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全部作品
- 连环套
- 张爱玲的小说——连环套,讲述的是一个女子一生相继在一群男子身边周旋的故事,她自小被人贩子带大,后被卖给第一个丈夫,一个印度商人。她聪明精干,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与一个又一个的男人结婚,钻进一个又一个的连环的套子里,她从没有自由,没有幸福,唯一一点点对爱情的期待也被狠狠地辜负,她将自己的青春全葬送在了一个又一个男人身上,每每有了一点暖意,却很快发现被欺骗,辜负
- 雷峰塔
- 以自己四岁到十八岁的成长经历为主轴,糅合其独特的语言美学所创作,再度为读者献上张爱玲自传体小说──《雷峰塔》! 琵琶出生在显赫的上海贵族家庭,围绕著她的是丝绒门帘、身穿水钻缎子的宾客、裹小脚的老妈子,和一堆关系庞杂的二大爷、姨奶奶、表姐表哥们,而父母的缺席,却是永恒的常态──沉迷在鸦片烟与旧时繁华的父亲难得现身;坚持要离婚的母亲则与琵琶的姑姑出洋念书。在这种文化、利益相冲突的幽森豪门裏,难怪四岁
- 小艾
- 《小艾》讲述的主要是小艾的故事。讲述了金槐去香港谋生,留下小艾在孤岛侍奉姑婆。为挣钱她去当女佣,并辛苦劳作养活婆婆与丈夫兄弟一家。 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小艾》,最初是连载在1951年至1952年的上海《亦报》,是陈子善于1987年发现的,陈教授在《永远的张爱玲》中《〈小艾〉的发现与创作背景》中介绍了这部小说的创作的基本情况。与《十八春》连载时边写边登不同,《小艾》是张爱玲构思多时,一气呵成后才交《
- 多少恨
- 张爱玲(1920-1995),原藉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现代女作家。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中学毕业后去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后,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写服装方面的文章。后参加征文,以散文《我的天才梦》获奖。1943年后主要致力于小说散文创作,其文章意境交错,色彩鲜明,别具特色。1949年后以梁京为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写小说,1952年移居香港,后至美国
- 同学少年都不贱
- 关于《同学少年都不贱》 陈子善 2001年7月,盛夏时节,我从波士顿飞到洛杉矶。我是应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系主任张错教授之请去作短暂访问的,在该系有一场小范围的学术演讲。但我此行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私人目的,那就是踏访张爱玲故居,寻找张爱玲当年在洛杉矶留下的足迹。 张爱玲1995年9月中秋节前夕在洛杉矶悄然告别人世,时光飞逝,倏忽六年过去了,张爱玲故居是否有新房客入住?故居前的几株绿树也该长高了吧?
- 十八春
- 张爱玲作品集——《十八春(半生缘)》 《十八春》写了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自幼丧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养活。曼桢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与来自南京的许世钧相爱,世钧深深同情曼桢的处境,决定与之结婚。曼璐终于也嫁人了,姐夫祝鸿才是个暴发户,当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厌弃之心,曼璐为了栓住祝生出一条残计&hel
- 怨女
- 张爱玲作品集——《怨女》 张爱玲这部作品被誉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麻油西施”银娣嫁了个软骨病的富家子,忍受着妯娌的冷嘲热讽,哥嫂的阿谀奉承,等到丈夫死了儿子大了,她终于拿起“主宰”这把剑,却日复一日地麻木和肆意着。女主人公的变态心理
- 赤地之恋
- 黄尘滚滚的中原。公路上两辆卡车一前一后,在两团黄雾中行驶着。 后面的一辆,有一个穿解放装的人站在车门外的踏板上。是司机的助 手,一个胖墩墩的中年人。他红头涨脸的,急得两只眼睛都突了出来,向前面大声呐喊着。前面是一辆运煤的大卡车,开得太慢,把路给堵住了。他把喉咙都喊哑 了,前面车声隆隆,也听不见,或是假装不听见。 好容易到了一个转弯的地方,前面的卡车终于良心发现了,退后一步,让后面这一辆走在前面。
- 半生缘
-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易名为《半生缘》。 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群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把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缠来绞去地在一张翻不出去的网里演了那么多年,也就 不年青了。而同时翻天覆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种种变事:九·一九、一二·
- 谈女人,谈跳舞
- 张爱玲《谈女人,谈跳舞》 《谈女人》 西方人称阴险刻薄的女人为"猫"。新近看到一本专门骂女人的英文小册子叫《猫》,内容并非是完全未经人道的,但是与女人有关的隽语散见各处,搜集起来颇不容易,不像这里集其大成。摘译一部分,读者看过之后总有几句话说,有的嗔,有的笑,有的觉得痛快,也有自命为公允的男子作"平心之论",或是说&
- 小团圆
- 《小团圆》是张爱玲最为神秘的作品,从1970年代开始创作至去世前一直未能完成,在之前手稿也从未曝光,仅有好友宋淇、台湾皇冠文化集团社长平鑫涛等少数人看过手稿。《小团圆》可以看作是张爱玲本人自传性的小说,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叙述了传奇一生。张爱玲曾抱怨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中写他们之间的事“夹缠不清”,在《小团圆》中读者可能会看到另一个版本的
返回顶部