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编钟(1 / 1)
湘儿用了皇后给的宫牌进了宫,先去了凤仪殿,向皇后请安过后,便让人领着去了掌乐院。
掌乐院,作为院官,徐清雅负责着院里的所有事务,但凡曲乐与歌舞之事,均由他经手。
湘儿边喝茶边问道:“五月末便要举行寿宴了,感觉挺仓促的。不知这诸多事宜,徐大人可有作过初步安排?”
清雅搁了茶盏,回道:“均已在筹备之中,只剩卫小姐了,不知可有定下曲目?”
湘儿点了点头,应道:“我心中倒是有个想法,只是,还欠缺了一些东西。敢问大人,宫中有什么器乐能发出钟声来的?”
清雅不解地看向她,略略思索了片刻,回道:“似乎没有……”像是想起了什么,复道:“不过,真要说起来,还是有一件的。只是它至今也没被演奏过,是记载于古书上的乐器。我曾试着按音律表进行演练,但终因没有一份完整的乐谱,而只能浅尝辄止,构不成完整的曲段。”
湘儿来了兴趣,好奇道:“古书上记载的乐器?名字叫什么?”
“编钟,上古战国时期留传下来的物件。”清雅回道:“因为它体积巨大,不易保存,而上古时期战争频繁,故多数是被毁坏掉了。当年大成帝统一各国,只存下一套编钟,收在大成宫里。后来帝国瓦解,编钟复又入得南楚之手,现存于宫中乐库之中。”
湘儿诧然:“你,你是说编钟?”这里竟也会有这种古老的乐器?
清雅点头应道:“是的,怎么了?”
湘儿忙道:“劳烦大人带我去趟乐库,我想看看这编钟。”
清雅虽有疑惑,但仍是应道:“好的,卫小姐请随我来。”
到了乐库,湘儿不禁感叹道:“好多器乐,不愧是宫里的乐库。啊,这不是桐琶吗?我在书上见到过,是上古的乐器吧?据说它声音沉稳浑厚,虽然音调低,却可以传得很远。”
清雅哑然道:“没想到,你连桐琶也知道。这乐器即便是在书上,也只有寥寥几笔的记录。而至于演奏的技法,则已完全失传。现在置于乐库中,也只是作为一个陈设罢了。”
湘儿复又叹道:“这难道是十弦古琴?不是说只在东齐的皇宫内才存着一架吗?”
清雅再一次诧然了,回道:“这是两年前,皇后娘娘寿宴之时,地方上贡的,据说乃某郡郡守家族内世代相传之物。只可惜,因年代太为久远,又无文献记载,故现已无人会弹奏。”
湘儿瞧着满室的物件,终于越过一排牛皮鼓,看到了后头的编钟。它分为五组,钟架应为木质,呈曲尺形。近百来枚编钟,整齐地排列在钟架上。走得近了,可以瞧见编钟上的纹饰,有人形的,有兽形的,还有龙形的,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除了花纹,还一并辅刻有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音调和演奏技法,湘儿问道:“方才徐大人说,会敲这编钟?”
清雅讶异道:“你怎知编钟是用槌棒击打的?有关它的文献,应只存于宫中书库里,卫小姐又是如何得知?”
湘儿笑道:“钟不用敲的,难道还用弹的吗?”况且,她那个世界,也存在这种古老的乐器。
清雅应道:“原来是这样。”复又回道:“我确实会演奏,但无相应的乐谱,也不能成曲。”
湘儿笑道:“这个大人不必担心,我有个朋友,自小便精通音律。他曾作过一首曲子,其中有那么一部分,需要用到钟声。我想,用这编钟应是最合适不过了。本来还愁呢,要到哪儿去寻找类似铜钟的器乐,现下总算是解决了。还想请问大人,这编钟可否于寿宴之时借我一用?”
清雅不答,反诧然问道:“卫小姐,你是说,有供编钟演奏的曲谱?”
湘儿点了头,应道:“是的,徐大人你还没回答我,这编钟可否借用?”
清雅这才反应过来,回道:“可以,只需先在府库登记了,便可使用。卫小姐,你那曲谱可否让我瞧一下?”
湘儿笑道:“那日泛舟,夏衍曾说大人酷爱音律,陆凯也打趣过,说你是个乐痴。果然,一谈到乐理之事,你的表情就变了。”
清雅微低了头,赧然道:“见笑了。”
湘儿浅笑道:“谱子我今日没带来,等下次入宫之时,再捎带给你吧。不过,我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大人能在寿宴之时,为我和奏这编钟。”
演奏编钟,这对清雅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但他素来喜欢钻研音律,遂也就应了下来。
湘儿复道:“此次,除了编钟,我还需要几个牛皮鼓。其中一个要大些,直径要丈许,另外八个,一丈就可以了。材质要讲究些,木材要够坚实,牛皮也要用韧度强的。最重要的是,不管木料和皮料,防水性要好。如何?能做到吗?”
清雅边听边思考着,应道:“可以是可以,不过,卫小姐要那个做什么?”
湘儿笑道:“自然是有用处的。”
清雅虽是不解,但仍记下了她的要求。
回到府中后,湘儿便着手抄录起了乐谱。因为这首曲子规模较大,所以零零总总的,共抄了十多张纸。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湘儿忙着筹备曲目,既要和清雅研讨有关编钟的问题,又要排舞。毕竟是大规模的寿宴,不能太随意了,得动些脑子。舞衣也在逐步缝制中,好在云锦本就华贵不凡,勿需再作缀饰,只要依着曲子的意境,稳妥裁剪便可。
相府里头,也不空闲,两桩婚事均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真可谓是一个忙碌的时节。人们在忙碌的时候,便觉日子过得飞快。终于,四月十八到了,众人迎来了府中的大喜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