比如孙小红个人身上。”
“没有,绝对没有。”王惠香坚决地说,“那些钱确确实实到了剧团的帐上,每一笔钱都是经过我仔细审核的。”
张小川进来的时候已经打量了王惠香的家,与很多干部相比,这个家只能算是中下,甚至有点略显得寒酸。
“那些钱都是在什么时候到拨到剧团的?”张小川问。
“确切时间我记不清楚了。”王惠香回答,“不过应该是在孙小红她妹妹死后的事。”
“你说的是杜二小姐?”张小川插道。
“对,她妹妹死后,孙小红对剧团突然很关心,除了增加几次经费外,还时常到剧团去走动。”王惠香说。
“杜二小姐一死,她就有此反常举动?”张小川问。
“不是,应该是在杜二小姐追悼会的几个月之后。当时我也挺奇怪的,她是领导,又是贺书记的夫人,我也不敢说什么。”王惠香还特别强调道,“你们怀疑孙小红生活上有问题,我不敢否认,可是她经济上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文化局以前的干部职工都可以作证,她当年的公正俭朴人尽皆知,死后她和贺书记的帐户上就三千多元。”
“她生活上有什么问题?”这倒是个新发现。
王惠香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不好意思地说:“这只是当年文化局的一个谣传,也不知道真假。”
无风不起浪,张小川想。
“那会儿,北市里不是出了个有名的富人吗?”王惠香解释说,“孙小红私下偷偷摸摸和他来往,咱们局里不少人都知道,所以——”
“难道贺红雷不知道?”张小川问。
王惠香摇摇头:“不清楚,可能贺书记太忙了吧。”
“你刚才提起的那名富人是——”张小川想起了周寒成嘴里那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富豪。
“崔长生,发迹前是国强的干部。”王惠香漫不经心的话让张小川想起了那串恶毒的诅咒——七月处夜,恶灵买命;七日不毁,必成魅形。
还有昨夜4路车上那个摇着腰身,一脸诡异笑容的被诅咒者——李芳。
张小川头皮有点发麻!赶紧把思想转过来。
这个孙小红果然有手段,居然同时与北市最有权势和最有财富的两个男人有关联。
“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保持到孙小红遇害吗?”张小川问。
王惠香回答:“段长生后来迁出了北市,孙小红好象再没和他联系过了。”
“崔长生是在什么时候迁走的?”周寒成在时,没怎么在意他提供的东西。
“我也只是听孙小红说他搬走了,”王惠香说,“我和他没有打过交道。”
张小川有点遗憾,看来崔家还真的不知去向。
“王阿姨,孙小红的车祸你可还记得?”张小川问,“当时可有什么奇怪之处吗?”
“你不说我还没想起来,”王惠香神秘地说,“孙小红死得很惨。我见了她的遗容回来,整整做了一个月的噩梦。他们说是贺书记的驾驶员酒后驾车失事,可是我曾听孙小红称赞过那名驾驶员,说他从来滴酒不沾,是个好司机。”
果然不是一起普通车祸!
“刚才你说贺红雷夫妻死后没有留下多少遗产,”张小川想起上午大家的分析,“可据我所知,贺书记的女儿现在可是商界巨贾。”
“听说贺家有个什么亲戚,死后给她留下了巨额遗产。”王惠香回答。
“什么时候的事?”张小川又问。
“应该是贺书记死后的事吧,”王惠香说,“贺书记在的时候没听说过他家有这么位亲戚。”
孙小红嫌疑越来越大!杜离花死后几个月,恰好程金定遇害,而孙小红一反常态在短短个把月的时间内数次给剧团拨款,这些钱会不会是封口费?
孙小红和崔长生交往怀着什么目的?
贺家的富豪亲戚又是谁?
“吴局在吗?”张小川赶到局里就问,他想把新情况给吴雁雄汇报一下,听听吴雁雄的意见。
“吴局说他有事,今天下午没来上班。”局里的人答复。
那等笑元回来一起商量商量,张小川想。
“张队还不下班啊?”局里的人招呼,“都过了点了。”
张小川笑笑,早就忘记什么叫下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