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阿满从军(1 / 1)
最近东齐不大太平,虽说九公主嫁到南楚,现更是贵为国母,但仍阻止不了两国边境的摩擦。围绕领土问题,战事频发,大小战役不少。
上头打仗,下头就得跟着遭殃。童家村不过是个小村落,赋税一再加重,哪能经得起呢?阿翠正为这事犯愁,年前已欠下赋税,现如今又要征税,他们哪儿来的米粮可交啊?田里的秧苗才刚插下去,要到秋天才有收成。思量之下,她只得让阿满去一趟城里,和地主老爷说说,看能不能缓缓。
阿满一早就出发了,路途有些远,得抓紧时间。他是徒步去的,马车那种东西,乡里人用不起。才走了半个时辰,原本晴朗的天空就下起了大雨。雨势滂沱,电闪雷鸣,阿娣在屋内瞧着心惊。这么大的雨,阿满哥不会出事吗?抵不过心中的担忧,她拿了伞,准备追出去。
“你去哪儿?又要出去瞎转吗?”阿翠见了,神情颇为不悦。自己本就有一堆事要烦心,她竟还来添乱。
阿娣急着解释:“不是的,我是想给阿满哥送伞,这么大的雨,要是淋出病可怎么办?”
闻言,阿翠方缓和了神色,却仍是板着脸:“那还不快去?走远了,我看你怎么交代。”
阿娣忙应了一声,拿着伞跑了出去。打着伞,路因雨水的冲刷而变得十分泥泞,她走得很艰辛。偏偏阿满走得快,直到过了驿站,阿娣才远远瞧见他的身影。
“阿娣,你怎么来了?”阿满怀疑是自己看错了。
将伞盖过他头顶,她替他挡着雨,回道:“雨下得这么大,我是来给你送伞的。”
看着她衣服上的泥渍,阿满内疚起来,接过她手中的伞,他替她撑着。
阿娣送完了伞,就要回去,但阿满不放心:“现在雨这么大,路不好走,你跟我一起上城吧。等我办好事,再跟你一起回去。
想想也有道理,阿娣遂跟着他一起往城里去。这是她第二次上城,之前赶集的时候去过一次,但她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城里的人也不知是怎么了,争相围着她说话,把她吓得厉害。自此之后,阿翠便不让她上城了。
地主老爷的宅院很大,她还是第一次看到。敲了门,不久就有人走出来。仆役瞧是府里的佃农,便摆出一副了不得的样子,问清缘由后,将他们二人带往偏厅。又是磨磨蹭蹭好一会儿,才去通知管家。
所谓上行下效,小的狗眼看人低,上头能好到哪儿去?管家确实验证了这句话。他一瞧见阿满那身粗布衣服,就目露不屑,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说什么赋税不是他们要收的,而是上头指派下来,又说什么人人来求宽限,那赋税还能缴得起来吗?诸如此类的,总之一句话,不给缓期。
见阿满着急的模样,阿娣也急了,本是垂着脸候在一旁,此刻却抬了头,恳切道:“管家大人,您就宽限几天吧,我们……我们一定会缴纳的。”
管家这才注意到旁边的人,方才粗粗一瞥,粗布麻衣上都是泥水污渍,他当是个鄙陋的村妇呢。本想出声斥责两句,却被惊得说不出话来!良久,才回过神来,立马换了脸色,谄笑道:“这位姑娘,你也是童家村的?”
阿娣不明白他为什么笑,只是讷讷地点了点头。
管家见她点头,忙搓了搓手掌,绕着她上下打量起来:“啧啧,真是个美人胚子,要是老爷见了,一定高兴得合不拢嘴。”说不定他还能趁机讨一番打赏呢。
阿满意识到不对劲,忙将阿娣护在身后:“大人,您这是要做什么?”
管家见他这副举动,皱起了眉:“藏什么?还想不想赊税了?我这不是在帮你们吗?老爷最近正在烦心呢,十五姨太得病去了,他非得再娶一个更标致的。这下好了,有这么个美人,别说是十五姨太,就是宫里的娘娘,怕都要给比下去了。”看着阿娣,他赞道:“我赵管家敢担保,要是她从了老爷,别说是赋税,就是吃穿用度,那也得跟着沾光,吃香喝辣绝对少不了。”
阿满皱眉:“大人,老爷他都六十多了,怎么能……”
“唉,我说你怎么说话的?六十多怎么了?六十多就不能娶小妾了?仔细你的嘴巴,可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阿满一脸气愤,强忍下来,语气强硬道:“我不会让阿娣给人做妾的,赋税的事,我们自己会想办法。”说完,拉着阿娣就往外走。
阿娣被他拉着,脚步不稳,一个踉跄就摔了下去。外面还在下着大雨,泥水溅了她一身。
阿满见了,急道:“阿娣,你怎么样,有没有伤着?”
阿娣蹙眉,隐忍道:“我没事,阿满哥你到底是怎么了?怎么走得这样急?”
阿满一脸不平:“我……我就是给那人气的,谁不知道地主老爷一把年纪,姨太太都十五个了,怎还打你的主意呢……”
看着他挠头的模样,阿娣笑了,阿满哥果然是个好人。可是,赋税的事该怎么办呢?将心中的疑惑问出了口,她有些担心。
阿满扶她站起,回道:“这你不用担心,我和大姐自会想办法。”
阿娣才想回话,脚踝却一阵疼痛,站也站不住。看来,是扭伤脚了。
见她这副模样,阿满一脸歉然。挠了挠头,他蹲下身,低道:“上来,我背你。”
犹豫了一下,她嗫嚅道:“回去的路还很长呢,阿满哥不会累吗?”
阿满浅笑:“不累,上来吧。”
就这样,阿满背着阿娣,一路往回走。雨下得很大,阿娣趴在他背上,替他撑着伞,时不时拿袖管给他擦汗。
回到家后,阿翠得知事情搞砸,越发忧心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官衙来了人,朝廷征兵,每户需出一名男丁。这个消息无疑是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阿翠犹是愁眉苦脸,一改往日强悍的模样。服兵役这件事,对全家人来说,都是一段不好的回忆。几年前,家中长男就是因此出事。如今阿满已经成年,若应了这征召,万一出什么变故,那家里的香火就得断了。
为此,阿翠偷偷拉了阿满说话,让他出去躲一阵,等风波平息了,再回来。阿满自然是不愿的,要是自己走了,大姐必得负全责。一切都登记在簿,哪容他说逃就逃。他就一根直肠子,见不得别人替他受苦。最关键的,应征入伍后,他能领到一份津贴。有了这份津贴,赋税就能缴上了。他不想阿娣去当小妾,也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所以,他那颗本就不怎么聪明的脑袋,做出了乖乖应征的决定。临行前,他还特意嘱托了阿翠,让她照顾好阿娣。
大娘受不住打击,在阿满走的第二天,就病倒了。村里没有大夫,阿翠急急雇了辆驴板车,去城中请大夫。好在这病治得好,一番诊治,买药,竟将津贴用得所剩无几。这下可好,拿什么去缴赋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